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獲獎名單
“首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優秀獎”獲獎單位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教育局:建立學校民主管理委員會制度
湖南省汨羅市:區域性整體推進素質教育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構建現代民族教育體系
天津市南開區教育局:優質教育行動計劃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教育局:以校為本城鄉聯動區域推進新課程改革
江蘇省教育廳:推進區域教育現代化
重慶市教委:統籌城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
陜西省西安市教育局:教育管理機制創新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區教育局:梯級名師培養工程
浙江省溫州市教育局:推進民辦教育四大區域模式
“首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管理貢獻獎”獲獎者
田征陜西省西安市教育局職成處副處長
姚宏昌浙江省衢州市教育局局長
曾令格廣東省深圳南山區教育局局長
彭智勇重慶市教委主任
丁希輝山東省濰坊市高新區文化教育局局長
鄭映通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教育局局長
鐘以俊廣東省珠海市教育局局長
徐劍波山東省青島市教育局局長
雷福民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教育局局長
楊志成天津市南開區教育局局長
紀清淵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教育文體局局長
張軍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教育局局長
張洪生山東省東營市教育局局長
張曉冰湖北省監利縣教育局局長
周光榮四川省成都市教育局局長
章海飆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教育局局長
魯茸云南省迪慶州德欽縣教育局局長
蘇長富吉林省長春汽車產業開發區教育局局長
曾憲鋒江西省吉安縣教育局局長
潘滿庫山西省晉城市教育局局長
“首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優秀校長獎”獲獎者
劉暢北京市中關村第一小學校長
楊素珍山西大學附屬中學校長
宋戈吉林省第二實驗學校校長
張幼齡四川省成都市文翁實驗小學校長
張項理江西省武寧私立寧達中學校長
范愛萍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職業學校校長
金明華云南省昆明高新一小校長
陶月梅浙江紹興魯迅小學校長
王軍江蘇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學校長
鄧凡用廣東省惠州市實驗中學校長
邊團結陜西師范大學附中校長
劉群英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第一小學校長
李慶平山東省諸城實驗中學校長
李慧軍河南省濮陽市實驗小學校長
吳榜明青海省格爾木市一中校長
張璧宏河南省焦作市許衡中學校長
胡曉華浙江省湖州十二中校長
高云洪河北省邢臺市第三中學校長
唐洪波湖南省常德市第二中學校長
黃敏湖北省武漢實驗外國語學校小學部校長
商國策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突泉一中校長
潘懷林天津市塘沽區第十五中學校長
趙福慶山東省萊州市雙語學校校長
鄧慶寧廣東省惠州商業學校校長
馬向陽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學校長
魯善坤重慶一中校長
王俊江蘇省宜興市實驗中學校長
劉振昆云南省昆明第十中學校長
周山豹山西省長治五礦中學校長
趙翠娟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馬路小學校長
“首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優秀教師獎”獲獎者
傅玲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學教師
劉嘉陵電子科技大學附屬實驗小學教師
江紅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六十九中學英語教研組組長
閆存林北京市十一學校教師
笪尚花江蘇省淮陰師院第一附屬小學品德特級教師
潘森云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竹山中學教師
宋明泉四川省雙流縣中和中學教師
李蘭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小學教師
趙憲宇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教育局教學研究室主任
趙虹山西通寶育杰學校教師
楊克順河南省項城市教師進修學校教師
周慧浙江省杭州市青春中學教師
高子陽江蘇省昆山市玉峰實驗學校教師
常紅杰山西省臨汾市第一中學教師
黃春燕浙江省義烏市繡湖中學教務處主任
黃耀國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學教師
喻有朝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唐徠回民中學教師
謝彥重慶市九龍坡區含谷小學教師
魯家寶河南省羅山縣教育體育局教學研究室教研員
靳建設甘肅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副所長
網址:http://www.jyb.cn/chuangxin/banjiang/cs.html#2
第二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獎名單
