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九大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舉辦主題為“教育綜合改革”的記者會。談到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時,有代表表示,現在很多鄉村教師的生活和工作條件還很艱苦,有教師因為害怕吃苦,或者吃不了苦,不愿意去農村任教。北京十一學校校長表示,提高教師待遇對于穩定教師隊伍有重要作用,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是怎么吸引現在青年一代到農村學校去工作。
近年來,在國家的關心和支持下,農村學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支持鄉村教師計劃的出臺實施,使得農村的辦學條件和教學環境得到了改善,到農村去的老師越來越多了。這說明農村教師崗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如何進一步增強農村教師崗位的吸引力,吸引更多優秀的青年去農村學校任教,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在我看來,不僅要提高農村教師的崗位吸引力,還要提高農村教師的核心競爭力。與城區教師相比,由于農村學校相對閉塞、經費緊張、教師編制不足等種種原因,農村教師外出培訓學習的機會少,教師展示的舞臺小,因此成長的速度慢,與同時代的城區老師相比,農村教師在很多方面的核心競爭力都不足。失去競爭力后,教師就會失去存在感和成就感,同時也會產生自卑感,未老先衰也成為很多農村教師的必然狀態。因此,切實提高農村教師的競爭力,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則顯得尤為重要。
一方面,指導農村教師制定好發展規劃。不少青年教師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缺乏合理而科學的規劃,導致有的青年教師在農村學校這個廣闊的天地里碌碌無為。為此,教育主管部門需要指導農村青年教師制定好發展規劃,讓他們把教書既當作職業,也當作事業。如果青年教師在農村學校任教生活中既能成就學生,也能成就自己,那么必將會有更多的青年學生去農村學校,放飛夢想。
另一方面,為農村教師開辟更多的發展通道。農村教師常常專注于“埋頭拉車”,而忽視學習充電的機會。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當下,網絡是重要的學習平臺,但農村教師學習的通道仍然不暢,學習的平臺仍然少。雖然各地出臺了相應的優惠政策,給農村教師搭建了學習的平臺,比如教師國培計劃、在各個學校建立工作室等,但由于這樣的學習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不能切實滿足他們專業發展的需要,所以還是很難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專業素養。
因此,只有開辟更多的專業發展通道,為每個教師量身定制學習“菜單”,增強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才能助力農村教師的專業發展,提高農村教師的競爭力。一旦農村教師有存在感和成就感,那么必然也就有了幸福感,且這種幸福感必將成為農村教師崗位吸引力的重要加分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