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江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菏澤職業學院在江西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江西考生上菏澤職業學院的分數在150至181分,位次為214241至17481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江西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50至181區間才能上菏澤職業學院。
一、江西考多少分能上菏澤職業學院
1、2021年江西考生上菏澤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5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4241名;
2、2021年江西考生上菏澤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18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4816名;
二、菏澤職業學院在江西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1年菏澤職業學院在江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江西 | 理科 | 專科 | 150 | 214241 | 省政府 |
2021 | 江西 | 文科 | 專科 | 181 | 174816 | 省政府 |
一本和二本的區別
一本大學綜合整體實力要比二本大學強一些。
最大的區別會體現在學校的師資力量上,一本本科學歷無論是教學設備和教師的選擇都非常的高,當然在教學質量以及素質上也會高很多。
但是就算是綜合整體水平強,并不代表著各個專業都是強,當然,報考院校時不管是一本學校還是二本學校都要知道自己的專業在學校情況好不好,了解清楚后再報考本科院校。
一本大學的具體培養方案跟二本大學會有些不同。
其實二本確實有些專業不錯的,從專業一方面教育學生,提高學生的技術能力。但是,二本本科學歷選擇好比較熱門的專業,就業前景也是非常廣闊的。
不管是什么學歷都要看自己的實力以及自己的綜合能力,這樣就業前景會更好的。
一本大學的學校平臺通常比較不錯,學生的視野會比較寬廣。
一本大學生的學習能力還是很強的,在校園風氣高要求學習氛圍下,不會去浪費時間的,而且在校園校風的作用下還會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一般而言,能夠考出一本大學的學生,他們在高中階段的學習基礎也會比較好,他們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通常會有比較大的優勢,所以在就業的時候競爭力也會比較強。
平行志愿填報怎樣報
要“保底”,各批次志愿填報注意落差
“平行志愿”不是“平等志愿”,也不是“平行錄取”。考生填報的平行志愿有自然順序,并不是只要成績達到所填報的4個平行志愿院校錄取條件,就可能會被4所院校同時錄取。實際上,只要考生檔案投到一所志愿高校后,就不會到其他高校,對每個考生而言投檔錄取機會仍然只有一次。
選準“參考值”,注重學校錄取平均分
考生在平行志愿填報志愿時,可根據自己一模、二模的成績,看看自己在區、學校、班級的排名,咨詢老師往年該名次段考生的去向,掌握自己可能被錄取的學校范圍,然后再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以及家庭背景等因素,在這個范圍內做選擇。
三、菏澤職業學院最新介紹
菏澤職業學院是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國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院坐落于美麗的牡丹之都—山東省菏澤市,位于菏澤市牡丹區長城路999號,校園占地865畝,內有萬花湖130畝,學院建設規劃由我國著名建筑設計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何鏡堂主持設計,建筑面積40萬平方米,傾力打造江北最美湖景大學。另有齊魯工業大學、牡丹區國花學校兩個分校區。學院先后被命名為全國智能制造領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養基地、全國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基地、中國牡丹產業人才培訓基地、山東省外包服務培訓基地、山東省跨境電商培訓基地、山東省旅游產學研合作基地、山東省華文教育基地、山東省中華文化傳承基地、山東省百佳學生資助工作單位。學院堅持高端規劃,高點定位,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努力建設扎根菏澤大地、符合國際標準、具有中國氣派、形成優勢品牌的魯蘇豫皖交界地區一流高等職業院校。 學院設商貿物流系、機電工程系、交通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經濟管理系、食品科學與化學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旅游管理系、退役軍人教育學院、國際交流學院、創新創業學院共11個院系。開設有電子商務、物流管理、會計、互聯網金融、機電一體化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光伏發電技術與應用、電氣自動化技術、供用電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物聯網技術、動漫制作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汽車營銷與服務、應用化工技術、精細化工技術、食品生物技術、建筑工程技術、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工程造價、旅游管理、空中乘務、音樂表演、動物醫學、公共事務管理、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等27個專業,全日制在校生規模11000人,年培訓規模10000人。