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江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嘉興南湖學院在江西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江西考生上嘉興南湖學院的分數在472至511分,位次為95486至17687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江西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72至511區間才能上嘉興南湖學院。
一、江西考多少分能上嘉興南湖學院
1、2022年江西考生上嘉興南湖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9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9027名;
2、2021年江西考生上嘉興南湖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9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2468名;
3、2020年江西考生上嘉興學院南湖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7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5486名;
4、2021年江西考生上嘉興南湖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4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687名;
5、2020年江西考生上嘉興學院南湖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1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8100名;
二、嘉興南湖學院在江西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嘉興南湖學院在江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492 | 69027 | 省政府 |
2、2021年嘉興南湖學院在江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490 | 72468 | 省政府 |
2021 | 江西 | 文科 | 本二 | 549 | 17687 | 省政府 |
3、2020年嘉興南湖學院在江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472 | 95486 | 省政府 |
2020 | 江西 | 文科 | 本二 | 511 | 28100 | 省政府 |
什么二本適合撿漏
適合撿漏的二本:沈陽工業大學
沈陽工業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的多科性研究應用型大學,學校牢固樹立教學工作中心地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著力創建國內一流本科教育。沈陽工業大學在廣西(本科二批,普通類)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線為393分。
容易撿漏的二本:重慶文理學院
位于重慶永川,是重慶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
適合壓線生的二本:井岡山大學
位于江西吉安,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點支持建設高校。
高考填完志愿多久能查結果
高考各批次的錄取結果公布一般也是按照填報高考志愿時的順序進行的,高考提前批次的錄取結果是最先公布的,一般在8月初就會陸續公布結果。
提前批次的高考錄取工作完成后就是要進行本科批次的高考錄取工作了,一般在8月中下旬左右本科一批和二批的錄取結果會陸續公布下來。最后就是專科批次的高考錄取結果公布時間了,一般專科批次的高考錄取結果會在9月中下旬之前完成錄取工作。可關注各省教育考試院官網發布詳細準確信息。
三、嘉興南湖學院最新介紹
嘉興南湖學院,地處長三角中心城市—嘉興南湖之畔,是經國家 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嘉興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 其前身為嘉興學院南湖學院。2020 年 12 月“建黨百年、百年建校”背景下,學校以革命紅船起航地—“嘉興南湖”命名,成功轉設為公辦普通本科高校,全面開啟新征程。 學校辦學基礎好。目前占地 900 余畝(規劃用地 300 余畝),下設13個二級教學單位、34 個本科專業,涵蓋文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工學、醫學等 6 大學科門類,在校全日制本科學生 7700 余人;擁有專任教師 430 余人,其中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以上教師占比超 30%;建有經濟管理實驗中心等 11 個省級以上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 1 億多元,圖書館紙質藏書 76 萬冊。 學校教科研底子厚。擁有一批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級 教學成果一等獎獲得者、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浙江省151第一層次人才、浙江之江青年社科學者等一批教科研專家學者;近年獲市廳級以上科研項目立項 113 項,其中省部級及以上項目30項,科研經費總額 1500 多萬元,發表核心及以上期刊論文173 篇、專著16部,獲得授權發明專利91項。 學校社會聲譽佳。一直注重與嘉興城市、長三角一體化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業企業成長的互動融合,高度重視產學研合作,與浙江紅船干部學院、京東方、杭鋼集團、浙江機電、嘉興國際商務區等有著深度的合作。本科辦學18年來,立足嘉興、服務浙江、面向長三角,為社會培養了3萬余名深受用戶單位喜愛、富有創新創業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2015 年被確定為浙江省加強應用型建設試點院校。 沐浴新時代的春風,學校緊緊圍繞“紅色基因,綠色發展,協同共贏,立德樹人”這一主線,強化紅船引領、城市支撐和產學研融合轉型,聚焦服務“革命圣地”、“戰略要地”和“產學研高地”,著力打造“紅色大學”、“城市大學”和“應用型大學”三大特色,致力于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國內一流的應用型本科高校。 (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