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江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武漢設計工程學院在江西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江西考生上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的分數在150至501分,位次為253137至3381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江西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50至501區間才能上武漢設計工程學院。
一、江西考多少分能上武漢設計工程學院
1、2022年江西考生上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4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9945名;
2、2022年江西考生上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5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3137名;
3、2021年江西考生上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4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4295名;
4、2021年江西考生上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6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4241名;
5、2020年江西考生上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8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5280名;
6、2020年江西考生上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0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7、2022年江西考生上武漢設計工程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7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0638名;
8、2020年江西考生上武漢設計工程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0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3816名;
二、武漢設計工程學院在江西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武漢設計工程學院在江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447 | 119945 | 省教育廳 |
2022 | 江西 | 理科 | 專科 | 150 | 253137 | 省教育廳 |
2022 | 江西 | 文科 | 本二 | 474 | 50638 | 省教育廳 |
2、2021年武漢設計工程學院在江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444 | 114295 | 省教育廳 |
2021 | 江西 | 理科 | 專科 | 164 | 214241 | 省教育廳 |
3、2020年武漢設計工程學院在江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484 | 85280 | 省教育廳 |
2020 | 江西 | 理科 | 專科 | 203 | - | 省教育廳 |
2020 | 江西 | 文科 | 本二 | 501 | 33816 | 省教育廳 |
高考想要上本科分數線一般多少
目前我國主要有新高考和舊高考兩種高考模式,雖然新高考已沒有一本和二本之分,合并為了本科批次,不過從近幾年的高考錄取分數線來看,新高考省份的本科線和普通高考省份的二本線相差不大。
本科線:從近幾年各省的本科/二本錄取分數線來看,大致呈現兩種態勢:在高考人數較多或經濟相對發達的省份,理科/物理類的本科線在435分左右,而在人數較少或經濟相對落后的省份,文科/歷史類的本科線在460分左右;而一本線的話,這15個普通高考省份的一本線來看,理科的分數線主要有兩個趨勢,高一點的在510分左右,低一點的在460分左右;而文科的話,基本都在520分左右。
二本最好的傳媒大學有哪些
二本最好的傳媒大學1、浙江傳媒學院
這所傳媒學院作為我國二本傳媒學院中排名最靠前的一所,素有"北有北廣,南有浙廣"之稱,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目前全國培養廣播影視及其他傳媒專門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建校30多年來學校為中央和地方傳媒行業輸送了大批專業人才。
二本最好的傳媒大學2、山西傳媒學院
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國培養廣播影視及其他傳媒專門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多年來為中央和各級各類傳媒領域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在業界人士口中有“老華廣”之稱。作為我國第三大傳媒院校,是全國三所公辦傳媒本科院校之一,實力也是不可小覷的。
二本最好的傳媒大學3、四川傳媒學院
它是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全日制本科院校,是四川師范大學研究生培養基地,學校先后榮獲全國先進獨立學院、全國優秀院校、全國教育教學管理示范高校等稱號。
三、武漢設計工程學院最新介紹
