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凝白,秋水老。今天,在這個暑熱漸消、秋色漸濃的日子里,在北京四季最美的午后陽光里,在第33個教師節即將到來之際,*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特意來到首都師范大學,看望問候師生,并與2017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和優秀教師代表座談。
2009年11月,時任國務委員的劉延東曾來到首都師范大學調研并看望師生。對這所建校63年、以“為學為師、求實求新”的精神培養了20余萬名各級各類教師的學府,劉延東十分熟悉。
“首都師范大學深入學關于教師隊伍建設的系列講話精神,在涵蓋了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師范教育中,扎實推進教師教育綜合改革,深入研究教育教學規律,取得了一些探索經驗。”劉延東深有感觸地說,師范高校最根本的任務是研究教育教學規律,培養優秀師資,服務教育現代化。要找準短板,在教師教育綜合改革中深化改革、把握規律,真正實現*對“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的要求,培養出有*的*優秀教師隊伍。
隨后,在參觀學校創新創業成果展、觀摩師范生培養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劉延東時而悉心傾聽,時而細心詢問。在“農村校長助力工程(2017)”校長培訓班的課堂上,見到來自偏遠地區農村學校的參訓校長們,劉延東格外親切,一邊和校長們握手問候,一邊詢問來自哪里、培訓情況如何。當得知這些農村校長將在北京參加為期近一個月的培訓后,劉延東欣慰地說:“這是難得的機會!希望大家珍惜機會,做一顆傳播知識的種子,回到家鄉傳播知識,做‘四有’好老師,做好青少年的四個引路人,為*建設,為小康社會建設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向你們也請你們代為轉達對學校教師的節日問候!”
“當教師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但同時教書育人的責任很大,要依靠教師的不斷學習。只要一息尚存,只要還能工作,我就會為教育貢獻自己的力量!”在以“迎接黨的十九大、做好學生引路人”為主題的座談會上,2017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從教58年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錢易滿懷深情地說。
以校為家、竭盡全力為學生發展提供個性化舞臺的2017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江蘇省天一中學教師沈茂德說,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追求卓越應當成為教師的一種職業習慣。
扎根海島職教一線28年、培養出一批批“藍金領”的2017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浙江省舟山職業技術學校教師張賽芬說,學生具備創造幸福能力的時候,就是她倍感欣慰和幸福的時候。
帶著理想和信仰普及學前教育的2017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巴楚縣多來提巴格鄉幼兒園園長艾米拉古麗?阿不都的心中有一個夢想,就是打造有質量保證、教師舒心、家長放心、幼兒健康的特色農村雙語幼兒園。
從一名剛剛畢業留校的年輕教師,到有機會參與中央16號文件和思想政治理論課05方案的起草、參與中央“馬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的編寫,全國優秀教師、中國人民大學思政課教師王易說,思政課教師要深耕教材、創新內容、講清理論、投入情感,真正提高思政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工作和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卓越的成績,離不開廣大人民教師對教育的忠誠投入、執著奉獻,無論哪一類教育,無論身處城鄉的哪一所學校,廣大教師都對教育工作滿腔熱情,對學生的成長傾注智慧,取得了無愧于人民的光輝業績。黨和人民感謝你們!”劉延東滿懷深情地說,*、國務院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高度重視教師的獨特地位和作用,希望廣大教師立足崗位、昂揚奮進、努力探索,傳播知識、思想、真理,為學生塑造靈魂、精神、心靈,真正做好學生成長成才路上的引路人。
面對這些或白發蒼蒼或青春洋溢的教育戰線“最可愛的人”,劉延東似乎有說不完的肺腑之言、訴不完的深情厚誼。天色漸暗,一抹斜陽照進來,照進首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張策的心中。“從小我就向往做一名教師,在學校的學習生活,在新疆一年的支教生活,讓我感受到一名師范生的責任與使命。作為一名未來的人民教師,我正在準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