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農業大學園藝系大二男生吳秀揚曬出自己減肥后的照片,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原來,該校體育部老師周全富曾對南京農業大學一二年級大學生的肥胖問題進行了調研和分析,發現超重和肥胖學生人數比重很大,所以在全校開了運動減脂課程班。為了調動學生積極性,他還通過減脂效果來評價學生的體育成績和學習效果。
青少年體質持續下降,這是不爭的事實。近年來,相關部門雖然采取了諸多措施,如增加各級各類學校體育課節數、推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加大體育考試成績比重等,以遏制這種頹勢,但收效甚微。許多學校甚至出現體育活動時間和學生健康狀況倒掛的尷尬局面。
消除給學生安排的體育活動時間越多,肥胖人群數量不減卻增的窘迫狀況,實現體育和健康之間的“無縫對接”,切實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是當下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南京農業大學推出的“掉肉就能拿學分”的校本課程,不啻為一道靚麗的風景。
首先,對那些看到單杠就發憷、想到跑步就痛苦、提起體育考試就頭疼的胖子們來說,“掉肉就能拿學分”,無疑為他們順利通過體育考試提供了極大的動力。可以想象,許多胖子在學分的“刺激”下,一定能夠實現“運動?減肥?健康?再運動”的良性循環,最終成為健康體魄的擁有者和提高身體素質的受益者。“掉肉就能拿學分”在他們身上必將實現體育與健康的完美統一。
其次,以“掉肉”為指標的體育考核,鼓勵的是減掉脂肪,指向的是增強體質,追求的是體重下降,實現的是自信提升。調查顯示,很多肥胖者除了身體上患有疾病,還會因為被嘲笑或自身心理壓力,導致精神性疾病的產生。對他們來說,甩掉肥胖,就意味著甩掉了折磨他們的精神包袱。祛除肥胖帶來的心理壓力后,許多原本不敢或不能參加的諸如足球、排球、網球等體育項目,肥胖者也可以躍躍欲試。隨著運動空間的不斷拓展,他們的生活就會越來越陽光,人生之路必然也會越來越寬闊。
再次,更難能可貴的是,在“掉肉就能拿學分”的嘗試中,周老師并沒有僅僅停留在“掉肉”層面,除了對學生的體重進行監控外,他還對脈搏、血壓、肺活量、血脂等基本信息進行了跟蹤調研,對飲食與健康知識進行了最大限度地普及。如設計《運動減脂課程日志》,普及各類食物卡路里參考數據,要求同學們進行每日“進食記錄”。他還做了一個微信平臺,學生吃飯之前拍張照片傳到微信平臺上,他就會安排專業的營養師在后臺指點,哪樣吃多了,哪樣吃少了。另外,周老師還對如何防止體重反彈進行了一定的探究。這些必將成為課程參與者終其一生的寶貴財富,讓他們的“掉肉”之路走得更遠。
實現體育和健康的“無縫對接”,需要更多像周老師這樣的智者和勇者參與其中。“掉肉就能拿學分”的嘗試,不僅為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提供了精彩有效的范例,更打開了提升青少年身體素質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