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淮陰工學院公共事業管理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淮陰工學院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淮陰工學院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淮陰工學院公共事業管理(5200元/年)專業在安徽省份2020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3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2184名;
2、淮陰工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在安徽省份2019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4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2757名;
3、淮陰工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在福建省份2019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2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3780名;
4、淮陰工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在山東省份2019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3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1637名;
5、淮陰工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在廣西省份2019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7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0320名;
6、淮陰工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在重慶省份2019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9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3492名;
7、淮陰工學院公共事業管理(語種不限)專業在貴州省份2020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1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0949名;
8、淮陰工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在貴州省份2019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0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1870名;
9、淮陰工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在甘肅省份2020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8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8426名;
10、淮陰工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在青海省份2019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4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619名;
二、淮陰工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淮陰工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 2020 | 江蘇 | 文科 | - | 325 | 30788 |
淮陰工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5200元/年) | 2020 | 安徽 | 文科 | - | 537 | 22184 |
淮陰工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 2019 | 安徽 | 文科 | - | 544 | 22757 |
淮陰工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 2020 | 福建 | 文科 | - | 517 | 13266 |
淮陰工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 2019 | 福建 | 文科 | - | 520 | 13780 |
淮陰工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 2019 | 山東 | 文科 | - | 532 | 31637 |
淮陰工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5200元/年) | 2020 | 河南 | 文科 | - | 545 | 28679 |
淮陰工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 2019 | 河南 | 文科 | - | 525 | 28958 |
淮陰工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收費5200元/年) | 2020 | 湖南 | 文科 | - | 541 | 24084 |
淮陰工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 2019 | 湖南 | 文科 | - | - | - |
淮陰工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 2019 | 廣西 | 文科 | - | 473 | 20320 |
淮陰工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 2019 | 重慶 | 文科 | - | 496 | 23492 |
淮陰工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 2020 | 四川 | 文科 | - | 505 | 29801 |
淮陰工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 2019 | 四川 | 文科 | - | 509 | 37057 |
淮陰工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語種不限) | 2020 | 貴州 | 文科 | - | 510 | 20949 |
淮陰工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 2019 | 貴州 | 文科 | - | 502 | 21870 |
淮陰工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 2020 | 云南 | 文科 | - | 517 | 23761 |
淮陰工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 2019 | 云南 | 文科 | - | 517 | 23825 |
淮陰工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 2020 | 甘肅 | 文科 | - | 480 | 18426 |
淮陰工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 2019 | 甘肅 | 文科 | - | 501 | 11813 |
淮陰工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 2019 | 青海 | 文科 | - | 446 | 3619 |
三、淮陰工學院介紹
淮陰工學院坐落于周恩來總理故鄉、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淮安市,是一所具有鮮明應用型特色的江蘇省屬本科院校,是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教育部首批和第二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試點高校,教育部應用型本科教學質量評估方案制定高校;是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百城千校”計劃首批試點高校,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聯盟副理事長單位,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應用本科分會副理事長單位,蘇臺青年創新創業教育聯盟理事長單位,江蘇省高教學會應用型本科院校研究會副理事長單位。學校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為使命,扎根蘇北、服務江蘇、輻射全國、面向世界。現有枚乘路、北京路、蕭湖三個校區,校園占地2560畝,校舍面積67萬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2.1萬余人,其中碩士研究生700余人。學校著力培養具有愛國奉獻的恩來精神、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敬業樂群的協作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設有19個教學科研單位,69個本科專業,形成了以工科為主、理工經管農藝文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學校堅持人才強校,統籌推進人才隊伍建設“1357”工程。現有專任教師1300余人,其中博士600余人、副高級以上職稱580余人;碩士生導師360余人,兼職博士生導師12人。引聘、雙聘用國家級人才等高端人才百余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獲批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江蘇特聘教授、江蘇外專百人、江蘇省產業教授等省級以上重點人才16人,獲批江蘇省“雙創計劃”“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六大人才高峰”“青藍工程”等人才項目250余人次;獲批江蘇省優秀教學團隊、科技創新團隊11個。學校堅持一流引領,以本科教學為中心,扎實推進學科專業一體建設,夯實應用型人才培養。現有省“十三五”重點學科5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卓越計劃試點專業8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個,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業6個;省高校一流專業建設點19個,省品牌專業一期、二期項目共13個,省品牌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獲批國家“金課”和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8門,省部級以上重點教材50部。建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國家級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范點等國家級平臺5個,教育部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巖鹽與凹土資源深度利用協同創新中心、省鹽化工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省產業人才培訓示范基地、省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等省部級平臺44個,實現了學科專業省級以上平臺全覆蓋。近5年,學生獲“創青春”國賽金獎、銅獎各1項、“互聯網+”國賽銅獎3項、“挑戰杯”國賽三等獎4項等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獎5000余項;考研錄取率保持在20%以上,就業率在96%以上。碩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