第二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特別獎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社會大課堂資源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
上海市教育督導事務中心:教育行政執法體制與機制創新
江蘇省教育廳: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
山東省教育廳:中小學教師全員遠程研修
湖南省教育廳:對縣級人民政府職業教育工作督導評估制度
遼寧省鐵嶺市人民政府:教育多元投入體系
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民族教育發展工程
山西省太原市教育局:“百校興學”工程
湖北省教育廳: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機制創新
陜西省教育廳:學前教育管理模式創新
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職教攻堅
四川省成都市教育局:災后教育重建的成都方法
北京市基礎教育課程教材改革實驗工作領導小組:翱翔計劃
浙江省寧波市教育局:構建服務型職業教育體系
安徽省教育廳:構建有安徽特色的應用型高等教育體系
湖北省天門市人民政府:農村教師隊伍建設
上海市長寧區教育局:區域項目化推進素質教育
山東省濰坊市教育局: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
廣東省深圳市教育局:創新辦學理念
云南省開遠市人民政府:統籌城鄉教育改革與發展
第二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優秀獎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構建全民終身學習平臺
山東省教育廳:中小學家長委員會建設管理工作研究探索
湖北省教育廳:高等教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和優質資源共享改革創新
湖南省教育廳:職業院校學生專業技能抽查制度
陜西省教育廳:學校發展水平督導評估316工程
甘肅省教育廳:普通高等教育對口招收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招生考試制度改革
山西省絳縣教育局:發現感動創造感動
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教育局:“以賽代訓”教師培訓新方式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教育局:以創新促改革深入實施素質教育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教育局:改革促發展創新樹品牌
上海市普陀區教育局:“圈鏈點”戰略促進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上海市楊浦區教育局:中小學與高校聯動機制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教育局:實施“312”教育均衡發展工程
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教育局:以均衡促發展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教育局:以研究性學習推進輕負優質教育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教育局:區域推進學校文化品牌建設的戰略構思與實踐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教育局: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零障礙入學
安徽省石臺縣教育和體育局:農村教師周轉房建設工程
江西省南昌市教育局:政府主導扶持特殊教育事業發展
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教育局:“城鄉學校教育聯盟”的創新實踐
山東省五蓮縣人民政府:經濟欠發達地區發展優質教育探索
山東省文登市教育局:“開門納諫”辦教育
湖南省長沙市教育局:政府統籌建設長沙職業教育基地
廣西柳州市教育局:幸福教育
廣西玉林市玉州區教育局:“毓秀”工程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教育局:中小學“體育、藝術、生活技能211”項目
四川省蒲江縣教育局:“四位一體”現代田園教育模式
云南省昆明市教育局:標準化項目學校建設
云南省臨滄市教育局:校安工程代建制
云南省楚雄州職教園區管委會:職教園區建設
第二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管理貢獻獎
李澤亞,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教育局
陸世德,吉林省撫松縣教育局
陳國陽,浙江省紹興市教育局
曾廣?,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教育局
臧鐵軍,北京教育考試院
鮑寅初,江蘇省蘇州市教育局
常生龍,上海市虹口區教育局
劉憲,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教育局
龔春燕,重慶市教育評估院
李能,云南省楚雄州教育局
第二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管理優秀獎
茅紅美,上海市盧灣區早期教育指導服務中心
趙學勤,北京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所
潘國英,山東省臨邑縣教育局
宋棟,云南省昆明市教育局
王興文,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教育局
龍志凡,湖北省崇陽縣教育局
付社亮,山西省晉城市教育局教研室
張佩芳,江西省靖安縣教育局
周奎齊,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教育局
第二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杰出校長獎(20名)
