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地區都有各自不同的歷史變遷以及在變遷的過程所沉淀下來的文化,那么秦皇島傳統的歷史文化和遺留下來的歷史古跡及游玩景點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的秦皇島歷史文化的相關信息,僅供參考。
一、秦皇島歷史傳統文化及古跡景點
角山 老龍頭景區 老虎石 懸陽洞
鴿子窩公園 碧螺塔 孟姜女廟 北戴河海濱
海上運動場 長壽山景區 山海關澄海樓 聯峰山景區
觀音寺 對語石 蓮花石公園 秦皇島新澳海底世界
二、秦皇島簡單概述
秦皇島自1898年設關辟為商埠以來,至今已有100余年歷史。秦皇島市現轄海港區、山海關區、北戴河區和昌黎縣、撫寧縣、盧龍縣、青龍滿族自治縣。總面積7812.4平方千米,總人口約268萬人。海港區為市府所在地。西距北京280千米。秦皇島市交通十分發達,是連接東北與華北之間重要的鐵路、公路樞紐。大秦鐵路將秦皇島市與煤都大同連接起來;秦皇島港屬于國家一類口岸,是我國北煤南運和煤炭、石油出口的主要港口;秦皇島機場連接北京、上海、廣州、沈陽、哈爾濱、青島、大連、石家莊等城市。
秦皇島市境內地貌類型多樣,有山地、丘陵、平原,海岸帶從北向南呈梯狀分布。境內山地屬燕山山脈東段,海拔一般在200~1000米之間,分布于撫寧縣、盧龍縣北部和青龍滿族自治縣的全境。海拔1846米的都山是燕山山脈東段主峰和秦皇島市境內最高峰。其北部丘陵山地溝壑縱橫,河流分布眾多,有大小水庫300余座,其中較為著名的有洋河水庫和石河水庫。秦皇島市市區及撫寧、昌黎兩縣瀕臨渤海,海岸線自東北向西南方向延伸長達126.4千米,其中20.5千米為基巖海岸,海蝕地貌廣泛發育。例如海蝕崖、海蝕階地、海蝕穴、海蝕凹槽、海蝕柱、海蝕穹等。沙質海岸占整個海岸線的84%,主要有臺地、沙丘、海堤、澙湖、灘涂等地貌形態。雖然河流分布眾多,但入海河流較少,海水含鹽度相對較高,平均海水鹽度為29.83%,海水較深,加之黃海暖流流經該海域,從而使秦皇島港成為我國北方著名的不凍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