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主辦,清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國家標準框架下的智慧教育應用生態建設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上提出國家智慧教育標準框架出臺,并宣布同方智慧教育產業聯盟成立。
“智慧教育首先服務學校應用,以切實解決教育教學問題,切實服務深化教育改革,利用最優技術,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并且幫助推進教育公平,提升教學質量。”中央電教館館長王珠珠在研討會上說。
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技術標準委員會專家委員丁泉龍博士指出:“智慧校園標準架構為:在頂層設計充分系統融合思路下,在基礎設施及核心引擎支撐下,在泛物聯感知基礎上,由智慧管理,智慧環境,智慧服務和智慧資源四大平臺以及大數據應用組成的總體架構。以人為本,符合學校特色,遵從國家信息標準,基于SaaS、PaaS、IaaS架構基礎!
據了解,在2014年底、2015年初的時候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標準委員委、全國信息化標準委員會,以及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就已經在醞釀、設立《智慧校園總體框架》標準,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現已制定完畢,參與單位有學校的專家,有教育信息化的企業專家等。該標準是由智慧校園的總體架構和系統組成,包括智慧校園應用整體規劃、設計、開發、建設、運行和維護,是一個建設智慧校園的參照。
據介紹,智慧校園建設需要能夠把所涉及的系統打通,并重點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需要有泛在的網絡教學環境,可以存儲所有的有效數據。第二,建立方便周到的智慧生活,給每個學生、每個在智慧校園生活的人帶來便利。第三,智慧校園為教育教學服務,能夠適應靈活自主的各種教學模式。第四,有一個透明高效的云平臺,提高學校的管理服務,包括協同辦公、教務管理、教學資產等。第五,有豐富實用的云端教育資源,各個層級的區域和學校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搭建資源平臺。(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