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江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在江西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江西考生上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400至419分,位次為18189至11201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江西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00至419區間才能上寧波職業技術學院。
一、江西考多少分能上寧波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江西考生上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0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816名;
2、2021年江西考生上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0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189名;
3、2020年江西考生上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0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332名;
4、2022年江西考生上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0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821名;
5、2021年江西考生上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1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799名;
6、2020年江西考生上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1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201名;
二、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在江西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在江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江西 | 理科 | 專科 | 402 | 15816 | 省政府 |
2022 | 江西 | 文科 | 專科 | 400 | 15821 | 省政府 |
2、2021年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在江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江西 | 理科 | 專科 | 400 | 18189 | 省政府 |
2021 | 江西 | 文科 | 專科 | 414 | 16799 | 省政府 |
3、2020年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在江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江西 | 理科 | 專科 | 404 | 13332 | 省政府 |
2020 | 江西 | 文科 | 專科 | 419 | 11201 | 省政府 |
專科能填多少個志愿
一般情況下,高職專科志愿都是可以填報6個平行的學校志愿,每個學校可以填報6個專業,但各省份數量不同。
1、專科填報志愿有一個第一志愿,五個第二志愿。每個學校可以報5個或6個專業。填報志愿是考生與院校之間的一種“雙向選擇”:一方面考生通過填報志愿,表達自己向往何種院校、喜歡的專業等;另一方面,各普通高校又以考生填報的志愿為其錄取的基本依據,從眾多的報考者中擇優選拔合格的新生。
2、要考慮自己的志趣、特長和國家的需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在未來的學習、工作中無疑可以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而選擇國家建設急需的專業,能使青年人將來較可能做出重大貢獻。
本科中外合作什么意思
本科中外合作辦學通常是指外國教育機構同中國教育機構在中國境內合作舉辦的以中國公民為主要招生對象的教育機構。有兩種辦學方式:一是學歷教育項目,二是非學歷教育項目。注意:就讀非學歷教育項目的,若該項目未能獲得教育部審核認證,即不能承認該項目所獲學歷。
中外合作辦學的兩種方式
一是學歷教育項目,必須通過統招考試,填報志愿,畢業后分別獲得中外雙方學校頒發的文憑(如:清華大學與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合作舉辦管理碩士學位教育項目)
一是非學歷教育項目,無須填報志愿,參加學校自己舉辦的入學考試即可。中方學校修得相應學分后,通過語言考試后再被合作學校錄取,畢業后獲得外方學校頒發的文憑(如:中國農業大學與荷蘭萬豪勞倫斯坦瓦格寧根大學(原荷蘭勞倫斯坦國際農學院)合作舉辦園藝專業非學歷項目)。
三、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是1999年由教育部批準成立的從事高等職業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校,2005年被評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是國家首批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建設單位、教育部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浙江省五所重點建設高職院校之一、浙江省四年制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試點院校、浙江省國際化特色高校、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議常務副會長和秘書處單位、商務部中國職業技術教育援外培訓基地、教育部高職高專現代教育技術師資培訓基地、全國職工教育培訓優秀示范點、教育部高等學校繼續教育示范基地等。 學校地處由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區、大榭開發區、出口加工區及北侖港區組成的寧波北侖新區,設置與區域綠色石化、高端裝備制造等萬千億級產業發展需求緊密對接的綠色化工、智能制造等7個專業群,開設化學工程與工藝、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5個本科專業和33個專科專業。 學校以“融港鏈天下”為發展愿景,持續推進政校企三方聯動的合作辦學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發揮理事會在整合社會資源辦學、推動校企合作育人等方面的作用,創新形成“地市共建、區校合作、院園融合”地方高職院校辦學體制和產學合作機制。與地方開展全面戰略合作,緊緊圍繞地區經濟發展需求,與各級政府攜手成立寧波開發區數字科技園、寧波服務外包學院、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大學生創業園、中小微企業創業基地等;與縣級區余姚市政府共建陽明學院,共同探索中高職一體化辦學管理體制。緊緊圍繞臨港制造及港口后服務業發展對技術技能人才的要求,深入推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海天集團“人才共育、就業共擔、資源共享”成果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與數字科技園“院園融合”育人模式獲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大力推進跨界、跨專業機構建設,建設服務外包學院、跨境電商學院、港口物流學院、模具學院等一批對接區域經濟模塊的產業學院,重點服務省、市支柱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大力開展“生產線上科研”,建立“科技特派員”、“科技經紀人”制度,開展中小微企業“種技術”和“企業技術管理門診”專項活動,與寧波港等企業合作共建市勞模(技師)創新工作站,與中科院材料研究所等單位共建省級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與北侖區共建共管圖書館,設有寧波市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寧波市職業教育研究中心、寧波市非遺傳承與普及基地,成為區域技術技能積累服務和文化引領高地。 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成效顯著,連續獲國家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主持建設“職業教育半導體照明技術與應用專業教學資源庫”“高等職業教育物流管理專業教學資源庫”等4個國家級資源庫。擁有國家級示范專業7個,國家級骨干專業10個,是教育部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學校;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教學名師等榮譽獲得者4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以“和而不同”為校風,以“勤·信·實”為校訓,創新成功教育模式,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育人環境,建設形成成功大學、思源基金、班集體特色項目、校友名片工程、非遺傳承、創新創業等一系列校園文化育人品牌。其中,“思源基金”先后榮獲寧波市人民政府頒發的“寧波慈善獎”、第二屆中華慈善總會“中華慈善突出貢獻(項目)獎”、教育部“第九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學校是中國職教學會創業教育專委會主任單位及浙江省創業學院聯盟常務理事單位,是教育部“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 學校積極助力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搭建境內外學歷和非學歷教育平臺,推動中國職教品牌走向世界。作為商務部“中國職業技術教育援外培訓基地”,為122個發展中國家的教育及產業界官員、技術人員進行培訓累計達3326人次。在貝寧、斯里蘭卡先后成立職業技術教育培訓學院,開創省內高職院校海外辦學先河。與教育部職教中心所共建“發展中國家職業教育研究院”,深入開展“一帶一路”國家職業教育研究,打造國際職教研究智庫;與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寧波市教育局共同成立全國首個“一帶一路”產教協同聯盟,搭建國際產教協同平臺,形成高職院校“走出去”合力,在國內外產生較大反響。學校多次獲全國高職院校服務貢獻50強、國際影響力5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