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稅收合作促進經貿暢通
5月14日下午,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參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推動貿易暢通”平行主題會議,并作了題為“深化稅收合作,促進經貿暢通”的發言。他強調,“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要深化稅收合作,促進經貿暢通,努力消除稅收壁壘,有效降低稅收負擔,共同提升稅收治理能力,進一步服務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王軍指出,四年來的實踐和今天上午會議的盛況表明:*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是在建設一條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稅收制度雖然是一個國家法律、政治、經濟、文化、管理、歷史的綜合體現,但是增進其共通性、減少差異性、尋求趨同性、化解矛盾性,是國際稅改和經濟全球化的大勢所趨。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深入推進,稅收環境越來越成為沿線經貿環境的重要體現,稅收便利越來越成為經貿便利的重要保障,稅收合作也越來越成為經貿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王軍強調,深化稅收合作,建立各國共同遵循的稅收規則與指引,有利于消除稅收壁壘和國際重復征稅,優化生產要素跨境配置,以稅收上的共同遵循擴大“一帶一路”經貿交往的共同利益;深化稅收合作,建立有效的國際稅收爭議解決機制,有利于尋求維護國家稅收權益和保護投資者利益的最佳結合點,以稅收上的平等磋商促進“一帶一路”經貿交往中的公平競爭;深化稅收合作,建立跨境稅收服務咨詢和征管協作機制,有利于提高稅收透明度,促進跨境貿易和投資合規經營,以稅收上的確定性增進“一帶一路”經貿交往中投資者信心。
王軍表示,合作則兩利,合作則共贏。200多年前,亞當•斯密揭示的市場經濟利己與利他相統一的邏輯及其所體現的合作精神,應在全球化背景下國與國之間的經貿往來和稅收合作中得到遵循和光大?上驳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隨著經貿交往的推進,稅收合作也得到深化和拓展,相互間簽署了大量稅收協定,奠定了稅收合作的法律基礎。中國稅務部門也按照*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深化與沿線各國的稅收合作。比如,中國簽署的106個稅收協定覆蓋大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2015年推出了服務“一帶一路”建設10項稅收措施,最近又拓展了國別稅收咨詢等8個方面服務舉措,發布40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稅收指南;開始向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在內的國家和國際組織派駐稅務官員;在揚州建立了首個位于非OECD國家的OECD多邊稅務中心,為“一帶一路”沿線發展中國家近300名稅務官員舉辦了14期稅務研修班,等等。
王軍強調,“一帶一路”建設是沿線各國共享發展成果的紐帶,深化稅收合作是持續高效推進沿線經貿暢通的橋梁;“一帶一路”建設越深入,稅收合作就需要越深化,作用也會越重要,期望稅收合作能成為“海上的船”“路上的車”“經貿的橋”。為進一步發揮稅收合作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王軍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完善國內稅制,著力消除稅收壁壘。大家應本著互利共贏的原則,盡量發揮稅收制度正向外溢效應,控制其負面外溢效應,按照G20“實施增長友好型稅收政策” 的倡議,順應國際稅改趨勢,進一步增強稅收中性與透明度,避免對跨境經貿活動造成扭曲,為持續、平衡、包容性增長營造良好的稅收環境。
二是加強雙邊合作,有效降低稅收負擔。稅收協定是促進跨國經貿活動平等互利的稅收國際法保障。各國應加快相互之間稅收協定談簽與完善,進一步簡化協定執行程序,提高協定執行水平,并完善稅收爭端解決機制,有效降低跨境投資者稅收負擔。
三是深化多邊合作,共同提升稅收治理能力。中國在提升征管能力和納稅服務水平方面曾得到國際社會的熱情幫助,今后將樂意為幫助其他國家作出更大努力。同時,真誠希望與各國一道,努力構建“一帶一路”稅收合作長效機制,研究建立沿線國家稅務局長會晤與溝通平臺,促進稅收政策協調及征管多邊合作,更好地發揮稅收促進全球經濟治理的作用。
“推動貿易暢通”會議是5月14日在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1+6”高級別會議項下的一場平行主題會議,由我國商務部主辦,科技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質檢總局、貿促會等部門協辦,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部分國家及國際組織與會嘉賓分別作了發言,并圍繞促進貿易便利化、振興相互投資、貿易與可持續發展議題進行了互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