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糧食日是每年的幾月幾日
每年的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是在1979年11月,由第20屆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決議確定,選定10 月16 日作為世界糧食日是因為糧農組織創建于1945 年的這一天。1979年?2005年中國曾連續26年接受來自世界捐贈的糧食,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在中國實施70個援助項目,累計向中國提供400萬噸糧食,共3000萬人受益。糧食從生產到擺上餐桌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它涉及到眾多環節和人員,不僅僅是農民和 漁民,而且還包括開發和改良技術的科學家;農業投入物的供應商;從事糧食運輸、儲存和加工以及 銷售活動的人員。據估算,在消費環節全國每年浪費食物總量折合糧食約1000億斤,可供養約3.5億人一年的需要,相當于全國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
一、節日由來
“民以食為天”,糧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始終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地位。1972年,由于連續兩年氣候異常造成的世界性糧食歉收,加上蘇聯大量搶購谷物,出現了世界性糧食危機。聯合國糧農組織于1973年和1974年相繼召開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糧食會議,以喚起世界,特別是第三世界注意糧食及農業生產問題。但是,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世界糧食形勢更趨嚴重。關于“世界糧食日”的決議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做出的。
選定10月16日作為世界糧食日因為聯合國糧農組織創建于1945年10月16日。聯合國糧農組織在關于世界糧食日的決議中要求,各國政府在每年10月16日要組織舉辦各種多樣、生動活潑的慶祝活動。
二、節日宗旨
促進人們重視農業糧食生產,為此激勵國家、雙邊、多邊及非政府各方作出努力;
鼓勵發展中國家開展經濟和技術合作;
鼓勵農村人民,尤其是婦女和最不利群體參與影響其生活條件的決定和活動;
增強公眾對于世界饑餓問題的意識;
促進向發展中國家轉讓技術;
加強國際和國家對戰勝饑餓、營養不良和貧困的聲援,關注糧食和農業發展方面的成就。
image.png
三、節日意義
在人類居住的地球上,不僅動植物,而且農作物的品種也在日益減少。古代先農們種植過多達數千種的農作物,而只有大約150種被廣泛種植,成為人們主要的食物來源。其中,玉米、小麥、水稻約占60%,而大多數其它農作物品種已處于滅絕的邊緣。隨著農作物品種日趨單一和世界人口 爆炸性增長,全世界糧食供應正變得日益脆弱。
(1).2021年10月16世界糧食日宣傳標語
1、飯菜穿腸過,禮讓心中留。2、自備碗筷,保護環境。3、知青的年代已過去,請勿再“插隊”。4、古詩《鋤禾》你我讀,盤中餐苦當記住。5、盤內一分鐘,廚內更多功。6、即使饑腸轆轆,也要風度依然。7、留住綠色,留住美麗,為了我們的家更美好,請不要用一次性筷子。8、食不凈則多病,食不盡則多蠅。9、相互謙讓,親如一家。10、粒米雖小猶不易,莫把辛苦當兒戲。11、珍惜糧食,遠離浪費。12、米飯粒粒念汗水,不惜...查看更多
(2).2021年世界糧食日節約糧食標語
1、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2、節約資源,健康生活,讓我們從珍惜糧食開始。3、要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4、推行科學儲糧工程,減少農民產后損失。5、節約糧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6、節約糧食是每個公民的義務7、珍惜糧食,養成節約好習慣。8、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9、紀念第xx個世界糧食日10、打擊非法經營糧食,維護糧食流通秩序。11、桌上一粒飯,農民一滴汗。12、要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13、愛糧...查看更多
(3).有關經典的世界糧食日祝福短信句子
1、 糧食是一切的本錢,無糧一切成云煙。如今已過溫飽關,以為糧多浪費也當然。須知一粒稻谷千滴汗,半年辛苦換得一季糧入倉。中國人口基數大,耕地面積在減少。今日不珍惜每一粒糧,將來會將淚珠兒淌。世界糧食日,請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珍惜糧食永無憂! 2、 一分錢,可以難倒英雄好漢;一粒米,可以餓得哭地喊天;人生,可以沒有老婆做伴;生活,可以沒有棉被取暖;但是不吃飯卻只能維持幾天。世界糧食日到,愛惜糧食就...查看更多
(4).世界糧食日精選關于節約糧食的好句子
1、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有哪一個饅頭不是汗水換來的,有哪一粒米沒有付出勞動成果,世界糧食日,珍惜是目的,節約是美德,千萬莫忘記!2、 一粒粟養育生命,生命里寫進感動,感動種糧的不易;萬顆子匯成豐收,豐收備戰饑荒的時刻,時刻牢記珍惜每一粒糧食。世界糧食日,珍惜糧食的動作最美麗。3、 一春一秋耕作成谷,一顆一粒積聚成倉。風雨陰晴歷劫為糧,磨篩淘洗蒸煮成飯。莫看谷米顆粒小,其中凝結多少汗。即使富得...查看更多
(5).世界糧食日祝福短信大全
1、 顆顆糧食關乎蒼生,粒粒糧食養育百姓,節約糧食溫飽共享,珍惜糧食幸福前程。世界糧食日到了,讓我們高舉珍惜糧食的旗幟,帶著平安快樂大步前行。2、 一米一粟,顆顆都要珍惜,一谷一豆,粒粒都要愛惜,一苗一稻,株株都要吝惜,世界糧食日,節約糧食,浪費可恥,讓我們一起行動!3、 耕地在減少,人口不見少,要解決溫飽,耕地保護好,愛惜糧食好,認識要提高,人類生存好,糧食不可少。朋友,世界糧食日到了,愿你享受...查看更多
自馬爾薩斯于1798年發表《人口論》,提出人口增長將超過生活資料生產的觀點之后,人們對他的預言持不同觀點。1968年,保羅.愛赫利奇發表了《人口炸彈》;1972年,羅馬俱樂部發表了《增長的極限》。這兩部著作都進一步表示擔心說,無限制的人口增長將導致大規模的饑荒。對這種觀點也有人持不同觀點,認為:人不僅僅消費,而且還能生產出比消費多得多的`東西。70年代末,美國華盛頓世界觀察研究所的來斯特.布朗爭辯說,世界各地的農場主和農民已經用盡了能夠提高產量的辦法,但稻谷和小麥的產量正開始下降。在亞洲的其它地區,水稻研究人員20多年來也未能大幅度地提高作物產量。
2009年,世界人口正以每年9100萬的速度增長,地球提供給人們“足夠”糧食的局面還能維持多久,許多人正以焦慮的心情在進行研究。許多國家政府對于舉辦“世界糧食日”活動都很重視。有的國家首腦在這一天發表演講,有的國家舉行紀念會或發表紀念文章,有的國家科研機構發表糧食和農業科研成果,舉辦科學討論會等,以提高人們對糧食以及糧食引發的一系列問題的重視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