歷史沿革:學校成立于2004年,歷經湖北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和華中農業大學楚天學院兩個發展階段,2015年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武漢設計工程學院,2017年獲批參照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進行招生,已發展成一所以藝術為主、多學科協調融合發展的本科院校。學校下設成龍影視傳媒學院、環境設計學院、時尚設計學院、公共藝術學院、食品與生物科技學院、商學院、信息工程學院、亞心護理學院8個學院,現有在校生10200余人。 辦學理念:學校堅持“育人為本、質量至上、特色立校”的辦學理念和建設多科性、高水平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辦學定位,堅持內涵發展、開放辦學,積極打造“科學與藝術、傳統與現代、嚴謹與浪漫相互滲透、相得益彰”的校園文化,致力于培養富有藝術精神和科學思想,關注生活、表現時代、服務社會,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意能力的高素質藝術專業人才和實踐動手能力強、就業競爭力強的高素質應用型專業人才。 辦學條件:主體校園坐落于美麗的湯遜湖畔,占地面積753.05畝,另有紅安校區約500畝正在開發建設中。主校區由中外藝術名家規劃設計,校園兼具東西方園林韻味,建筑融現代風格與古典氣質于一體。學校教學生活設施完善,擁有現代化的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美術館、陶藝館、體育館、大學生文體活動中心、學生公寓、食堂超市等,總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學校擁有先進的影視媒體實訓中心、環境藝術設計中心、藝術設計實驗中心、食品與生物實驗教學中心、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等7個實驗中心及動作捕捉實驗室、木工實驗室、金屬工藝實驗室、3D打印實驗室、油泥模型實驗室、首飾工藝實驗室、動漫工作室、數字影像工作室、逐格動畫攝影棚及黑匣子劇場等專業實驗實訓室200余間。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價值近5000萬元,圖書館紙質藏書90余萬冊。 師資隊伍:學校擁有一支綜合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427人,行政教輔216人,外聘教師188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24人,占比5.6%;碩士學位293人,占比68.62%;正高級職稱43人,占比10.1%;副高級職稱100人,占比23.42%。學校為每個專業設立首席教授崗,把握專業發展方向,全面負責專業建設。學校實行講座教授制,從國內外“柔性”引進發展急需的高層次人才,邀請成龍先生出任學校成龍影視傳媒學院院長,聘請了馮小剛、張國立、包滿珠等一批知名社會人士和專家教授擔任專業客座教授。教師教研科研成果豐碩,近三年教師獨立或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900余篇,其中在核心期刊發表200余篇。 學科專業:學校以產業需求為導向,博采百年名校華中農業大學和湖北美術學院的優勢學科、特色專業和優質教學資源,開設了36個本科專業和11個專科專業,形成影視傳媒類、藝術設計類、環境設計類、健康科技類、經濟管理類、信息技術類六大專業集群,專業覆蓋藝、工、文、經、管、農、醫等7大學科門類。學校不斷推進學科專業交叉、滲透、融合,加強學科專業內涵建設,學校服裝與服飾設計、食品科學與工程、數字媒體藝術、視覺傳達設計四個專業被評選為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成龍影視傳媒學院獲批省級試點學院改革項目;動畫、食品科學與工程兩個專業獲批“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項目”;食品科學與工程分別獲批省級重點(培育)學科、“湖北省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和“荊楚卓越人才”協同育人計劃項目;數字影視藝術教學團隊、大學數學教學團隊獲批省級優秀教學團隊;食品科學與工程教研中心、藝術設計基礎教研組獲批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2017年3月,我校與湖北工業大學正式啟動專業學位碩士聯合培養項目,開展藝術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工作。 就業創業:學校高度重視學生就業創業工作,為學生開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就業指導課等必修課和創新創業選修課,舉辦創新創業競賽、SYB創業培訓班和創業沙龍活動,每年外出開拓就業市場,舉辦大型供需見面會、藝術類專場招聘會以及企業專場招聘會。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集創業孵化、創業培訓、創業咨詢與服務于一體,面積達8532平方米,免費提供給創業學生使用。2017年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被湖北省教育廳評定為“湖北省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2020年我校獲批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級項目10項,省級項目30項。近3年,畢業生人數與用人單位需求人數比例達到1:7,就業率穩定在93%左右,一批學生成功創業,創造出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開放辦學:學校具有國際化的辦學視野,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與法國、意大利等國家的多所大學建立了良好的教育合作和學術交流關系,組建了中法藝術交流-新媒體藝術工作坊,開設了新媒體交互藝術項目大師班等;與韓國韓瑞大學結為姊妹學校,先后選派交換生、留學生等近500人。與國內知名文化、教育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與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合作,共建亞心護理學院;與成龍DC車隊合作,成立賽車研究院;與上海青瞳視覺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兩點十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數字藝術研創中心,開設校企定向培養班。與多所國內知名大學開展廣泛的合作,先后與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合作創建創新設計研究院,與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合作成立院校發展研究中心。 (2021年6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