一、南京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南京大學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南京大學的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在天津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68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60名;
2、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專業在河北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67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91名;
3、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包含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在內蒙古省份2022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64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08名;
4、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在吉林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65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95名;
5、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仙林校區)專業在江蘇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9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275名;
6、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在福建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64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548名;
7、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在山東省份2022年的綜合科目最低錄取分為65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61名;
8、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包含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在重慶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68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41名;
9、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在陜西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66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12名;
10、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學費待定;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專業在青海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63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69名;
二、南京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6380元,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辦學地點仙林校區) | 2021 | 北京 | 綜合 | 物 | 663 | 1215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6380元,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辦學地點仙林校區) | 2020 | 北京 | 綜合 | 物 | 669 | 1168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辦學地點:仙林校區) | 2019 | 北京 | 理科 | - | 667 | 889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6380元,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2022 | 北京 | 綜合 | 物 | - | -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仙林校區) | 2021 | 天津 | 綜合 | 物 | 702 | 318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0 | 天津 | 綜合 | 物 | 696 | 400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19 | 天津 | 理科 | - | 684 | 260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語種:不限)(口試:否)(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南京大學仙林校區) | 2022 | 天津 | 綜合 | 物 | - | -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 | 2021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668 | 399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691 | 382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 | 2019 | 河北 | 理科 | - | 678 | 391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2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656 | 436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包含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1 | 山西 | 理科 | - | 653 | 395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包含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辦學地點仙林校區) | 2020 | 山西 | 理科 | - | 666 | 396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包含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19 | 山西 | 理科 | - | 645 | 387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包含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辦學地點第一學年鼓樓校區,第二學年起根據教學安排在鼓樓校區或仙林校區) | 2022 | 山西 | 理科 | - | - | -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辦學地點仙林校區)(收費標準6380元/年)(包含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學制四年) | 2021 | 內蒙古 | 理科 | - | 654 | 167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辦學地點仙林校區)(收費標準6380元/年)(包含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學制四年) | 2020 | 內蒙古 | 理科 | - | - | -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辦學地點:仙林校區)(包含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19 | 內蒙古 | 理科 | - | 662 | 236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包含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2022 | 內蒙古 | 理科 | - | 642 | 208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1 | 遼寧 | 物理 | 物理+不限 | 679 | 389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語種不限) | 2020 | 遼寧 | 理科 | - | 676 | 458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學費待審批) | 2019 | 遼寧 | 理科 | - | 668 | 423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2022 | 遼寧 | 物理 | 物理+不限 | 667 | 354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1 | 吉林 | 理科 | - | 652 | 295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0 | 吉林 | 理科 | - | 675 | 306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19 | 吉林 | 理科 | - | 666 | 331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2022 | 吉林 | 理科 | - | 644 | 338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1 | 黑龍江 | 理科 | - | 660 | 242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0 | 黑龍江 | 理科 | - | 683 | 254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19 | 黑龍江 | 理科 | - | 671 | 248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2022 | 黑龍江 | 理科 | - | - | -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語種不限) | 2021 | 上海 | 綜合 | 物 | 577 | 1812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語種不限) | 2020 | 上海 | 綜合 | 物 | 577 | 1549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辦學點:仙林校區,語種:不限) | 2019 | 上海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574 | 1981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語種:不限) | 2022 | 上海 | 綜合 | 物 | - | 1799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631 | 1512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407 | 1740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仙林校區) | 2019 | 江蘇 | 理科 | - | 399 | 2275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 | -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6380元/年;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1 | 安徽 | 理科 | - | 671 | 614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6380元/年;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0 | 安徽 | 理科 | - | 679 | 546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19 | 安徽 | 理科 | - | 662 | 569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6380元/年;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2022 | 安徽 | 理科 | - | - | -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663 | 533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670 | 510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19 | 福建 | 理科 | - | 648 | 548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 | -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1 | 江西 | 理科 | - | 662 | 463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0 | 江西 | 理科 | - | 668 | 379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19 | 江西 | 理科 | - | 659 | 403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2022 | 江西 | 理科 | - | - | -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1 | 山東 | 綜合 | 物 | 661 | 746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0 | 山東 | 綜合 | 物 | 677 | 677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19 | 山東 | 理科 | - | 667 | 647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2022 | 山東 | 綜合 | 物 | 655 | 761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6380元/年;包含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1 | 河南 | 理科 | - | 677 | 836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6380元/年;包含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辦學地點南京大學仙林校區) | 2020 | 河南 | 理科 | - | 689 | 705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包含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665 | 660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6380元/年;包含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 | -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辦學地點仙林校區)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671 | 632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671 | 568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 | -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章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仙林校區) | 