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開學,校園安全問題也隨之而來。綜觀當前學校安全教育,可以概括為“高度重視、投入不足、實效性差”。
高度重視。從教育行政領導到校長再到每個教師都能認識到學生安全問題的重要性。可以說,“安全是紅線,碰不得”的意識扎根于每個教育人的心中。
投入不足。一是指學校的安保力量不足。當前,大多數學校配備了保安。但事實上,這些保安由于年齡偏大、體能下降,根本難以勝任保安工作,而且學校保安人員從數量配備上也難以保障師生安全,每到關鍵時期不得不抽調教師參與保安工作。
二是指學校安全教育課程上的投入不足。盡管學校開設了安全教育課程,但實際上安全教育課程多數由主課教師兼任,學校多數騰不出人手來專門研究安全問題和教授安全課程。
實效性差。編教材、貼宣傳畫、辦講座和開課程這些都是安全教育的常規套路,但收到的實效有多少呢?以張貼宣傳畫為例,有人統計過有多少人看宣傳畫,又有多少人把認同轉化成了自覺行為嗎?沒有調查,所謂的效果只能是臆測。這種大水漫灌式的宣傳,對孩子的安全教育起實際效果。
改進中小學安全教育,一是要加強人員的投入。
人員的投入包括三個方面:安保人員的投入、專職教學人員的編制投入、區域安全巡視專員的投入。曾有專家建議,學樣安保人員的配置應該建立數量標準。如200人以下的學校要配備2名專職保安人員,200-1000人的學校要配備4-5名專職安保人員。同時,安保人員的質量也必須建立起相應的標準。那種“爺爺”門衛不能再委以重任了,他們基本已無力承擔起保衛師生安全的職責,尤其是在女教師多而且防衛能力差的中小學。
安全教育走進了中小學課堂,但學校有安全教育的專職教師嗎?就筆者目之所及,還沒有哪個學校有專職的安全教育教師。安全教育既然作為一門課程,就必須要有專業的人員從事教學及研究工作。現實中的安全教育課程管之所以作為“副科”,根本原因還在于編制不足。所以,人事部門在核定編制時就必須考慮學校安全教育課程的需要。
從學校層面來看,盡管每所學校都有分管安全工作的領導,也成立了安全工作專班。但是成員有多少是經過專業培訓的?因為缺乏專業知識作后盾,在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就不可能保障人員安全。緩解之計在于設置區域安全巡視專員,定期對學校的安全工作進行巡視、指導、督查。“專”不僅指“專門”,還指“專業”。
改進中小學安全教育,二是要改變安全教育教學的現狀。
安全教育已經作為一門課程走進了課堂,但現狀卻不容樂觀。安全教育不僅要入眼、入口,還要入心、入腦。在很多安全教育課上,教師讓學生讀讀書、看看視頻就完事了。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脫節,形式枯燥單一。
解決之道,一是改變學生獲取安全知識只是被告“應該”“禁止”的單向傳播,選擇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素材,想辦法讓孩子們多參與討論,多角度思考。二是安全教育的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運用發生在學生身上或身邊的鮮活素材,或者優選網絡媒體所提供的素材進行教學。
改進中小學安全教育,應把家長作為安全教育的重要成對象。從經驗上來說,安全事故的高發時段恰好是周末和寒暑假期間。家長的安全意識不強、安全知識不夠,存在僥幸心理等是發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對此,學校應該做好如下工作:一是在家校開家長會時,把普及安全知識、增強安全意識作為宣講的重要內容;二是加強法制宣傳,強調監護人的責任;三是平時多注意收集學校周邊地區所發生的傷害事件,結合案例宣講,效果會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