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教學設計
一、復習提要
本章主要介紹了教學目標的設置、教學過程的組織以及教學策略的選擇。
二、知識點梳理
(一)教學目標設計
1.教學目標及其意義
教學目標是預期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獲得的學習結果。在教學中,教學目標有助于指導教師進行教學測量和評價、選擇和使用教學策略、指引學生學習等功能。
2. 教學目標的分類
3. 教學目標陳述
(二)教學內容設計
1. 概念
教學內容設計是教師認真分析教材、合理選擇和組織教學內容以及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的表達或呈現的過程。
從教學設計角度考慮,一般將知識分為三類: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
2. 分類
3. 三者之間關聯
(1)要選擇適宜貼切的內容
(2)組織內容是要把邏輯順序和心理順序相結合
(三)教學模式設計
1. 概念
是指反映特定教學理論的、為保持教學的相對穩定而采用的教學活動結構。
2. 教學模式
(四)教學媒體設計
1. 概念
一般來說,學校中的教學媒體包括:①非投影視覺輔助;②投影視覺輔助;③聽覺輔助;④視聽輔助。
2. 教學媒體的選擇
(1)依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媒體
(2)依據教學對象的特點選用教學媒體
(3)依據媒體的技術特性選擇教學媒體
(4)依據經濟條件選擇教學媒體
(五)教學評價設計
教育基礎理論知識之教育學
教學評價與反思
這部分內容是教育知識與能力的一個常考點,也是有一點難度的一個知識點。接下來我們就趕緊開始學習第一節的內容吧!
第一節 教學評價
一、教學評價的概念
教學評價是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并為教學決策服務的活動,是對教學活動現實的或潛在的價值做出判斷的過程。
二、教學評價的基本內容
教學評價主要包括對學生結果的評價核對教師教學工作的評價,也可以劃分為學生學業評價、課堂教學評價和教師評價。
三、教學評價的功能
四、教學評價的基本類型
1.按照評價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教學評價可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2.根據評價的參照標準,教學評價可分為相對性評價、絕對性評價和個體內差異評價
3.根據評價的主客體不同,教學評價可分為內部評價和外部評價
4. 根據評價的表達分類,教學評價可以分為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
五、教學評價的原則與方法
(一)教學評價的原則
教學評價的原則是對評價的基本要求,是評價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根本保證。
1.方向性原則
教學評價要有正確的價值取向,這是教學評價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第一層次的最高保障。
2.科學性原則
在評價過程中要運營科學的方法和技術去評價客觀事實。
3.全面性原則
4.教育性原則
教育性原則主要是指發揮評價的正面導向作用,發揮評價的改進和激勵的教育性功能。
(二)教學評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