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江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江西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江西考生上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351至378分,位次為59318至33185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江西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51至378區間才能上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一、江西考多少分能上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江西考生上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7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5684名;
2、2021年江西考生上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7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2805名;
3、2020年江西考生上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7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3185名;
4、2022年江西考生上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5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2832名;
5、2021年江西考生上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5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9318名;
6、2020年江西考生上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7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3495名;
二、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江西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江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江西 | 理科 | ? | 379 | 35684 | 市政府 |
2022 | 江西 | 文科 | ? | 351 | 52832 | 市政府 |
2、2021年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江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江西 | 理科 | 專科 | 373 | 42805 | 市政府 |
2021 | 江西 | 文科 | ? | 354 | 59318 | 市政府 |
3、2020年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江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江西 | 理科 | ? | 377 | 33185 | 市政府 |
2020 | 江西 | 文科 | ? | 378 | 33495 | 市政府 |
高考志愿填報技巧是什么
1、填報志愿的過程中,如果能正確把握填報志愿的梯度,就能增加被錄取的幾率。因此,考生要處理好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的梯度,以及平行志愿之間的梯度要正確處理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的梯度。
在各志愿填報時,一定要注意拉開梯度,慎重填報第二、三志愿。如有的本科一批院校,為了提高生源的質量,通過政策規定和志愿分數級差等形式,每年都在第二、三志愿中擇優錄取部分高分考生。
2、考后估分報志愿的考生擔心估分不準,或者因為考得不好影響心態,有些考生發揮不理想,不能面對現實,情緒低落。無論屬于哪種情況,都要記住填報志愿時一定要冷靜、理智地進行分析,不能讓一時的情緒變化左右填報志愿的傾向。
3、不要盲從。填報志愿時同學間會相互討論、相互商量,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也難免相互模仿、相互感染。各人的實力不一樣,愛好興趣不一樣,不能相互模仿,相互模仿造成的扎堆現象對高考錄取是很不利的。
哪些四百分左右的大學值得報考
1.甘肅農業大學
甘肅農業大學位于蘭州市,是甘肅省高水平大學,國家重點建設的中西部百所高校之一。甘肅農業大學由于位于甘肅,經濟發展較為緩慢,因此很多人都并不了解該校,目前該校有64個本科專業,4個博士后可以流動站,8個博士點,18個碩士點,實力在同類型高校中是比較強的。
2.云南民族大學
云南民族大學是云南省內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前身是云南民族學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目前云南民族大學開設94個本科專業,擁有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點,16個碩士點。云南民族大學在國內收分基本都在二本線左右,是一所非常不錯的二本院校。
3.河南農業大學
河南農業大學簡稱河南農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國家林業局、國家煙草專賣局與河南省人民政府分別共建,入選2011計劃、“特色重點學科項目”、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為河南省省屬重點大學。
三、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有61年辦學歷史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培養電子信息、先進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和城市服務業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是“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骨干高職院校、國家優質?聘叩嚷殬I院校、上海一流專科高等職業教育建設立項單位、上海市示范性高等職業技術院校、上海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獲“2012年全國職業院校魅力校園”“全國社會扶貧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榮獲“第四屆黃炎培職業教育優秀學校獎”,獲評“2018年、2019年亞太職業院校影響力50強” “2020中國職業院校世界競爭力50強”等榮譽。 學校堅持*辦學方向,深入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先導,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知識型、創新型、復合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努力打造成為一所辦學特色鮮明、國內一流、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技術應用型高校。 學校占地近500畝,總部地處上海市奉賢區,另有閔行校區、徐匯校區、普陀校區,F有全日制在校生11448人,專兼職教師近600人。在編專任教師中,中高級以上職稱占比近90%,專業專任教師中雙師素質教師占比近90%。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7%以上,其中,90%以上在上海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業、信息服務業和城市服務業等相關行業就業,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綜合滿意率達90%以上。學校設有電子技術與工程學院、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中德工程學院、設計與藝術學院、外語學院等七個專業學院及馬克思主義學院、公共基礎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共有37個招生專業,其中國家級重點專業8個,上海市重點專業10個,構成了以電子信息大類和制造大類專業為主體,財經大類與藝術設計傳媒大類專業共同發展的專業體系。 學校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注重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綜合職業素養為落腳點,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和內涵建設,創新“根植行業、校企聯手、工學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注重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致力于與企業合作開展訂單培養,促進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相互融通,積極探索構建學制縱向貫通、產教橫向融通的職業教育體系,成為上海市首批中高職貫通、高本貫通試點單位,開拓中外合作辦學,造就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適應電子信息、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生產、管理、建設、服務第一線崗位需要的具有國際視野、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學校與上海航天局、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上海鐵路局、上海儀電(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海鷹機械廠、上海東湖機械廠、上海華力微電子有限公司和寶鋼集團等100多家中外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學校建有中央財政支持和市財政支持的國家級電工電子與自動化實訓基地、國家級計算機應用軟件技術實訓基地、上海市通信與信息技術公共實訓基地、上海市自動化設備維修維護公共實訓基地、上海市電子與通信開放實訓中心等公共實訓基地及上海市第22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 學校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拓展國際交流內涵。學校充分利用中德合作的優勢,實現在中國進行的德國專業標準的高等職業教育與在德國本土的應用技術大學教育體系的貫通,把先進的職教理念融入整個育人過程。不斷深化與英國、加拿大、芬蘭、新加坡等國家在合作辦學、師資培訓、學生互訪游學、專業建設、專業認證等方面的合作,招收了德國、英國等國家的留學生。積極探索與泰國、摩洛哥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設立海外分院、招收留學生等方面的合作。 學校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創新對口幫扶機制,豐富形式,增加內容,強化精準幫扶,加深與云南、新疆等地的合作。牽頭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教育集團,在推進校企合作、職教師資培訓、專業建設、幫扶滇西職業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牽頭成立長三角電子信息職業教育集團,推動優質職教資源共建共享,打造長三角“職教人才成長帶”,為加快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和一體化進程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通過學校牽頭的上海市高職高專教學研究會、信息化專指委,開展各類服務上海職教工作。承擔上海市技能大賽和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選拔賽的技術支撐工作。近年來,為行業企業和社會開展高技能新技術培訓、員工培訓和繼續教育等各類培訓近3萬人次。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積極開展面向企業的技術服務、合作申報專利、技術轉移等,為企業創造近千萬的經濟效益。 近年來,學校獲上海市級教學成果獎8項、省部級教育科研成果獎2項、市級教學團隊10支、市級教學名師6名、市級精品課程22門,承擔部、市級各類技術開發項目和科研項目100余項。近四年,學生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等國家級技能競賽獎項100余項,獲上海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等省部級技能競賽獎項200余項。(以上數據統計截止時間:2021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