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域遼闊,由于地理環境和風土人情的差異,全國各地都有各自的代表特產,那么鶴壁特產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收錄集的鶴壁比較有名的特產僅供參考。
一、鶴壁十大特產名單
1、黑芝麻糍饃饃
鶴壁小吃黑芝麻糍饃饃 ,它好似北京的餡餅,是用芝麻或者豆類做餡。不同是它主要以糯米粉為材料,糯糯的面皮包裹著香酥的黑芝麻,有一種獨特的香味。
2、義興蔣燒雞
義興蔣燒雞是河南省鶴壁市浚縣的特色美食。義興蔣燒雞造型美觀、皮色鮮艷、風味獨特、肥而不膩、熟爛離骨,具有滋補之功效。義興蔣燒雞系浚縣縣城南街人蔣連成(號老壁)所創,至今已傳200余載。
3、浚縣窯頭紅梨
浚縣窯頭紅梨是河南省鶴壁市浚縣王莊鄉申窯頭村的特產,有著很多價值。
4、淇河纏絲鴨蛋
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產于河南省鶴壁市淇河流域水域。蛋黃呈黃紅色,將熟鮮鴨蛋細線拉開,不僅蛋清可層層剝離,最奇妙的是蛋黃內有一圈圈紅黃色相間的色環,即一環紅色,一環黃色,一直纏到蛋黃的核心,煞是好看,“纏絲蛋”也因此而得名。
5、淇河黃小米
色澤鮮黃透亮,顆粒圓潤飽滿,富含鈣質,由本縣山區無公害谷子石碾加工而成。經國家谷物檢測中心鑒定:淇河黃小米除有大量淀粉、蛋白質、脂肪、可溶性糖外,還含有18種人體必須的氨基酸,是河南淇縣著名特產。
6、無核棗
無核棗僅產于河南省淇縣西部山區鹿臺一帶,是天然野生酸棗樹嫁接而來,其果實色澤鮮紅,形似玉墜,肉厚實而細膩,切開后成空心狀,無核而有仁,其核雖有其形但可食用。據史料記載,此棗在淇縣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史,周朝時曾為貢品,與淇鯽魚、纏絲蛋并稱“淇縣三珍”。1983年,無核棗被中國科學院定名為“軟核蜜棗”。
二、鶴壁簡介
鶴壁1957年建市,總面積2182平方公里,西部是山區、丘陵,分別占20%和30%,東部是平原,占50%。耕地總面積160萬畝。人口143萬,其中城鎮人口59萬。轄兩縣四區(浚縣、淇縣、淇濱區、山城區、鶴山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25個鄉鎮。1992年經省政府批準設立開發區,2001年黨政軍機關全部遷此辦公。目前建成區面積16平方公里,人口10萬。鶴壁因“仙鶴棲于南山峭壁”而得名,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商代曾建都朝歌(今淇縣),歷經四代共400余年;春秋時期衛國定都朝歌(今淇縣東);戰國時期趙國在中牟定都39年(今山城區一帶)。境內淇河是一條史河、詩河、文化河,《詩經》中39篇描繪了兩岸風情。所轄浚縣古稱黎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境內大?繕椒稹⒌饋⑷迦?桃偶2⒋媯?繳媳蔽捍笫?鶉??鈐紓?狽階畬螅?小鞍蘇煞鷚?噠陜ァ敝?烙?d肯毓懦瞥?瑁?鞘〖獨?肺幕??牽?襯讜潑紊揭浴爸謝?諞還啪?!敝?啤?BR>鶴壁資源豐富。主要礦產資源煤炭儲量16億噸,水泥灰巖50億噸,白云巖10億噸。淇河是華北地區唯一未被污染的河流,常年水質達到國家一級標準。省重點工程盤石頭水庫建成后蓄水6.08億立方米。纏絲蛋、冬凌草、淇河鯽魚被譽為“淇河三珍”。鶴壁區位優勢明顯。位于豫北城市群中心,北距北京500公里,南距新鄭國際機場130公里。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和107國道縱貫南北,濮鶴高速、壺臺公路連接東西,北京至鄭州快速鐵路將在鶴壁設站,鶴壁正在成為豫北“十字”交通樞紐。鶴壁經濟社會快速協調健康發展,許多工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些成為全省或全國的亮點。一是以“五大循環產業鏈”為主要支撐的循環型工業經濟初具規模,被省列為循環型城市試點;二是畜牧業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國前列,帶動了全市農業產業化的發展;三是以新區為中心的帶狀城市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城鎮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正在創建“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打造生態城市;四是探索建立了覆蓋城鄉的長效救助機制和救助體系,經驗在全省推廣;五是暢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在全市推行干群雙向溝通的“村情民意懇談會”制度,推進了基層民主政治建設,轉變了干部作風,化解了矛盾,得到了省委的肯定;六是全面實施了“大學生村官”計劃,已有909名大學生到全市91%的行政村任職,既優化了村兩委班子結構,又開辟了大學生就業的新渠道,得到了中組部和國家人事部的肯定;七是圍繞“實”字抓作風,建立“三室聯動”效能監察長效機制,全市形成了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良好氛圍。前不久省委書記徐光春來鶴調研時,對鶴壁的各項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稱贊鶴壁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小而新,小而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