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江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遼寧理工學院在江西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江西考生上遼寧理工學院的分數在172至208分,位次為214241至34590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江西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72至208區間才能上遼寧理工學院。
一、江西考多少分能上遼寧理工學院
1、2022年江西考生上遼寧理工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4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5788名;
2、2022年江西考生上遼寧理工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1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3、2021年江西考生上遼寧理工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4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5105名;
4、2021年江西考生上遼寧理工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7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4241名;
5、2020年江西考生上遼寧理工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0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6、2022年江西考生上遼寧理工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17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1871名;
7、2021年江西考生上遼寧理工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17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8、2020年江西考生上遼寧理工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0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二、遼寧理工學院在江西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遼寧理工學院在江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442 | 125788 | 省教育廳 |
2022 | 江西 | 理科 | 專科 | 216 | - | 省教育廳 |
2022 | 江西 | 文科 | 本二 | 476 | 48989 | 省教育廳 |
2022 | 江西 | 文科 | 專科 | 178 | 191871 | 省教育廳 |
2、2021年遼寧理工學院在江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443 | 115105 | 省教育廳 |
2021 | 江西 | 理科 | 專科 | 172 | 214241 | 省教育廳 |
2021 | 江西 | 文科 | 本二 | 518 | 34590 | 省教育廳 |
2021 | 江西 | 文科 | 專科 | 175 | - | 省教育廳 |
3、2020年遼寧理工學院在江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江西 | 理科 | 專科 | 206 | - | 省教育廳 |
2020 | 江西 | 文科 | 專科 | 208 | - | 省教育廳 |
排名靠前的二本院校有哪些
序號 | 批次 | 學校名稱 | 類型 |
1 | 二本 | 重慶師范大學 | 師范 |
2 | 二本 | 北華大學 | 綜合 |
3 | 二本 | 重慶工商大學 | 財經 |
4 | 二本 | 泰山醫學院 | 醫藥 |
5 | 二本 | 魯東大學 | 綜合 |
6 | 二本 | 湖南商學院 | 財經 |
7 | 二本 | 聊城大學 | 綜合 |
8 | 二本 | 山東建筑大學 | 理工 |
9 | 二本 | 齊齊哈爾大學 | 綜合 |
10 | 二本 | 北京聯合大學 | 綜合 |
11 | 二本 | 山東中醫藥大學 | 醫藥 |
12 | 二本 | 北方工業大學 | 理工 |
13 | 二本 | 鄭州輕工業學院 | 理工 |
14 | 二本 | 重慶理工大學 | 理工 |
15 | 二本 | 青海師范大學 | 師范 |
16 | 二本 | 天津商業大學 | 財經 |
17 | 二本 | 青海民族大學 | 民族 |
18 | 二本 | 貴州民族大學 | 民族 |
19 | 二本 | 贛南師范大學 | 師范 |
20 | 二本 |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 財經 |
21 | 二本 | 吉林財經大學 | 財經 |
22 | 二本 |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 師范 |
23 | 二本 | 長春中醫藥大學 | 醫藥 |
24 | 二本 | 北京服裝學院 | 理工 |
25 | 二本 |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 理工 |
26 | 二本 | 大連海洋大學 | 農林 |
27 | 二本 | 青島農業大學 | 農林 |
28 | 二本 |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 | 師范 |
29 | 二本 | 長春大學 | 綜合 |
30 | 二本 | 吉首大學 | 綜合 |
高考志愿什么是計劃數
高考報考時的專業計劃數就是各個學校專業計劃招收的人數,因為每個學校都會有很多專業,每個專業學校都會根據情況而計劃招收多少個人。
在高考填報志愿中,計劃數指各個大學在還不知道多少人填報自己學校(每個專業還會有具體的招生計劃數)為志愿之前,計劃招收的人數,可能志愿出來報的人少,就少收一些,報的人多,就多收一些。
