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事活動
春分
俗話講:“春分麥起身,肥水要緊跟”。一場春雨一場暖,春雨過后忙耕田。春季大忙季節就要開始了,春管、春耕、春種即將進入繁忙階段。春分過后,越冬作物進入生長階段,要加強田間管理。由于氣溫回升快,需水量相對較大,農民要加強蓄水保墑。
北方春季少雨的地區要抓緊春灌,澆好拔節水,施好拔節肥,注意防御晚霜凍害;南方仍需繼續搞好排澇防漬工作。江南早稻育秧和江淮地區早稻薄膜育秧工作已經開始,早春天氣冷暖變化頻繁,要注意在冷空氣來臨時浸種催芽,冷空氣結束時搶晴播種。 [2]
在春季少雨的北方地區,抗御春旱仍是春分時節重要的農事活動,這些地方要抓緊春灌,澆好拔節水,施好拔節肥,加強抗御春旱和凍害的準備。
春季在天氣回暖的經常會有冷空氣的侵入,特別是在江南和沿長江一帶,北方的冷空氣與來自南方的暖濕氣流相遇,從而出現春季連陰雨,使得氣溫明顯降低,就形成了人們常說的“倒春寒”。
傳統習俗 語音
綜述
春分古時又被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時節,我國民間有婦孺爭放風箏的風俗,民諺也有“吃了薺菜,百蔬不鮮”的說法。在嶺南地區,“春分”有吃春菜的風俗。在我國還有“春分到,蛋兒俏”的民間說法。每到春分這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游戲試驗。
立蛋
“春分到,蛋兒俏”,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這一被稱之為“中國習俗”的玩藝兒,何以成為“世界游戲”,目前尚難考證。不過其玩法確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
祭祖
據《禮記》記載“祭日于壇”,之后這一習俗就在歷代相傳下來!比諌湓诒本┏栭T外東南日壇路東,又叫朝日壇,它是明、清兩代皇帝在春分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陽)的地方。
吃春菜
春菜顧名思義,是春天的蔬菜。 在嶺南一帶,春分有吃春菜的風俗。“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有順口溜道:“春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昔日嶺南四邑有“春分吃春菜”之習俗!按翰恕笔且环N野莧菜,從田野中采摘回來的春菜一般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所謂“春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陽江婦女則會在這天到山上采集百花葉,弄成粉末與米粉和在一起做湯面吃,相傳可以清熱解毒。
送春牛
春分到,送出春牛圖。什么是春牛圖?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歷節氣,再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春牛圖”。送圖者一般都是能言擅唱歌者,主要說些春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俗語,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這些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春”,說春人便叫“春官”。
粘雀子嘴
春分這一天農民家里都要吃湯圓,還要把十多個或二三十個不包心的湯圓煮好,用細竹叉扦好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踏青、放風箏
1、2021年長春分數線最差的本科大學有哪些,長春本科大學排名
2、描寫春分節氣的詩句 大全
3、春分到祝福到短信問候語
4、關于春分愉快的問候語短信
5、春分快樂祝詞大全
6、春分快樂的祝福短語
7、關于春分的祝詞短信
8、春分快樂寄語
9、春分養生祝福短信
10、春分節氣到了送溫馨拜年的簡短祝福語和短信大全
春分后,人們紛紛開始踏青出行,戶外活動中,放風箏是一個重要項目。在古代,春分時還有簪花喝酒習俗,這一天,無論男女老少都會簪花。 風箏,古時稱為“鷂”、“鳶”,“鷂”和“鳶”都是鷹類猛禽,古時的風箏大多用絹或紙做成鷹的形狀,因此風箏又稱為“紙鷂”、“紙鳶”。后來,風箏的形狀各異,春天放的多半為燕子風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