2019 | 湖北 | 理科 | - | 664 | 604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辦學地點:仙林校區)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 | -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包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661 | 560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包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644 | 1822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地點仙林校區)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671 | 560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辦學地點:仙林校區) | 2019 | 湖南 | 理科 | - | 656 | 490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包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辦學地點:仙林校區)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 | -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包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辦學地點:仙林校區)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 | -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669 | 761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676 | 637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仙林校區) | 2019 | 廣東 | 理科 | - | 654 | 692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住宿費:待定,辦學地點:第一學年鼓樓校區第二學年起待定,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 | -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理工類,4年,6380元/年,在仙林校區辦學,包含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1 | 廣西 | 理科 | - | 658 | 296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理工類,4年,6380元/年,在仙林校區辦學,包含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0 | 廣西 | 理科 | - | 673 | 287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在仙林校區辦學,包含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19 | 廣西 | 理科 | - | 677 | 303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理工類,4年,6380元/年,在仙林校區辦學,包含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2022 | 廣西 | 理科 | - | - | -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包含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1 | 海南 | 綜合 | 物 | - | -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0 | 海南 | 綜合 | 物 | 791 | 108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19 | 海南 | 理科 | - | 825 | 77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包含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2022 | 海南 | 綜合 | 物 | - | -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包含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1 | 重慶 | 物理 | 物理+不限 | 683 | 441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包含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0 | 重慶 | 理科 | - | 678 | 444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包含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仙林校區) | 2019 | 重慶 | 理科 | - | 669 | 467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包含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辦學地點南京大學仙林校區。) | 2022 | 重慶 | 物理 | 物理+不限 | 655 | 409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包含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1 | 四川 | 理科 | - | 677 | 689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包含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0 | 四川 | 理科 | - | 679 | 667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包含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19 | 四川 | 理科 | - | 688 | 795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包含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671 | 785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語種:不限) | 2021 | 貴州 | 理科 | - | 646 | 312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仙林校區)(語種不限) | 2020 | 貴州 | 理科 | - | 675 | 220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19 | 貴州 | 理科 | - | 657 | 312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語種:不限) | 2022 | 貴州 | 理科 | - | - | -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1 | 云南 | 理科 | - | 670 | 308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0 | 云南 | 理科 | - | 688 | 349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仙林校區) | 2019 | 云南 | 理科 | - | 685 | 333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包含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第一學年為鼓樓校區,第二學年起根據教學安排在鼓樓校區或仙林校區) | 2022 | 云南 | 理科 | - | 676 | 357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1 | 陜西 | 理科 | - | 669 | 412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教學地點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仙林大道163號南京大學仙林校區) | 2020 | 陜西 | 理科 | - | 682 | 353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教學地點:南京市棲霞區仙林大道163號南京大學仙林校區;收費標準:待定) | 2019 | 陜西 | 理科 | - | 678 | 400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第二學年起根據教學安排在鼓樓校區,或者仙林校區學習) | 2022 | 陜西 | 理科 | - | 662 | 399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2022 | 甘肅 | 理科 | - | - | -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 | 2021 | 青海 | 理科 | - | 604 | 79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包含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0 | 青海 | 理科 | - | 624 | 81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學費待定;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 | 2019 | 青海 | 理科 | - | 631 | 69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包含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2022 | 青海 | 理科 | - | - | -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語種不限) | 2021 | 寧夏 | 理科 | - | 616 | 117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語種不限) | 2020 | 寧夏 | 理科 | - | 638 | 183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 | 2019 | 寧夏 | 理科 | - | 632 | 126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語種不限) | 2022 | 寧夏 | 理科 | - | - | -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1 | 新疆 | 理科 | - | 639 | 117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20 | 新疆 | 理科 | - | 665 | 127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徽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2019 | 新疆 | 理科 | - | 652 | 157 |
南京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2022 | 新疆 | 理科 | - | 621 | 110 |
三、南京大學介紹
南京大學坐落于鐘靈毓秀、虎踞龍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創建于1902年的三江師范學堂,此后歷經兩江師范學堂、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等歷史時期,于1950年更名為南京大學。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南京大學調整出工學、農學、師范等部分院系后與創辦于1888年的金陵大學文、理學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學。校址從四牌樓遷至鼓樓金大原址。在一個多世紀的辦學歷程中,南京大學及其前身與時代同呼吸、與民族共命運,謀國家之強盛、求科學之進步,為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振興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作為教育部直屬的重點綜合性大學,南京大學又在嶄新的歷史機遇中煥發出新的生機,在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等各個領域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各項辦學指標和綜合實力均位居全國高校前列。1996年,南京大學被確定為國家“211工程”重點支持的大學;1999年,南京大學進入國家“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行列;2006年,教育部和江蘇省再次簽訂重點共建南京大學的協議;2011年,教育部和江蘇省簽署協議繼續重點共建南京大學;2017年,南京大學入選首批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2017年,南京大學入選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名單,15個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南京大學目前擁有仙林、鼓樓、浦口、蘇州四個校區,有31個直屬院系,本科生13196人、碩士研究生16072人、博士研究生7693人、留學生1415人。現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8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3個,“雙一流”建設學科15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三期項目立項學科19個,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18個,本科專業8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0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不含一級學科覆蓋點)1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28個,博士后流動站38個,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12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1個。有國家實驗室(籌)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7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1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1個,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9個,教育部高校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1個,教育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個,環境保護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江蘇省重點實驗室10個,江蘇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12個,科工局重點學科實驗室1個,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江蘇高校協同創新中心5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4個,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培育單位1個,江蘇省重點高端智庫2個。南京大學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29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中國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