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之中,老師們撐起雨傘排成一排,為學生們構筑了一條沒有風雨的百米長人墻,護送學生回寢室。這感人的一幕就發生在成都航空旅游職業學校里,老師們的舉動獲得了學生和家長的好評,網友們紛紛留言為愛心點贊。(8月27日四川新聞網)
不過,有評論認為,老師們撐起雨傘構筑百米人墻,很容易引導學生形成一種“我們比老師更值得愛護”的錯誤認知,使他們的自我定位產生偏差。這種觀念一旦固化到學生的心里,自然可能讓他們變得冷漠自私。反之,讓學生們淋淋雨,對他們的健康不會有什么大的損害,還能讓他們懂得“未雨綢繆”,學會對自己負責。
這種臆測貌似有理,其實有以己度人之嫌,恐怕也不符合人類心理規律。中國有句俗話,“人心都是肉長的,人心都是人心換來的”。西哲也有云,“無論何事,你們愿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客觀地看,絕大部分的人類個體都遵循著這樣的為人處世原則行走在天地間。因此,難以想象,當一個個青少年學子走過這百米人墻,接受老師和同學為其撐起雨傘的服務時,有幾個人會產生“我們比老師更值得愛護”的錯誤認知或者無動于衷、心如止水?
當學生們在暴雨中走過由老師和同學們撐起雨傘組成的百米人墻時,他們會深切地感受到世上有情、人間有愛。報道也指出,對突然出現在校園中的暖心舉動,同學們非常感動。一些有傘的同學還主動加入進來,一起為沒有傘的同學撐傘。
至于評論中指出的“讓學生們淋淋雨,對他們的健康不會有什么大的損害,還能讓他們懂得‘未雨綢繆’,學會對自己負責”,也有點兒“站著說話不腰疼”之感。如果是一般的小雨乃至中雨,淋一淋或許對人的健康不會有大的損害,但如果是暴雨,莫說是發育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學子尤其是體質較弱的女生,就是對于身強體壯的青壯年,恐怕也不能排除會淋出個傷風感冒甚至重感冒。怎么能用輕描淡寫的一句“讓學生們淋淋雨,對他們的健康不會有什么大的損害”來妄加評論?
如果說上述報道有什么值得懷疑的話,或許應該是該校搭建“最美人墻”是不是經過策劃的一時之舉。如果是,這或有廣告宣傳乃至“作秀”之嫌。但換個角度來看,即便主觀上可能有這種“私心”,客觀上也已經起到了傳播善行義舉、教育和感化人心的積極作用。當然,最好是學校的這種愛生之舉能夠形成常態化。
總之,學校在暴雨中構筑百米人墻之舉,在我看來是積極的善舉。從教育的角度而言,身教勝于言傳。老師在撐起雨傘的同時也給學生的健康前行撐起了一片友愛的天空,他們已經在用無聲的行動讓學生感受到暴雨中的默默溫情,從而激起其心中愛的漣漪,或者在其心田播下守望相助的善的種子。或許,這就能促使其在將來某一天,將這種愛心善舉傳遞下去,讓友愛之花更加鮮艷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