計劃數通常是根據往年招生人數確定的。在實際錄取工作中,各個大學對報考人數較多的省份,還會適當增加部分招生計劃人數。
在實際錄取工作中,會出現一些院校或專業不能滿足招生計劃里規定的人數,還有一些線上考生因填報志愿不合理而未被錄取的情況。對此,在各批次錄取結束時,如高等學校計劃未完成,高校一般會采取補錄。
三、遼寧理工學院最新介紹
遼寧理工學院始建于1999年,位于渤海之濱的歷史文化名城遼寧省錦州市,是經教育部批準、遼寧省政府主管的民辦普通本科高校,是一所以工學為主,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理工類應用型大學。 校園南鄰女兒河水上公園與南山公園,北與渤海大學毗鄰,環境優美,湖光山色。校園占地593.8畝,校舍建筑錯落有致,典雅大方,建筑面積20.3萬平方米。校園內綠草如茵、楊柳飄飄、十里桃林、紛繁素雅,為青青校園填滿詩情畫意。功能齊全、設施先進的教學樓、圖書館、實驗室、專業實訓中心、大學生活動中心點燃學生們心中夢想。體育場、籃球場、足球場、網球場、羽毛球館、乒乓球館等體育場館讓學生們奏響青春的樂章。學校設有10個學院,29個本科專業和4個專科專業,涵蓋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教育學、藝術學6個學科門類。現有全日制本專科在校生7000余人。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368人,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243人,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118人,遼寧省教學名師和優秀教師6人,雙師型教師60人。 學校始終堅持人才培養質量是高校生命線的辦學理念,把人才培養質量作為衡量學校辦學質量的標準,不斷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堅持“以教學為中心,科研推動教學”的思路,注重教師能力提升,教師教學、科研和服務社會的能力逐年提高。近三年來,全校教師先后獲得市級教改和科研項目76項,省級以上項目88項,出版教材、學術著作63部,發表學術論文194篇,獲得市級以上教改和科研成果1項,與企業簽訂橫向科研項目56項。 學校辦學條件優越,設施齊備。建有各類功能性教室105間,專業實訓中心及實驗室111個,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平臺48個,創新工作室25個;圖書館藏書53萬多冊,功能完善,環境優雅。校園建有先進的網絡信息平臺,為學生了解信息、自主學習和日常生活創造了便利條件。 學校立足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不斷加強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促進就業創業為導向,以對接行業需求為基準,以符合崗位要求為依據,以強化專業能力為本位,大力開展內涵建設和質量工程建設,不斷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建成遼寧省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2個,遼寧省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7個;在各類創新創業競賽中共獲得國家級、省級獎項600余項;其中國家級特等獎1項,國家級一等獎2項,國家級二等獎1項,國家級三等獎2項,獲省級優秀及市級獎勵340余項。 面向國際,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學校成功參與歐盟“伊拉斯謨+”項目,為高校師生與歐洲院校學者間交流合作開拓了渠道。應邀與保加利亞魯塞大學共同申請的的語言類、計算機類師生互換交流項目成功獲批,實現兩校學分互認,建立了合作培養的關系,擴大了學校的國際影響力。 學校倡導“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培養學生適應行業經濟發展要求的實踐能力。與多家單位校企合作、聯合辦學,立足專業建設建立實習(實訓)基地、加入校企聯盟、建立校內外多個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實現教育、實踐、實習、就業無縫連接,學生的專業水平和就業能力得到了極大提高。學校已建立穩固的實習就業基地100余家,其中獲批遼寧省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7個。畢業生綜合素質高、適應能力強而受到社會歡迎,近年來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都在95%以上。 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科技文化活動,增強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在國家、省、市各類大賽中獲獎百余次。2017年榮獲遼寧省“挑戰杯”一等獎,2018年獲得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總決賽國家一等獎,2019年學生獲得“創青春”遼寧省創業大賽獎項20余項,2020年挑戰杯大賽獲省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9項。“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三下鄉文藝匯演活動中“青春夢”隊被共青團中央評為先進團隊,“*新時代**思想理論宣講”活動,被團省委列入專項活動。 建校以來,學校的事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在遼寧省同類高校教育教學質量評估中名列前茅,被評為“遼寧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遼寧省普通高校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遼寧理工學院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高舉*新時代**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秉承“尚德明理 精工致用”的校訓,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拓創新,為實現建設高水平應用型民辦理工大學的目標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