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地區都有各自不同的歷史變遷以及在變遷的過程所沉淀下來的文化,那么牡丹江傳統的歷史文化和遺留下來的歷史古跡及游玩景點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的牡丹江歷史文化的相關信息,僅供參考。
一、牡丹江歷史傳統文化及古跡景點
1、大石橋,在大溝壑之上的一座古橋,修建于后金時期,原先是板筑的,之后才改為石筑,屬于單曲拱大橋。
2、寧古塔城遺址,包含了新城和舊城兩大部分,清朝初期寧古塔是在盛京,是北部地區的軍事,政治,經濟中心。
3、興隆寺,位于寧安市渤海鎮,也被稱之為南大廟,屬于清代時期的寺院建筑,里面有大石佛,所以也被稱之為石佛寺。
4、石燈塔,也可以叫石浮屠,是唐代時期所留下來的大石雕,使用玄武巖雕刻而成,其工藝特別細致,具有很高的欣賞和研究價值。
5、三陵墳,是唐代渤海國的墓葬,整個墓葬是使用玄武巖石所砌筑而成的,分為三大部分有墓室,甬道,墓道。
二、牡丹江簡單概述
牡丹江是黑龍江省東南部中心城市,轄綏芬河、海林、寧安、穆棱、東寧、林口6個縣(市)和東安、西安、愛民、陽明4個城區。全市總面積4.06萬平方公里,截止2021年末,全市戶籍人口244.2萬人,其中市區84.7萬人。戶籍人口中:城鎮人口146.8萬人,鄉村人口97.4萬人。
牡丹江,沿邊近海、區位優越,是經貿活躍的開放之城。位于東北亞經濟圈中心區域,與俄羅斯邊境線長211公里,距俄遠東交通樞紐烏蘇里斯克市53公里、符拉迪沃斯托克港153公里,距日本海最近直線距離50公里,是“中蒙俄經濟走廊”龍江絲路帶的重要戰略支點,我國對俄沿邊開放的橋頭堡和樞紐站。域內G10、G11國道和濱綏、圖佳鐵路貫穿全境,牡丹江航空港是全省第二大國際航空港,牡綏高鐵、哈牡客專竣工通車,綏東機場、牡佳客專、哈牡既有線電氣化改造加快建設,開通至韓國首爾、俄羅斯海參崴和北上廣等國際國內航線13條,2小時航空經濟圈輻射俄日韓朝4個國家,中俄韓“哈牡綏符釜”陸海聯運大通道開辟了龍江新出海口。對俄經貿有百年歷史,綏芬河鐵路和公路、東寧公路、牡丹江航空港4個國家一類口岸,年過貨能力3850萬噸、過客能力1750萬人次,在俄羅斯建設了7個境外園區,是我國對俄經貿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