學院擁有山東省高等職業教育品牌專業群2個--電商物流專業群、人工智能專業群;山東省高等職業教育重點專業6個—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物聯網技術、機電一體化、電氣自動化、工業機器人。 師資隊伍實力雄厚。現有教師總數526人,其中,專任教師436人、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97人、碩士以上學位246人、35周歲以下的教師365人、國家級、省級優秀教師58人、省級教學能手4人。承擔立項科研課題205項,發表論文48篇,出版著作6部,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市級科研成果獎27項。學院聘用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專家、能工巧匠作為兼職教師20余人。建立菏澤籍高端人才服務機構,搭建區外人才服務菏澤和學校發展的平臺,成為我院人才隊伍的重要補充。 教學條件配套先進。擁有10萬平方米的國家級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實訓設備價值1.1億元。其中,包括融匯工業4.0、機器人、5G通訊、無人機、無人駕駛、智慧城市的人工智能產學研中心,融匯裝備制造、汽車檢修的高端裝備實訓中心,融匯全息影像、VR展示、大數據資源的中國美術學院菏澤大學科技園,融匯精品酒店、航空乘務、高檔琴房的文旅幼教實訓中心、融匯項目路演、網紅錄播、物流體驗的菏澤市大學生創業創新基地。擁有無線網絡全覆蓋、教學場所全智能、生活服務全在線的智慧校園網絡體系。擁有智慧教室400個、全程錄播教室20個,理實一體化實訓室200個,計算機2300臺。 教學科研積累豐厚。教學督導、教學檢查、教學質量評價、視頻觀摩評教等教學秩序建設;專業帶頭人、學科帶頭人、課程負責人、教學名師培養等教學能力建設;高級酒店管理訂單培養、建筑施工管理現代學徒制培養、汽修工匠工學交替培養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加強體育、拓展美育、強化勞動教育等全面發展育人體系建設均成效顯著,取得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成立菏澤市曹風鄉村振興研究院、菏澤市高端化工研究院、菏澤市國韻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等16個學會、協會、研究院;建立了人工智能和水環境污染控制兩個市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碩果累累。參加省市教學能力大賽130人次并獲省賽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參加全國全省各類學生大賽260人次,2019年獲得上海合作組織國際技能大賽金、銀、銅獎各1項,全國行業技能大賽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中華職教社黃炎培創新創業省級大賽金獎1項,山東省職業教育技能大賽二等獎1項、三等獎5項,山東省大學生科技節、富民興魯技能大賽等其他省級部門技能大賽二等獎2 項、三等獎1項。 創新創業教育成績突出。設立創新創業學院,引進高水平指導團隊,建設高標準創新創業基地,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深入開展,培訓創業導師206人、學生4332人,指導創辦小微企業22家,并獲頒山東省創新創業學院、山東省創客之家,中華職教社黃炎培創新創業省級大賽金獎1項,大學生互聯網+省級大賽三等獎1項。 產教融合不斷加深。牽頭成立了菏澤市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聯盟并擔任理事長單位;參與發起成立了中國農業光伏產業聯盟、中國發明協會職業教育創新創業聯盟、人工智能產教融合國際聯盟、山東省人工智能產教聯盟、山東省跨境電商產教聯盟、山東省“一帶一路”職業教育國際聯盟、海爾集團產教聯盟并擔任副理事長單位,當選了山東省人工智能學會常務理事單位及職業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單位,成功承辦了山東省第二屆人工智能大會。與牡丹區、開發區、高新區達成了戰略合作,與中國美術學院大學科技園共建中國美術學院菏澤大學科技園入駐100余家文創企業,與科大訊飛、曠視、360、中興、中車、海爾等知名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與中關村軟件園等教育型企業聯合成立了中關村大數據產業學院、華科工業機器人產業學院等13個產業學院。 國際交流廣泛深入。經教育部批準與韓國中部大學合作招收首屆旅游管理專業合作辦學班39人,建設了韓國文化體驗館、成立了韓語社團,在學生中組織韓國專升本培訓班97人,赴日就業班學生34人;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廣泛合作交流,先后與澳大利亞科庭大學等8個國外大學簽訂合作協議,接待德國等22個國家訪問團,赴日本等7個國家進行考察訪問,外派教師1名赴泰國任教,交流范圍覆蓋歐亞大陸。 社會服務內容多樣。成立退役軍人教育學院,為全市退役軍人提供學歷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為退役軍人求學就業開辟直通服務;成立繼續教育學院,組織學歷提升教育1000余人,各種培訓10000余人,承接全國會計資格、醫師資格、計算機等級等社會化考試42820人次。擁有教育部1+X證書試點項目5個—電子商務、智能制造技術、BM技術、傳感器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全國職業技能考試站點5個--全國智能制造職業技能評價考試站、全國計算機等級考點、全國會計等級考點、全國衛生從業人員資格考點、全國銀行從業人員資格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