王冀敏,江蘇省江陰市華士實驗小學
呂靜鋒,廣東省深圳市第二職業學校
劉暢,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一小學
米中元,陜西省商洛市小學
張震,河南機電學校
趙萍,新疆烏魯木齊市第八中學
王品木,山東省實驗中學
盧鵬程,浙江省寧波市鄞州職業教育中心學校
劉長鎖,河北省唐山一中
王春秋,廣西柳州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
吳裕民,山西省太原市綜合高級中學
祝郁,上海市嘉定區迎園中學
劉長銘,北京市第四中學
楊紅武,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允景洪小學
崔學鴻,廣東省深圳市育才教育集團四小
梁杰,安徽省泗縣第二中學
王建明,安徽省合肥八中
康永邦,電子科技大學附屬實驗小學
吳國平,浙江省鎮海中學
趙桂霞,山東省濰坊廣文中學
第二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優秀校長獎
袁良平,深圳市羅湖外語學校
張德慶,北京市陳經綸中學
張克強,陜西省西安中學
趙勇,山東大學附屬中學
翟京華,北京市育民小學
郭紀標,上海市閔行區航華二中
丁國君,吉林省長春市南關區西五小學
萬玉霞,湖北省武漢市常青實驗小學
王平,遼寧省大連市女子中等職業技術專業學校
王雙榮,甘肅省平涼信息工程學校
王可正,山東省菏澤第一中學
甘中南,湖北省武漢市陸家街中學
石磊,海南省三亞技工學校
朱萬喜,江蘇省丹陽市第六中學
朱時宏,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實驗中學
孫文平,大連市輕工業學校
孫幼麗,上海市虹口區麗英小學
孫先亮,山東省青島第二中學
孫定國,新疆克拉瑪依市第九中學
李升勇,山東省樂陵市實驗小學
李白燕,廣西桂林市育才小學
李艷芹,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海縣幼兒園
楊曉云,西北大學附屬中學
何兆述,湖南省永州工貿學校
張大銀,安徽省滁州市第二中學
張毅生,海南省經濟技術學校
陳鳴,貴州省建設學校
賁志宇,遼寧省沈陽現代制造服務學校
高志剛,浙江省杭州市中策職業學校
彭烈宏,湖北省潛江市園林第三小學
第二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先鋒教師獎
桂賢娣,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鐘家村小學
王晶華,山東省章丘市第四中學
方小培,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學
閆文斌,陜西省渭南市瑞泉中學
李杰,山西省太原第五中學校
時俊卿,北京教育學院
沈文華,上海巨鹿路第一小學
曹澤光,貴州省教育科學研究所
袁新宏,湖北省枝江一中
陶昌宏,北京教科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
第二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優秀教師獎
王岱,山東省實驗中學
張永輝,上海市建筑工程學校
林偉,廣東省深圳市第二實驗學校
徐萍、楊黎蘭,上海市三女中
閻衡秋,上海市復旦附中
萬亞輝,湖北省咸寧市通山縣洪港中學
王先云,海南省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學
馮雪紅,陜西省戶縣紙房學校
朱良才,山東省巨野縣大義鎮中心小學
劉建宇,山東省臨沂市第二十中學
紀明耀,陜西省咸陽市實驗小學
李雪霞,河北省石家莊市行唐縣第五中學
楊來軍,安徽省滁州市第三中學
吳征輝,安徽省蚌埠三中
汪勝國,浙江省寧波市鄞州職業高中
苗蔚林,江蘇省東海縣溫泉中學
趙清波,湖北省黃石有色一中
欒娜,遼寧省本溪市溪湖區三和小學
常麗華,山東省淄博市臨淄金茵小學
魏香三,安徽省蒙城縣第二中學
網址:http://jyb.cn/china/gnxw/201111/t20111115_463705.html
第三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推選活動名單
第三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特別獎
山西省晉中市教育局:促進教育均衡的“晉中模式”
遼寧省大連市西崗區教育局:推行“片區+校群”模式實現小班化全覆蓋
北京教育學會:0?6歲兒童社區早期教育服務和指導
湖北省教育廳:“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活動
山東省濰坊市政府:“四位一體”素質教育推進機制
安徽省教育廳:“三個一樣”隨遷子女受教育權保障機制
江西省新余市政府:打造江西職業教育新高地
上海市教委:義務教育階段綠色指標監測
廣東省教育廳、財政廳:財政教育專項資金競爭性分配改革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碩士層次“雙師型”職教師資培養模式改革
南開大學:公能南開打造“知中國服務中國”智庫群
貴州省教育廳:中小學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
重慶市南岸區教委:推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政府:“三化聯動”撐起“學有良教”發展模式
福建省教育廳:閩臺高校教育交流合作新模式
天津市教委:建立相對獨立的教育督導機構
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任務驅動教學方法
江蘇省蘇州市教育局:服務型管理推動教育轉型發展
江蘇省鹽城市教育局: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
湖南省株洲市教育局: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與管理
第三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優秀獎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實踐
河北省石家莊市教育局:教育移民扶貧工程
遼寧省鐵嶺市政府:政府主導農村教育發展戰略
