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牛了,真了不起!”日前在陜西省禮泉縣舉行的咸陽市職業教育活動周現場,一輛學生自制的“跑車”搶盡風頭,引得不少年輕人躍躍欲試。“跑車”的設計者蒙超是彬縣職教中心機電專業二年級學生。
在一個多月內,這個16歲少年用廢舊零件、鋼管等,設計、組裝、焊接了這輛時速可達100公里的“跑車”。此前,他用11天時間制作了一輛時速40公里的“汽車”。“學校專門設立了‘創新獎’,配備輔導教師,鼓勵學生奇思妙想,大膽動手實踐。”彬縣職教中心校長王銀亮說,去年學校投入了480萬元用于實訓室建設,今年計劃再投入400萬元。
“貼近市場設專業,按照崗位設課程。”近年來,咸寧市秦都區職教中心先后依托秦都區汽車產業園、灃西新城國家級信息產業園,開辦了汽車類、信息技術服務類等專業,大力推進產教融合、工學結合,3年來在校生人數翻了兩番,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8%以上,對口就業率超過95%。
“我們村有個男娃就上的這個信息技術服務專業,畢業沒兩年當上了業務經理,聽說現在每月能掙近萬元。我姑娘今年初三了,想提前了解一下。”秦都區職教中心展臺前圍滿了前來咨詢的群眾,家住禮泉縣的趙大叔指著招生簡章,細細詢問著工作人員。
“近期有沒有針對農村淘寶合伙人的培訓,大概在什么時間?”不一會,禮泉縣職教中心教師已接待了好幾個前來詢問技能培訓的青年農民。該縣整合教育培訓資源,構建“大職教”格局,每年投入約1200萬元,建立涵蓋200多名專家、學者的名師庫,年均培訓3.7萬人次,深受農民歡迎。
近年來,咸陽市把加快發展職業教育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緊扣體系建設、資源整合和督導考核,全市職業教育持續向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