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地區都有各自不同的歷史變遷以及在變遷的過程所沉淀下來的文化,那么六盤水傳統的歷史文化和遺留下來的歷史古跡及游玩景點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的六盤水歷史文化的相關信息,僅供參考。
一、六盤水歷史傳統文化及古跡景點
1、水城文昌閣,還被稱為觀音閣,坐北朝南。包含的建筑有文昌閣、文昌宮、魁星樓等,很有代表性的一處寺廟建筑。
2、盤縣大洞舊石器遺址,經過深度發掘清理收獲很驚人,出土的石制品數量達到700多件,還有500多件化石標本。
3、普安州文廟,依靠山勢修建,包含的建筑有忠義祠、大成殿、啟圣宮等。經過后期的維修和保護,如今成為了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4、普安衛城樓及古城垣,總共有設立四個拱城門,在鎮遠門上面還有修建一座鼓樓。經過重新修葺之后,保存還是挺完好的。
5、盤縣城隍廟,包含的建筑有前殿、左右配殿、正殿等。除了后殿被毀掉之外,其它各殿保存完好,內外裝飾大部分都失去了原貌。
折溪儺戲(農歷正月初三至三月初三)
農歷正月初三至三月初三,六枝折溪鄉洞彝族同胞在村里演出儺戲,以祭神驅鬼。集神、鬼、人與一體的儺面具扮相生動,人物性格突出。每逢演出,觀者踴躍,熱鬧異常。
跳花節(農歷二月十五)
水城縣南開鄉三口塘每年都要舉行當地苗族同胞最喜慶的傳統節日—“跳花坡”。屆時成千上萬苗族同胞聚集于此,身著盛裝,載歌載舞,歡慶自己的節日。這是貴州省規模最大的民族節目之一。
彝族火把節(農歷六月二十四)
玉舍鄉海坪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都要舉行盛大的彝族“火把節”。所以活動均在篝火旁、月色中舉行,所以又稱為“曬月亮”。
二、六盤水簡單概述
六盤水市位于貴州西部烏蒙山區,是國家“三線”建設時期發展起來的一座能源原材料工業城市,1978年12月18日經國務院批準建市。全市國土面積9914平方公里,六盤水市共轄4個縣級行政區(六枝特區、盤州市、水城區、鐘山區),92個鄉鎮街道(27個街道、39個鎮、1個鄉、25個民族鄉),1152居(行政村),全市戶籍人口為360.38萬人。
六盤水礦產資源富集。有煤、鐵、錳、鋅、玄武巖等礦產資源30余種,其中煤炭資源遠景儲量844億噸,探明儲量241.60億噸,保有儲量230.19億噸,具有儲量大、煤種全、品質優的特點,是全國“14個億噸級大型煤炭基地”之“云貴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長江以南最大的主焦煤基地,素有“江南煤都”之稱;2000米以淺煤層氣資源量1.39萬億立方米,占全省的45%,是貴州畢水興煤層氣產業化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六盤水作為國務院確定的全國31個成長型資源城市之一,現已形成以煤炭、電力、冶金、建材和新型煤化工為支柱的現代工業體系,境內擁有首鋼水鋼集團、盤江精煤公司、水礦控股集團、六枝工礦集團4戶“三線”建設時期發展起來的國有大型企業。
六盤水氣候資源獨特。境內最高海拔2900.6米,最低海拔586米,立體氣候明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5℃,夏季平均氣溫19.7℃,冬季平均氣溫3℃。氣候涼爽、舒適、滋潤、清新,紫外線輻射適中,被中國氣象學會授予“中國涼都”稱號,是全國唯一以氣候特征命名的城市。
六盤水旅游資源豐富。境內瀑布、溶洞、森林、峽谷、湖泊、溫泉,比比皆是;山奇、水靈、谷美、石秀,處處成景,是名副其實的山地公園市。近年來,圍繞全域旅游著力打造山地大健康旅游產品體系,建成牂牁江湖濱旅游度假區、野玉海國際山地旅游度假區、烏蒙大草原旅游景區、梅花山旅游景區等10余個重點旅游景區,國家4A級旅游景區13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1個、省級旅游度假區8個,還建成了玉舍滑雪場等3個低緯度滑雪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