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深入貫徹落實*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工程的意見》和教育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精神,推進中華文化本根教育有效實施,國際儒學聯合會宣傳出版委員會、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國學教育研究中心等日前在大連金石灘實驗學校聯合舉辦“第三屆中華文化本根教育論壇暨第三屆‘4?21’宇宙關懷課程開發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韓國、南非、中國臺灣和大陸的專家學者,以及北京、山東、遼寧、內蒙古等省份聯盟校代表,圍繞國學經典與中華文化本根教育進行了研討交流。
“索道于當世者,莫良于典。”中華文化經典蘊涵著圣賢之道和豐富的價值資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當代教育之根,中華經典是當代教育之本,圣賢之道是當代教育之魂。北京師范大學郭齊家教授以“經典文化與本根教育”為題作了主旨演講,針對“本根剝喪”而“神氣旁皇”的現狀,深刻闡述了中華經典對實施本根教育的重要意義;通過豐富多樣的案例,充分論證了以儒家文化為底色的中華經典文化是形塑中國人心理和行為的重要精神資源;主張把經典“嵌在學生的腦子里,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圣希天,賢希圣,士希賢。”“士”應當把成圣成賢作為終身希求的理想。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臺灣師范大學教授朱榮智在“兩岸視野下的中華文化本根教育”的主旨演講中,系統介紹了臺灣地區的中華文化課程設置體系、課時安排、教學目標,為與會者打開了中華文化本根教育的新視野;強調兩岸學人應共同擔當中華文化傳承的使命,培育有根有魂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