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高校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全面就業,是教育阻止貧困代際傳遞的最關鍵環節和有效舉措,也是推進教育精準扶貧脫貧的底線要求和剛性任務。按照陜西省委、省政府脫貧整改的部署要求,陜西省教育廳把促進建檔立卡戶畢業生全面就業作為教育精準扶貧的重中之重,突出“五精準”舉措,綜合施策、抓細抓實,最終實現初次就業率達98.4%,高出全省高校畢業生平均就業率10個百分點,力爭年底實現100%就業。
精準指導、形成合力。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先后下發《關于做好2017屆高校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就業幫扶工作的通知》和《2017年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就業幫扶工作實施方案》,明確要求高校把確保建檔立卡戶畢業生就業作為一項硬任務,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建立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主抓,就業部門牽頭,學工、教務、資助等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完善學校、部門、院系、輔導員、班主任及就業指導教師多渠道幫扶的工作責任制,逐層逐人明確目標任務,強化責任落實,形成推動工作的合力。近半年來,省教育廳先后三次召開推進高校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座談會,分析問題,對癥下藥。同時,把確保建檔立卡戶畢業生充分就業列入對高校的年度考核體系,作為追趕超越綜合評價的重要指標,確保各項要求舉措落到實處。
精準識別、有的放矢。各高校從既“精”又“準”兩方面入手,通過深入調查、比對數據等環節,認真做好建檔立卡戶畢業生的摸底統計和核實工作,建立建檔立卡戶畢業生數據庫,從基本情況、學業情況、就業意向、就業進展、幫扶措施等方面,為每一名建檔立卡戶畢業生形成精準臺賬,針對不同就業問題,有針對性地制定個性化指導和幫扶舉措,實現分類指導、動態管理,做到底數清、責任清、對策清,為精準施策、幫扶打好基礎。經全面梳理摸排,2017年全省高校共有建檔立卡戶畢業生17691名。在今年的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證報到辦理中,對高校建檔立卡戶畢業生就業情況作了全面核查和隨機電話抽查,共有17409人順利實現就業,初次就業率達98.4%。
精準發力、狠抓落實。針對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就業壓力大、渠道窄、信心不足、信息不暢等特點,統籌用好各項政策,充分動員各方力量,通過做實做細“建立一份全過程就業檔案、開展一次個性化指導服務、提供一個針對性崗位優先推薦、參加一項實用型技能輔導培訓”等精準舉措,廣泛推廣“一生一策、一生一崗、一生一課”等成功經驗。綜合利用就業網、手機短信、就業APP、微信等信息化手段和新媒體平臺,建立供需精準對接服務平臺,向就業困難群體畢業生送政策、送崗位、送培訓,全員參與、千方百計確保實現建檔立卡戶畢業生充分就業的目標。
精準幫扶、立體覆蓋。廣泛建立“一對一”“一對多”幫扶機制,并為每一名建檔立卡戶畢業生建立幫扶臺賬,完善幫扶內容,發放幫扶聯系卡,采取有效的精準幫扶措施,使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能“有業就,就好業”。把建檔立卡戶畢業生作為重點幫扶資助對象,會同省扶貧辦、人社廳等部門,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和高校校園招聘補貼、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一次性求職補貼、畢業生就業見習補貼等就業幫扶專項補貼政策進行無縫對接,對建檔立卡戶畢業生開展全方位、立體式資助,確保他們及時享受到各類資助政策。目前,落實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每人每學年6000元的助學金政策,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求職補貼政策,提供5000個主要用于建檔立卡戶畢業生在高校內的見習崗位,共發放見習補貼2200萬元,校園招聘財政補貼975萬元,求職創業補貼2753萬元。各高校還通過發放求職交通補貼等多項措施,幫扶建檔立卡戶畢業生就業。
精準跟進、一個不落。對少數離校暫未就業的建檔立卡戶畢業生,會同省人社廳及時做好畢業生離校前后的就業信息銜接工作,詳細掌握就業意愿、求職區域、存在困難等信息,完善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數據庫,建立專門臺賬,指定專人負責,持續精準跟進,提供“一對一”指導和幫扶。將有就業意向的畢業生全部納入公共就業人才服務范圍,對因考研、征兵、參加基層服務項目等各種原因暫時沒有就業的畢業生及時提供有效服務。對已就業的建檔立卡戶畢業生,加強就業情況跟蹤,做好就業復查,及時掌握就業穩定性,并及時更新就業信息,有針對性地做好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