吉林省通榆縣教育局:城鄉聯動強化農村學校吸引力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教育局:“臺賬制”構建學校安全新屏障
上海市虹口區教育局:“電子書包”促進學習方式變革
上海市閔行區教育局:智慧傳遞??煥發區域教育改革新活力
江蘇省蘇錫常區域:跨區域聯合探索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教育局:“園本提升”戰略
浙江省杭州市教育局:義務教育陽光招生
浙江省寧波市教育局:強化政府職責推進學前教育公益普惠發展
福建省廈門市教育局:區域內實現義務教育較高水平均衡
福建省晉江市教育局:“八個注重”推進中等職業教育發展
山東省教育廳:普通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監測、公告制度
山東省青島市政府:優先發展教育制度保障先行
山東省臨邑縣教育局:“雙十雙百”學生實踐機制
河南省鄭州市教育局:教育督導“鄭州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湖北省武漢市政府教育督導室:重構教育督導新機制
湖北省荊門市教育局:學生校外托管管理體制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教育局:公立學校委托管理機制創新
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壯漢雙語教育新體系
海南省教育廳:教育扶貧移民工程
四川省成都市教育局:推進城鄉教育互動發展促進教育圈層融合
陜西省教育廳: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春筍計劃
陜西省西安市教育局:“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教育評價體系
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廳:農村學前教育機制改革試點
黑龍江大學:“融入式”創新創業教育
淮海工學院:全面學分制改革
百色學院:實施“六個一工程”培育“三得”應用型人才
海南大學:本科生培養“雙導師”制
第三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杰出校長獎
陳 駿(南京大學):“三三制”本科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建設
王殿軍(清華大學附屬中學):中學階段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建設
鄭惠萍(上海市芷江中路幼兒園):幼兒園低結構活動的開發與實施
寧 濱(北京交通大學):政產學研用結合推動協同創新
陳雨露(中國人民大學):本科人才培養路線圖
懷進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強化教育教學改革 提升學生就業質量
唐江澎(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教育成全人”的價值追求
樓朝輝(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天長小學):交往:差異教育實踐的新路徑
李大江(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圖壁縣三中):“和諧發展人人成功”辦學實踐
李全慧(山東省青島市山東路小學):建設民主管理的學校
李芳偉(海南省農林科技學校):把課堂搬到離農民最近的地方
張忠萍(北京第一師范學校附屬小學):兒童學習心理需求促進快樂有效學習的策略
姚虎雄(江蘇省吳江實驗小學):“一師一卷”考試改革
董剛(天津職業大學):推動政校企聯合的高職院校校企深度合作
王玉璋(山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現代學校制度和特色學校文化建設
方幼紅(浙江省奉化市第一實驗幼兒園):幼兒園優秀傳統文化啟蒙教育的實踐研究
陳福超(山東省威海藝術學校):精細化管理模式
葉延武(廣東省深圳市南頭中學、南山區第二外國語學校):教育家文化建設
張 杰(上海交通大學):轉型改革成為國家科學發展的創新源泉和引擎
柳袁照(江蘇省蘇州第十中學校):“詩性教育”探索和實踐
第三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優秀校長獎
弓正吉(陜西省寶雞市外國語學校):“一生一策”個性化教育策略的探索與實踐
王 瑾(廣西南寧市濱湖路小學):校長與學校文化建設
王純國(廣西柳州畜牧獸醫學校):堅持農業職業教育不動搖
王迎軍(華南理工大學):創新大學教學制度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王金華(河南省新安縣新城實驗學校):“問題•卓雅”QIP學習模式的建構
白剛勛(山東省青島第三十九中學):與高校聯合的創新人才培養方式研究
馮惠燕(北京市第一幼兒園):多形式辦園緩解入園難
閆華英(內蒙古包頭市昆區團結大街第四小學):以“慎獨教育”推動學校的創新發展
孫 寅(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實驗學校):科研是引領學生開啟美好人生的金鑰匙
李鳳偉(山東省臨沂市華盛實驗學校):雙線推進整體教學打造持續發展力
李曉忠(遼寧省盤錦市盤山縣胡家學校小學部):“雙自”教育特色??自主教育、自主學習
李家俊(天津大學):產學研深度合作機制改革
李?萍(江西省萍鄉中學):創全面發展之優示素質教育之范
花 潔(上海市嘉定實驗小學):重新定義課堂發現不一樣的孩子
何 民(浙江省溫州市實驗中學):適性教育
宋立琴(北京市西城區華夏女子中學):辦中國一流女校探索與創新
張 彤(吉林省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六中學):喚醒心靈教育的實踐研究
陳華順(廣東省深圳市福南小學):創新方式轉變教與學革新課堂幸福師與生
胡群武(湖南省寧鄉十三中):學校科技創新教育系列教學模式的探索
祝衛國(河北省邢臺市第十中學):“綠色課堂,生態校園”辦學實踐
賀 芳(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機關第二幼兒園):幼兒園管理制度的改革與創新
夏志清(北京市三里屯一中):新課堂行動
