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幼兒園實行彈性放學,你贊成嗎?8日放學時間,記者實地了解并調查收集了各方的聲音。
調查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大多要家長接送
3月8日是個特殊的日子,部分小學、幼兒園只上半天課。中午12點,渝中區街頭有不少背書包的少年走在回家的路上。
下午4點,人民融僑小學的校門外圍了不少家長。絕大部分是低年級學生家長,其中爺爺奶奶占了很大比例,也有一些剛趕路過來還在喘著粗氣的媽媽。一群一年級小學生結伴走出校門,一群爺爺奶奶趕緊迎上前去,接過孩子肩頭的書包、飯盒、水杯,領著他們回家。
一位接孩子的媽媽說:“兒子上一年級,平時主要是家里的老人來接他放學,有時下班早會自己來接。”
一位三年級的小學生背著書包獨自回家。她就住在附近的小區,小學一、二年級時家長要來接她放學,但從三年級起就是自己回家了。比她高出一頭的幾個孩子說說笑笑走過來,他們是六年級的小學生,有的住在附近,有的需要乘坐公交車回家。他們說:“學校每天4點左右放學,班上的同學都是自己回家。”
下午接近5點,人民融僑小學附近的一所幼兒園,大門外里三層外三層站滿了家長,翹首以盼幼兒園的鐵門快打開。這所幼兒園小班下午5點放學,中班下午5:10放學,大班下午5:20放學,園里200多個小朋友的家長幾乎每天都準時來接娃。
一位接孩子的爺爺說,這所幼兒園放學后開設了興趣班,報名參加興趣班活動的孩子傍晚6點放學。因此,有些家長怕趕不及來接孩子,就給娃娃報了幾個興趣班,這樣每天都可以晚放學一個小時,雙職工家長下班可以不這么趕。
聲音彈性放學會不會增加孩子的負擔?
記者從主城多所小學了解到,小學生的放學時間基本集中在15:00至16:20,有些學校不同年級放學時間有差異,但間隔時間也只有10分鐘。
對于彈性放學,家長們大都舉雙手贊成。“孩子每天4點放學,我5點半下班,接孩子一直是頭疼的問題。”孫女士說,她只能把兒子送到社會上的托管班,一個月600元,帶著做點作業。“也不要求什么效果,只要幫忙看住孩子就行。”孫女士認為,如果學校實施“彈性放學”,孩子就不用折騰了,另外有老師看著,肯定比社會上的托管班安全。
何女士和丈夫都在渝中區的事業單位上班,孩子現在還在上幼兒園,但考慮到孩子上小學后的接送問題,他們一咬牙買了一套學區房。“買這套房子,最主要的考慮就是離單位近,離學校也近。”何女士說,這樣下午孩子放學時,她和老公可以溜出去一會接孩子,然后直接帶到單位。
相對家長們毫不猶豫的贊成,老師則直言壓力很大。“雖說學生們每天15:30就放學,但老師課后還有備課、批改作業、教研活動。時間緊、任務重,本來就精力有限,如果再延長教學時間,實在吃不消。
“再說老師也有家庭和孩子。”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師稱,“彈性放學”不僅增加了老師的工作強度,學校也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在保證正常教學的基礎上,還要保證在“彈性放學”期間學生的人身安全,無形中延長了學校安全責任期限。
2007年,《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通知》中明確規定,要嚴格控制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小學不超過6小時。有學校校長表示,根據這個規定,如果“彈性”了,會不會增加孩子的負擔?即使學生下午5點放學,依然會有部分家長存在接送難問題。
下午3點半就放學誰管孩子?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
實行彈性放學時間
“很多小學、幼兒園下午3點半就放學了,家長還沒下班就得去接孩子。”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新能源電力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劉吉臻在7日下午舉行的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教育界別聯組會議上,直接把問題拋給了在場的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教育部門在制定政策時,是否考慮過這會給孩子家長帶來多大的不便和困難?”
“學校很多青年教職工強烈希望我就小學和幼兒園教育的作息時間問題做提案。”劉吉臻的科研團隊里,有年輕父母“每天到下午三四點鐘,即使有重要活動也坐不住了,因為他們想著趕緊去接孩子”。
也有家長選擇出錢孩子放學后托管給培訓機構。“這些社會托管性機構,缺乏有效管理,辦學條件和收費標準五花八門。家長錢沒少花,往往并不滿意。”劉吉臻說,“結果是學校減了負,家長增了負,孩子沒減負。”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細看了下這個文件,并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劉吉臻接著問,雖有提倡,但中小學搞課后服務有沒有積極性?他們的經費從哪里來?什么叫嚴禁以課后服務名義亂收費?
“基礎教育階段放學早,確實是讓家長非常揪心、撓頭的事。”陳寶生說,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教育部希望有條件的地方開展試點,探索適合本地的解決方式,“這是地方政府的職責,教育部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基本思路是實行彈性放學時間。”
針對劉吉臻委員提出的關于課后服務問題,陳寶生說,一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財政補貼”等方式給開展課后服務的學校適當補助;二是學校和家長建立談判機制,適當收取一些費用;三是不要把這段時間又變成上課時間,防止將課后服務變為集體教學或“補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