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揚州大學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揚州大學的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揚州大學電子信息類(包含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專業在山西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5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2821名;
2、揚州大學電子信息類(含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專業)(語種不限)專業在上海省份2020年的綜合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8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8373名;
3、揚州大學電子信息類(含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專業)專業在浙江省份2020年的綜合科目最低錄取分為61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3431名;
4、揚州大學電子信息類(含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專業在湖北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8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0237名;
5、揚州大學電子信息類(包含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專業在重慶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8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5385名;
6、揚州大學電子信息類(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專業在甘肅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1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3860名;
7、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在江蘇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5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8042名;
8、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5800元/年;辦學地點揚州市)專業在河南省份2022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7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1813名;
9、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語種:不限)專業在貴州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1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0443名;
10、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在甘肅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1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3596名;
二、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揚州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包含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2020 | 山西 | 理科 | - | 558 | 22821 |
揚州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包含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2019 | 山西 | 理科 | - | 525 | 23796 |
揚州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含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專業)(語種不限) | 2020 | 上海 | 綜合 | 物 | 488 | 18373 |
揚州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含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專業。辦學點:揚州,語種:不限) | 2019 | 上海 | 綜合 | 物 | 486 | 18753 |
揚州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363 | 47816 |
揚州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2019 | 江蘇 | 理科 | - | 358 | 46035 |
揚州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含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專業) | 2020 | 浙江 | 綜合 | 物 | 614 | 33431 |
揚州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含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專業) | 2019 | 浙江 | 綜合 | 物 | 617 | 31236 |
揚州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含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2019 | 安徽 | 理科 | - | 566 | 24333 |
揚州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含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589 | 20237 |
揚州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2019 | 湖北 | 理科 | - | 569 | 20801 |
揚州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理工類,4年,5800元/年,包含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2020 | 廣西 | 理科 | - | 563 | 15595 |
揚州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包含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2019 | 廣西 | 理科 | - | 567 | 15711 |
揚州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包含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2019 | 重慶 | 理科 | - | 582 | 15385 |
揚州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大學南路88號)(語種不限) | 2020 | 貴州 | 理科 | - | 522 | 25447 |
揚州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2019 | 貴州 | 理科 | - | 524 | 20797 |
揚州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2020 | 云南 | 理科 | - | 554 | 26524 |
揚州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2019 | 云南 | 理科 | - | 573 | 18612 |
揚州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2020 | 甘肅 | 理科 | - | 518 | 13860 |
揚州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2019 | 甘肅 | 理科 | - | 533 | 12581 |
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40 | 46620 |
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361 | 51755 |
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19 | 江蘇 | 理科 | - | 357 | 48042 |
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57 | 47931 |
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19 | 安徽 | 理科 | - | 565 | 24445 |
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579 | 16670 |
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574 | 16092 |
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19 | 福建 | 理科 | - | 543 | 16572 |
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574 | 16720 |
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5800元/年;辦學地點揚州市) | 2021 | 河南 | 理科 | - | 584 | 38526 |
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578 | 29151 |
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5800元/年;辦學地點揚州市)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576 | 31813 |
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92 | 19742 |
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588 | 20624 |
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66 | 21135 |
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77 | 41214 |
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住宿費:待定,辦學地點:江蘇省揚州市,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65 | 53577 |
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理工類,4年,5800元/年) | 2021 | 廣西 | 理科 | - | 548 | 16540 |
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理工類,4年,5800元/年) | 2020 | 廣西 | 理科 | - | 559 | 16786 |
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19 | 廣西 | 理科 | - | 563 | 16963 |
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理工類,4年,5800元/年) | 2022 | 廣西 | 理科 | - | 541 | 17208 |
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語種:不限) | 2021 | 貴州 | 理科 | - | 515 | 20443 |
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大學南路88號)(語種不限) | 2020 | 貴州 | 理科 | - | 522 | 25447 |
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19 | 貴州 | 理科 | - | 524 | 20797 |
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語種:不限) | 2022 | 貴州 | 理科 | - | 502 | 24268 |
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1 | 云南 | 理科 | - | 565 | 17777 |
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0 | 云南 | 理科 | - | 554 | 26524 |
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19 | 云南 | 理科 | - | 572 | 18907 |
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2 | 云南 | 理科 | - | 572 | 15873 |
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0 | 甘肅 | 理科 | - | 519 | 13596 |
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19 | 甘肅 | 理科 | - | 532 | 12831 |
三、揚州大學介紹
揚州大學坐落于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揚州,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A類建設高校,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全國率先進行合并辦學的高校。學校前身是1902年由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先生創辦的通州師范學校和通海農學堂。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其農科和代辦的文史專修科西遷揚州,組建蘇北農學院和蘇北師范專科學校;其他4所院校也在同時期相繼在揚建立或遷來揚州辦學。1992年,學校由揚州師范學院、江蘇農學院、揚州工學院、揚州醫學院、江蘇水利工程專科學校、江蘇商業專科學校等6所高校合并組建而成。學校學科門類齊全。設有125個本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2大學科門類。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30700多人,各類博、碩士研究生16200多人。現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0個,博士專業學位類別3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27個,博士后流動站20個;擁有國家級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優勢學科7個,省一級學科重點(培育)學科9個,化學、植物與動物科學、工程學、農業科學、臨床醫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環境生態學、微生物學等11個學科的ESI排名進入全球大學和科研機構前1%。學校人才培養能力持續提高。建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一期項目6個、二期項目18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省級優秀研究生工作站22個,教育部卓越人才培養項目8個,14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臨床醫學及師范類專業認證和評估。擁有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0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4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3門,教育部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5門,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教育部、農業部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2個,國家級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示范性虛擬仿真實驗項目5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4項、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5項和國家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獎1項。學校著力提升專業建設水平,實施揚州大學本科專業品牌化建設與提升工程,大力推進通識教育改革,深化創新創業教育,強化實踐育人,積極打造“一院一品”,實行第二課堂學分制,推動第一第二課堂融合發展。學校混合教學改革案例入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混合學習白皮書》,連續六次捧得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優勝杯”,多次榮獲全國“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并捧得“優勝杯”,榮獲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3項,獲評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國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全國創新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