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域遼闊,由于地理環境和風土人情的差異,全國各地都有各自的代表特產,那么江門特產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收錄集的江門比較有名的特產僅供參考。
一、江門十大特產名單
1、新會陳皮
新會陳皮是江門新會區特產,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是清庭貢品、廣東十大地產中藥材之一、“廣東三寶”(陳皮、老姜、禾稈草)之首,堪稱僑鄉之寶。新會陳皮越陳,其香越清,其味越純,其效越佳,其品越高,素有“百年陳皮勝黃金”、“千年人參,百年陳皮”的說法。新會陳皮散發芳香撲鼻的香味,是其獨有品質,當地所產的大紅柑的干果皮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又是傳統的香料和調味佳品,所以向來享有盛譽。新會陳皮藥食同源、食養俱佳,在江門把陳皮和各種食材搭配起來的陳皮宴,不能錯過。
2、新會柑
新會柑,又稱新會廣陳柑、新會大紅柑或陳皮柑,是江門市新會區著名土特產,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其品質獨特,已有700多年種植歷史,在明清就風行各地,并被列為“貢品”,年年進貢,是江門著名的特產水果。新會柑,皮肉兼用,藥食同源是新會柑的最大的特色,樹矮、枝條細軟,果實扁圓形、中等大,果實成熟時,果皮橙黃,微帶青,柔韌而不易折斷,油胞特大,有濃郁的芳香。柑肉多汁,甜中帶酸。既可鮮食,又可加工成柑餅或果汁,但皮比肉貴,其柑皮是正宗地道新會陳皮的原料。
3、恩平簕菜
恩平簕菜是江門恩平市特產,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是江門著名的農產品特產。簕菜別名欖樹菜、白簕花,由于恩平有著獨特的自然資源和氣候條件,產出的簕菜酥脆、甘涼、爽口,質地脆嫩,色澤鮮綠,大小均勻,入口微甘,爽脆無渣,風味獨特。因其獨特的口感和藥用養生價值被恩平人搬上了餐桌,清明前后的簕菜最嫩,可用蒜蓉、豆豉、肥肉爆炒,夏天則用豬肝、瘦肉、皮蛋清滾簕菜,也可用鯽魚燉。
4、開平馬岡鵝
馬岡肉鵝是廣東省地方優良鵝種之一,其種源于開平市馬岡鎮,故名“馬岡鵝”,是江門市開平市特產,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也是江門著名的農產品特產。馬岡鵝因肉紋纖細、脂肪適中、味道鮮美而受到歡迎,被列入廣東省優良家禽品種和廣東省名牌產品,為廣東“四大名鵝”之首,也是中國十大名鵝。馬岡肉鵝皮薄肉質好,味道鮮美,是制作傳統燒鵝的好材料,而江門古井燒鵝就是選用馬岡肉鵝制作而成,成為江門著名的美食特產,很多游客不惜千里迢迢而來就是為了品嘗這種用南宋宮廷秘方制作的燒鵝。
5、杜阮涼瓜
杜阮涼瓜又名杜阮苦瓜,始種于杜阮一帶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是江門市蓬江區特產,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是江門市乃至省、港、澳地區知名的特色農業品牌,也是江門著名的農產品特產。其特點是瓜型肥大,形似木瓜,平頂粒粗,肉厚色綠,味微苦而甘,爽脆無渣,質優型美著稱,別于其它涼瓜的標志性感官特征,本地人稱之為大頂瓜,將其形容為“柿餅蒂,老鼠尾”。杜阮涼瓜獲得了“江門市十佳農土特(初級類)產品”、“廣東嶺南特色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稱號。
6、臺山大米
臺山大米是江門臺山市著名特產,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一直享有較高的盛譽,以其為原料生產的臺山米粉更加口感鮮甜,是非常具有臺山特色的特產。臺山地處廣東西南部,頻臨南海,三面環山,地理條件優越,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氣候屬于亞熱帶氣候,具有雨水充足,日照時間長的特點,非常適合水稻的種植,其出產的大米口感香甜,軟滑不膩,是廣東省優質糧主產區,有“廣東第一田”美稱。臺山大米還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入選2019年第四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7、臺山鰻魚
