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化生長的現象。 “春雷響 萬物長”,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艷陽天,氣溫回升,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是萬物生長的好時光,該種的農作物都可以開始種了。我國勞動人民自古很重視驚蟄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時節。
農諺“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到了驚蟄,“九九”已盡,“九盡桃花開,春耕不能歇”。中國大部地區進入春耕大忙時節。驚蟄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日照時數也有比較明顯的增加。但是因為冷暖空氣交替,天氣不穩定,氣溫波動甚大。
我國各地隨著氣溫回升,日照增加,由南向北漸次開始春耕。華南東南部、長江河谷地區,多數年份驚蟄期間氣溫穩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種,其余地區氣溫在12℃以下的低溫天氣出現,不可盲目早播。驚蟄雖然氣溫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卻有限。水稻方面日均氣溫穩定在8℃以上時可以開始播種旱育秧。
生活起居
驚蟄時期總的來說是明顯變暖,所以飲食應清溫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鮮蔬菜及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春筍、菠菜、芹菜、雞蛋、牛奶等,增強體質以抵御病菌的侵襲。還有就是這一時期氣候比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說法。
驚蟄過后萬物復蘇,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同時卻也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的季節。驚蟄時節人體的肝陽之氣漸升,陰血相對不足,養生應順乎陽氣的升發、萬物始生的特點,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氣血也如春日一樣舒展暢達,生機盎然。
驚蟄期間天氣變化較大,要當心冷暖變化,預防感冒等季節性疾病的流行。
養生保健
按照傳統中醫五行學說理論,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腎)五者之間存在著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關系。如果由于氣候、情志、飲食等因素,造成某臟器生理機能的太過或不及,就會破壞機體動態平衡,出現疾病。中醫認為,春季人體肝氣旺,是肝臟機能活動的旺盛時節,所以驚蟄養生,就要重視對肝臟的保養,使肝臟機能正常,以適應驚蟄氣候的變化,減少疾病發生。
隨著驚蟄的到來,溫暖的氣候將會使人的活動量不斷增加,新陳代謝日漸旺盛。人體血液循環加快,而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也隨之增多,以適應人體各種生理活動的需要。
1.二十四節氣的驚蟄有什么節日習俗嗎
2.傳統節日二十四節氣的驚蟄是哪一天
3.關于節氣驚蟄祝福話語
4.祝福驚蟄快樂的說說短語
5.驚蟄問候語信息大全
6.驚蟄祝福語短信
7.送親人驚蟄快樂的祝福語
8.驚蟄節氣給情人幸福甜蜜的短信
9.有關驚蟄的關心問候短信息
10.驚蟄祝福短語大全
春季養肝是多方面的,首先要重視精神調養,應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郁,要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恬靜、愉悅的心態,以保持肝的健康。飲食上,宜適當吃些蔥、香菜等,這類食物溫而發散,與春季氣候相適應,對人體有益,而生冷之物則應當少食,以免傷害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