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江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衡陽師范學院南岳學院在江西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江西考生上衡陽師范學院南岳學院的分數在464至511分,位次為100677至27569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江西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64至511區間才能上衡陽師范學院南岳學院。
一、江西考多少分能上衡陽師范學院南岳學院
1、2022年江西考生上衡陽師范學院南岳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6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0677名;
2、2021年江西考生上衡陽師范學院南岳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7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8809名;
3、2020年江西考生上衡陽師范學院南岳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9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9936名;
4、2022年江西考生上衡陽師范學院南岳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0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0976名;
5、2021年江西考生上衡陽師范學院南岳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2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8586名;
6、2020年江西考生上衡陽師范學院南岳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1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7569名;
二、衡陽師范學院南岳學院在江西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衡陽師范學院南岳學院在江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464 | 100677 | 省教育廳 |
2022 | 江西 | 文科 | 本二 | 501 | 30976 | 省教育廳 |
2、2021年衡陽師范學院南岳學院在江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472 | 88809 | 省教育廳 |
2021 | 江西 | 文科 | 本二 | 528 | 28586 | 省教育廳 |
3、2020年衡陽師范學院南岳學院在江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490 | 79936 | 省教育廳 |
2020 | 江西 | 文科 | 本二 | 511 | 27569 | 省教育廳 |
公費師范生報考的條件有哪些
想要報考公費師范生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需要參加普通高考,并且考的分數要到達學校對當地劃分的錄取分數線。
2、需要符合《教育部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規定》,畢業后愿意長時間從事這個工作。
3、身體方面需要健康,并且要滿足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的有關規定。
公費師范生的招生會安排在提前批錄取里,只要滿足以上的三個條件,就可以報考公費師范生啦。公費師范生有一些優惠的政策,想做教師的朋友可以考慮。
值得報的二本師范大學有哪些
學校名稱 | 學校類別 | 批次 |
西北師范大學 | 師范 | 二本 |
重慶師范大學 | 師范 | 二本 |
曲阜師范大學 | 師范 | 二本 |
江蘇師范大學 | 師范 | 二本 |
湖北師范大學 | 師范 | 二本 |
貴州師范大學 | 師范 | 二本 |
江蘇第二師范學院 | 師范 | 二本 |
南寧師范大學 | 師范 | 二本 |
遼寧師范大學 | 師范 | 二本 |
成都師范學院 | 師范 | 二本 |
山西師范大學 | 師范 | 二本 |
綿陽師范學院 | 師范 | 二本 |
西北師范大學(民族班) | 師范 | 二本 |
安慶師范大學 | 師范 | 二本 |
西安文理學院 | 師范 | 二本 |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 | 師范 | 二本 |
南昌師范學院 | 師范 | 二本 |
衡陽師范學院 | 師范 | 二本 |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 | 師范 | 二本 |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 | 師范 | 二本 |
口碑好還不錯的二本師范大學有哪些
1.口碑好的二本有長春師范大學
學校老師認真負責,宿舍條件和環境都很不錯,食堂種類很多味道也不錯。雖然位置偏了一點,但是交通便是便利,校園風景也很不錯。同時學習氛圍挺好的,師資水平更靠譜,師范類專業是學校最值得報考的學科,外省名氣不算很大,但是在省內的口碑和性價比還是挺好的。
2.還不錯的二本有贛南師范大學
學校的學風淳樸,環境很好,學習氛圍很濃厚,基本上大部分學生都很認真。食堂味道很好,種類多還便宜。師資力量充足,教學質量也很不錯,配套設施齊全,學費便宜,考研和考公務員的氛圍很濃。在很多地區都是二本招生,所以學校算是二本師范大學,但在部分地區也有一本招生情況,整體性價比很好。
三、衡陽師范學院南岳學院最新介紹