臺山鰻魚是指產于廣東省臺山市境內的鰻魚,是江門臺山市著名特產,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也是江門著名的海鮮特產。臺山鰻魚養殖擁有天然的生態優勢,獨特和養殖方法,使臺山鰻魚無論是外觀、色澤、口感、風味和營養成份,都十分突出。臺山鰻魚外觀呈蛇形,體細長,身體矯健,背部偏藍色,皮薄肉嫩,肉質細膩,在業界享有“藍色生態鰻”的美譽;烤鰻呈棕黃色或棕紅色,形態平整,口感細膩。
8、鶴山紅茶
鶴山紅茶是江門鶴山著名土特產,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也是江門名茶,屬于紅茶系列。鶴山人種茶始于宋代,盛于明清,曾有“滿眼茶園、遍地茶香”之說,鶴山紅茶以其條索緊細,成色油潤,湯色鮮亮,滋味甘滑,清熱消滯,能在茶湯邊緣形成金黃圈而著稱。其中,產自古勞茶山的古勞銀針、宅梧白水帶的白水帶茶,以及鶴城馬耳山的馬耳山茶,是鶴山茶中翹楚。如今的鶴山茶儼然已成為江門乃至全省有名的特產,是僑鄉人走親探友的佳品,是江門不錯的特產伴手禮。
9、新會葵藝品
新會葵藝品是以植物蒲葵為原料加工制作工藝品及生活用品,集造型藝術和編織、繡花、繪畫、印花等工藝于一體,以芯蒂圓正、扇面潔白柔韌光滑、編織工藝精良聞名,以造型精美、制作技藝精湛的葵扇為代表,是廣東四大傳統工藝之一,是江門新會特產,也是江門著名的傳統工藝品。新會葵藝制品歷史悠久,距今已有1600多年,新會葵扇在扇面繪圖描畫,工藝精湛,高雅實用。其中玻璃葵扇、烙畫葵扇、雙面繡花織扇最為著名。新會葵藝更是被國務院批準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0、臺山青蟹
臺山青蟹是江門臺山市特產,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也是江門著名的海鮮特產。臺山青蟹養于咸淡水交匯處的獨特地理優勢,輔之悠久“禾蟹”文化,令青蟹光澤透亮、白嫩肥美、清甜香滑。在廣東,蟹以臺山青蟹最為鮮美,臺山盛產的優質青蟹包括奄仔蟹、膏蟹、肉蟹和水蟹,已成為珠江三角洲以及周邊地區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元素。每年農歷6月左右,臺山黃油蟹開始上市,糯軟稠油讓人垂涎欲滴!
二、江門簡介
江門市位于美麗富饒的珠江三角洲,頻臨南海,毗粼港澳,水陸交通方便。陸路距廣州、珠海100公里,水路至香港95海里,到澳門53海里。江門市位居粵西地區和西南各省通往珠三角和粵港澳的交通要道,扼西江以及粵西沿海交通之門戶,是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中心城市之一。江門市現轄蓬江、江海、新會(三區)、臺山、開平、恩平、鶴山4個縣級市(俗稱“五邑”)。總面積9541平方公里,人口380萬人。其中,江門市區面積180平方公里,人口42萬人。江門五邑被稱為"中國第一僑鄉"。祖籍江門五邑的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達368萬人(其中海外華僑、華人215萬人,港澳臺同胞153萬人),約占全國海外同胞的1/10,遍布世界103個國家和地區。江門市是珠江三角土地、海洋資源極為富饒的地區。陸地面積約占珠三角面積的1/4。全市耕地面積21.38萬公頃,可供開發利用的荒山荒地O.82萬公頃。全市海(島)岸線長615公里,占全省的1/5,海洋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江門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氣候溫和,少霜無雪,陽光充足,四季常青。江門的自然環境得到了很好的保證,全市山清水秀,田園豐美,是廣東省第一批綠化達標市。江門五邑史源遠流長,曾哺育了明末著名理學家陳白沙,近代維新派代表粱啟超、民主革命先驅陳少白、中國首位飛行師馮如等著名人物。江門旅游資源豐富,擁有很多名勝古跡,如東漢遺跡新會玉臺寺、唐代一行禪師觀察天文的外海茶庵寺、新會崖門古戰場、陳白沙祠、梁啟超故居以及臺山上下川島新會小鳥天堂、開平立園、鶴山大雁山、原始森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