徐玉勇(安徽省阜陽市鐵路學校):幸福課堂的理論與實踐
郭廣生(北京工業大學):立德樹人實現教師師德水平和業務能力同步提升
董君武(上海市市西中學):思維廣場促進高中生學習變革
符春梅(江西省新余市城北幼兒園):以研代訓促成長
韓相福(山東省臨朐縣沂山鎮海爾希望小學):以課程智慧引領農村薄弱學校變革
焦宗芳(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崇文初級中學):職業生涯規劃讓師生生命更精彩
譚天偉(北京化工大學):學科交叉人才培養計劃
戴 芳(江西省九江市雙峰小學):建設校園科技館創新科技教育
第三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先鋒教師獎
江美華(浙江省金華市金師附小教育集團):基于“項目學習”轉換育人模式的實踐探索
蘇月蓮(廣西梧州市特殊教育學校):《萬噸巨輪誰主沉浮》教育案例
陸國棟(浙江大學):推進大學與中學銜接
胡利軍(包頭師范學院):民族預科生案例教育平臺
孫宇江(江蘇省鎮江市第一中學):高中數學“問題導學”教學模式
蘇 敏(河北省張家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將信息技術融入中職哲學課教學的實踐
李文躍(江西陶瓷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陶瓷理論與瓷藝手工實踐教學一體化模式創新
弭金玲(天津市天津中學):面向生活的生物教學
韓興娥(山東省濰坊市北海學校):課內海量閱讀
郭 福(北京工業大學):構建新型師生關系
第三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優秀教師獎
于永東(天津市第二中學):高中數學生命化教學研究
馬小寧(山東省青島市壽光路小學):科技創新啟智導行
王愛生(吉林省前郭縣蒙古族中學):“自創性實驗”的教與學實踐
劉春田(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知識產權法學學科的重大開創性建設
劉煥陽(魯東大學):“三位一體、合作聯動”的教師培養模式
江 蘇(江蘇省鎮江市索普實驗學校):“三學段、四學會”式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實踐
楊華文(山東省棗莊市第三中學):分組聯動熔鑄班級品質
貢和法(江蘇省江陰市高級中學):精致和諧生態政治課教學
張鳳民(哈爾濱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創新教學模式培養基礎醫學拔尖人才
張學洪(桂林理工大學):地方高校環境類特色人才培養和優質資源共享改革
張宏麗(天津市教研室):“慢”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英語“對話課堂”
張曉濤(江西省萬載縣第四中學):“七有”激勵“三多”推動
鄭立平(山東省壽光市世紀學校):教師民間成長共同體
姚宗嶺(山東省泰安市師范附校):“雙對接”遠程研修課
徐燕娟(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春江中心小學):傳承“非遺”文化打造“植根”教育特色
郭 梅(南京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搭建信息化學習平臺
常建強(江蘇省無錫市江陰華士實驗中學):“數學發明法”探索與實踐活動
董彥旭(天津市實驗中學):心靈互動教學法
舒紅兵(武漢大學):“燭光領航”工程
魏瑞江(天津市河西區教育中心):小學美術創意式教學
第三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特別貢獻獎
山東省濰坊市政府
遼寧省鐵嶺市政府
網址:http://www.jyb.cn/china/gnxw/201312/t20131216_563492.html
第四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推選活動名單
第四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特別獎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江蘇省教育廳
陜西省西安市教育局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浙江省教育廳
山東省教育廳
浙江省德清縣人民政府
山東省濰坊市教育局
湖南省教育廳
四川省成都市教育局
貴州省銅仁市人民政府
甘肅省教育廳
復旦大學
安徽省三區一縣
合肥學院
北京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新教育研究院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
第四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優秀獎
天津市河西區教育局
河北省唐山市教育局
山西省晉中市教育局
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
遼寧省大連市教育局
吉林省長春市教育局
黑龍江省雞西市教育局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江蘇省蘇州市教育局
江蘇省泰州市教育局
浙江省杭州市教育局
山東省青島市人民政府
湖南省長沙市教育局
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教育局
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教育局
重慶市南岸區教育委員會
四川省閬中市教育和科學技術局
四川省新津縣教育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南大學
四川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中北大學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福州大學
南昌大學
貴州大學
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銀川能源學院
第四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杰出校長獎