天下五岳,獨秀南岳;南岳學院,壽岳比鄰。 秉壽岳之鐘靈,承石鼓之流韻。衡陽師范學院南岳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湖南省直屬、依托衡陽師范學院舉辦的普通全日制本科獨立學院。學院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衡陽,北接南岳,東鄰湘江,南岳機場和武廣高鐵環伺左右,水、陸、空交通極為便捷。學院面積近500畝,建筑面積約16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近3000萬元,圖書資料60多萬冊,并共享舉辦學校優質辦學資源。學院校園環境優美,是湖南省“園林式單位”、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2010年,學院被中國獨立學院協作會評為“全國先進獨立學院”。學院納入國家任務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計劃,面向全國招生。 學院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專業結構合理,專業特色鮮明;以教師教育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學院有15個教學系,教育部備案招生本科專業36個(含1個省級特色專業),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藝術學、管理學等九大學科門類,形成了以文、理學科為重點,教師教育類專業和非教師教育類專業協調發展,基礎學科專業與應用學科專業交叉滲透的專業體系。 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工298人,專兼職教師252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教師占49%,碩士博士學位教師占58%。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優秀教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省新世紀121人才、省優秀社科專家、省級教學名師、省普通高校學科帶頭人、省青年骨干教師共計90余人,海內外兼職教授50余人,1個省級教學團隊。2019年,院長王芳宇教授領銜申報的項目“助力鄉村振興,構建與實踐“五位一體”的鄉村教師職前培養體系”獲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學院以質量為立校之本,突出“師范教育”和“實踐育人”的辦學特色。學院在省屬同類高校中率先開展“演講與口才”“書寫技能”“綜合教學能力”等教學技能達標測試,以考促練,引導學生加強教師職業技能的日常訓練;學院構建了高校、政府和中學的U-G-S培養模式,形成了“分階段”“分層次”“不斷線”的師范生技能訓練、見習和實習的實踐教學體系。學院根據轉型發展的需要,深度開展校企合作,按照“一非師范專業對接一國內一流企業”的構想,先后在深圳通拓、東莞佳睦、東莞徐福記、廣州翡翠皇冠、杭州太虛湖酒店等知名企業建立了實踐教學基地。近兩年,學院有12名學生獲國家獎學金,232名學生獲國家勵志獎學金,1679名學生獲國家助學金。學院每年均有數十名學生考取碩士研究生,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在全省同類院校中位居前列。 學院以素質拓展為主線,深入開展學科競賽和科技創新活動。在最近兩年的國家、省級學科競賽中,我院獲得獎項69項,其中國家級獎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5項:第九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總決賽2019年獲一等獎1項,第九屆“華文杯”高等院校師范生語文教學設計競賽一等獎1項;省級獲獎59項:一等獎11項、二等獎14項、三等獎32項、優勝獎2項:2018年湖南省第五屆大學生旅游專業綜合技能大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2018年湖南省第六屆本科院校音樂舞蹈專業學生獨唱、獨奏、獨舞比賽一等獎2項,2019年“羊店潮妝杯”湖南省大學生電子商務大賽一等獎1項,2019年全國青春健康歌唱大賽湖南賽區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學院鼓勵和支持學生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每年為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創新劃撥專項經費,我院學生獲國家級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5項,湖南省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21項,院級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27項,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創新作品競賽暨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立項近200個。在學生創新學習過程中,發表論文十余篇。部分學生作品獲國家專利,如物理與電子信息科學系學生郭麒自發研制的“一泵多塔式水位控制器”科研成果已獲得國家專利。羅曉康同學的作品《新圖教育》獲“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銅獎;湯富紅團隊在2018年“創青春”湖南省大學生創業大賽中獲“銀獎”,該團隊在2019年第九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總決賽榮獲一等獎。 學院高度重視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近年來,學院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多次被省委宣傳部、團省委、省教育廳等六部門授予“湖南省大中專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榮譽稱號。2017年5月,院團總支被湖南省團省委評為“五四紅旗團總支”。 學院積極開展對外交流,先后與美國、英國、韓國、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1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教師赴國外高校接受培訓、學生暑期赴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赴韓參加“2+2”交流學習、優秀畢業生免試赴國外參加研究生項目學習等一系列合作辦學項目有序開展,與地方政府、中小學、企事業單位合作不斷加強。 目前,學院以“尚學、向善,求實、求真”為理念,內涵建設與轉型發展并舉,狠抓學生管理,突出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強化師范生教學技能訓練。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深受學生和用人單位歡迎的應用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