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由來
世界青年聯歡節”由總部設在匈牙利布達佩斯的世界民主青年聯盟主辦。世界青年聯歡節是以蘇聯為首的國家舉辦的大型國際活動,主題是反對侵略和戰爭,歌頌和平與友誼。
世界青年聯歡節上不僅有文藝演出,還有聯歡、座談、報告、參觀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因此也吸引了各國青年的參與,有時甚至同時有來自100多個國家的青年參加這一活動。這個活動的開展,象征著世界民主青年的大團結,同時也是青年藝術展示的盛會。
國際青年與學生聯歡節誕生于1947年,被認為是東方集團為了與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互別苗頭而創立的活動。但除了運動項目外,聯歡節還包括許多文藝、政治活動,且活動進行時間約僅一周,和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相較之下略短,參加者也多限于左派青年團體。
冷戰時期大部分時候,聯歡節都在東方集團各國舉辦并由其提供經費贊助,因而此聯歡節常被認為是共產主義的宣傳工具。
歷屆聯歡節中規模最大的是1957年在莫斯科舉行的第6屆,有來自131國的三萬四千名青年參加。本屆聯歡節還使得蘇聯名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在全世界流行。參加國家數最多的則是1989年在平壤舉行的第13屆聯歡節,有177國與會。第十七屆聯歡節于2010年12月13日-12月21日在南非茨瓦內舉行。
歷屆聯歡節
1947年7月, 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第1屆世界青年聯歡節
1949年,匈牙利布達佩斯,第2屆世界青年聯歡節
1951年,民主德國柏林,第3屆世界青年聯歡節
1953年,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第4屆世界青年聯歡節
1955年,波蘭華沙,第5屆世界青年聯歡節
1957年,蘇聯莫斯科,第6屆世界青年聯歡節
1959年,奧地利維也納,第7屆世界青年聯歡節
1962年,芬蘭赫爾辛基,第8屆世界青年聯歡節
1968年,保加利亞索非亞,第9屆世界青年節
1973年,民主德國柏林,第10屆世界青年聯歡節
1978年,古巴哈瓦那,第11屆世界青年聯歡節
1985年,莫斯科,第12屆世界青年聯歡節
(一).世界青年聯歡節成立于哪年及青年節的象征
1989年7月1日至8日,朝鮮平壤,第13屆世界青年聯歡節
1997年7月28日至8月5日,古巴哈瓦那,第14屆世界青年聯歡節
2001年8月8日至16日,阿爾及利亞阿爾及爾,第15屆世界青年聯歡節
2005年8月5日至13日,委內瑞拉加拉加斯,第16屆世界青年聯歡節
2010年12月13日至22日,在南非比勒陀利亞,第17屆世界青年聯歡節
2013年12月13日至20日,在厄瓜多爾,第18屆世界青年聯歡節
2017年10月14日至22日,俄羅斯索契,第19屆世界青年聯歡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