李元元(吉林大學)
朱秀林(蘇州大學)
吳蓉瑾(上海市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
邵喜珍(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二中學)
武建謀(湖南省長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
竇桂梅(清華大學附屬小學)
李曉紅(武漢大學)
楊宗凱(華中師范大學)
梁?(合肥工業大學)
鄧淇(山東省棗莊市第十五中學)
劉國偉(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學)
李金初(北京市海淀區建華實驗學校)
楊剛(重慶市北部新區花朝小學校)
翁永興(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實驗中學)
陶月梅(浙江省紹興市魯迅小學)
強新志(河北省石家莊市石家莊外國語教育集團)
程紅兵(廣東省深圳市明德實驗學校)
何通海(浙江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趙豐平(山東省濰坊市271教育集團)
周進(貴州省貴陽市第一中學)
第四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優秀校長獎
馬璽(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興和縣第一中學)
王歡(北京市東城區史家小學)
左惟(南京農業大學)
葉傳平(安徽省合肥市南園學校)
任學寶(浙江省杭州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任保平(貴州省興義市向陽路小學)
莊惠芬(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星河小學)
劉國華(湖南省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
李樹花(天津市南開區南開大學附屬小學)
李素香(山東省青島市開發區實驗初中)
李德乾(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實驗小學)
楊益民(安徽省銅陵市中等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何勇(廣東省廣州市執信中學)
張萬瓊(西南大學附屬中學)
張學文(四川省瀘州市天立國際小學)
陳立華(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
陳金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呼圖壁縣第一中學)
陳朝陽(四川省綿陽市旅游學校)
周大戰(湖南省永州市冷水灘區馬坪學校)
周新源(江蘇省太倉市太倉中等專業學校)
鄭志湖(浙江省臺州市天臺中學)
鄭瑞芳(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
夏建國(上海工程大學)
顧佩華(汕頭大學)
高正起(河南省鄭州市高新區鄭州中學)
高琛(遼寧省沈陽市渾南新區東北育才學校)
章振樂(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富春第七小學)
彭戈菲(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鹽步中心小學)
彭素花(上海市金山區西林中學)
臧其林(江蘇省蘇州市旅游與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第四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先鋒教師獎
吳正憲團隊(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
孫雙金(江蘇省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
王君(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陳娟(安徽省馬鞍山工業學校)
易思蓉(西南交通大學)
周志英(北京市十一學校)
崔成林(山東省泰安市實驗學校)
薛法根(江蘇省蘇州市盛澤實驗小學)
魏瑞霞(山東省東營市實驗學校)
董志勇(北京大學)
楊芳(中南大學)
王永友(西南大學)
夏昆(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新都一中)
李宗明(重慶市九龍坡區教師進修學院)
劉曉燕(湖南省長沙市諾貝爾搖籃幼兒園)
第四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優秀教師獎
方明(安徽農業大學)
田飛(湖南工業大學)
劉業慶(湖南省常德市安鄉縣深柳中學)
劉軍(天津市實驗小學)
李?(西南政法大學)
楊友周(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芭蕉鎮新農中心校)
宋道曄(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教育研究發展中心)
張火丁(中國戲曲學院)
張希彬(天津市靜海縣教師進修學校)
張京華(湖南科技學院)
張浩(廣東省中山市紀中三鑫雙語學校)
鄭祖旺(天津市濱海新區大港油田實驗中學)
趙毅(重慶市梁平職業教育中心)
徐夏民(江蘇省無錫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高國希(復旦大學)
高金德(山東省臨沂市第二十中學)
唐彩斌(浙江省杭州市時代小學)
崔志鈺(江蘇省南通市海門中等專業學校)
梁棟(天津市武清區楊村第一中學)
蔣軍晶(浙江省杭州市天長小學)
曾靜平(北京郵電大學)
謝讓扎西(四川省阿壩州壤塘縣上杜柯鄉中心校)
雷家?(清華大學)
譚蘭霞(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思源實驗學校)
薛志軍(山東省青島烹飪職業學校)
網址:http://china.jyb.cn/gnxw/201601/t20160126_650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