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域遼闊,由于地理環境和風土人情的差異,全國各地都有各自的代表特產,那么四川特產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收錄集的四川比較有名的特產僅供參考。
一、四川十大特產名單
1、郫縣豆瓣
郫縣豆瓣,成都市都都區(塬郫縣)特產,中國地理標志產品。 是四川三大名瓣之一。它的選材和工藝獨特,獨一無二。香味醇厚,但沒有添加一點香料。色澤油潤卻未加任何油脂。它依靠精細的加工技術和優質的塬料來達到色、香、味俱佳的標準。具有辣味重、鮮紅油潤、辣椒塊大、回味香甜的特點,是川味食譜中常用的調味佳品,有”川菜之魂”之稱。其生產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四川火鍋
四川人愛吃麻辣,火鍋算是川渝地區人們飲食的代表。四川火鍋,以麻,辣,鮮,香著稱,他來源于民間,升華于廟堂,無論是販夫走卒、達官顯宦、文人騷客、商賈農工,還是紅男綠女、黃發垂髫,其消費群體涵蓋之廣泛、人均消費次數之大,都是他地望塵莫及的。作為一種美食,火鍋已成為四川和重慶兩地的代表美食。
3、四川泡菜
四川泡菜又叫泡酸菜,傳統特色菜肴,屬川菜系。味道咸酸,口感脆生,色澤鮮亮,香味撲鼻,開胃提神,醒酒去膩,老少適宜,一年四季都可以制作,但制作時氣候環境十分講究,是居家過日子常備的小菜,是中國四川家喻戶曉的一種佐餐菜肴。
4、峨眉山竹葉青茶
峨眉山竹葉青茶是一種產自峨眉山的茶葉。陳毅元帥1964年游覽峨眉山,在萬年寺品嘗該茶時,贊美該茶形美似竹葉,湯色清瑩碧綠,將其命名為“竹葉青”。
5、渠縣黃花
渠縣黃花色澤鮮艷,香氣濃郁,肉質肥厚,條紋厚而長,質量一流。渠縣黃花更以七根蕊,6-8片花瓣聞名,因此被稱為“黃花之后”。” 明代醫學家李明珍在《本草綱目》中高度評價黃花的功效,稱其具有舒緩神經,提神醒腦,增加智慧,拓寬胸部,清熱、排毒、美容的功效。人們經常把黃花與木耳、猴頭菌齊頭并列為席上珍品。渠縣黃花曾在曼谷舉辦的“93中國優質農產品及科技成果設備展”上榮獲金獎其特產七蕊黃花為全國黃花上品。
6、五糧液
五糧液由五種谷物小麥,大米,玉米,高粱和糯米制成。它在中國濃香型白酒中是獨一無二的。宋代宜賓姚氏家族私坊釀制,采用大豆、大米、高粱、糯米、蕎子五種糧食釀造的“姚子雪曲”是五糧液最成熟的雛形。 1368年,陳宜賓對姚氏產業的繼承總結了陳的秘方,即“雜糧酒”。后來,晚清的楊惠泉更名為“五糧液”。五糧液現由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釀造。2013年,五糧液品牌價值被《食品界月刊》評估達692億元。 五糧液是中國最高檔的酒之一,也是中國叁大名酒之一。
7、瀘州老窖特曲酒
瀘州老窖特曲酒主要產于四川省滄州市龍馬潭區。瀘州老窖特曲酒是濃香型大曲酒的典型代表。瀘州老窖特曲酒是中國著名的葡萄酒之一。它以”醇香濃郁,清洌甘爽,回味悠長,飲后尤香”的獨特風格。聞名世界,在國內外都很受歡迎。這款酒無色透明,窖香濃郁,清洌甘爽,飲后尤香,回味悠長。1915年,它獲得了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歷屆國家評酒均獲”國家名酒”的稱號。
8、劍南春
劍南春牌劍南春酒是四川省綿竹縣劍南春酒廠的產品。1963年被命名為四川省名酒,1985年、1988年獲商業部優質產品稱號及金爵獎。1979年、1984年、1988年在全國第叁、四、五屆評酒會上榮獲國家名酒稱號及金質獎,1988年獲香港第六屆國際食品展覽會金花獎,1992年獲德國萊比錫秋季博覽會金獎。
9、蒙山茶
蒙頂茶是中國傳統綠茶,產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區蒙頂山。產地全年平均氣溫14.5℃,年降水量2000~2200mm,常細雨蒙蒙、煙霞滿山。這種生態環境,能減弱太陽光直射,使散射光增多,有利于茶葉中合氮物質的形成。其外湯色碧清微黃,清澈明亮,滋味鮮爽,濃郁回甜。相傳西漢時,甘露普惠妙濟大師吳理真,“攜靈茗之種,植于五峰之中”。吳理真在上清峰栽了七株茶樹。茶樹“高不盈尺,不生不滅,迥異尋常”,久飲該茶,有益脾胃,能延年益壽,故有“仙茶”之譽。
10、青川黑木耳
青川黑木耳——青川縣特產,木耳又稱黑木耳,云耳,木蛾,黑菜,榆耳。青川黑木耳具有朵大質厚,色澤深遂,細質滑美,柔而不膩,味道清香,無污染等特點。由于其具有:滋潤強壯,清肺益氣,補血活血,鎮靜止痛等功效,黑木耳有潤肺和清滌胃腸的作用,它也是紡織工人和礦山工人的重要保健食品,被國家定為“黑木耳質標”。
二、四川簡介
四川簡稱川或蜀,位于中國西南部,地處長江上游,素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全省面積48.6萬平方公里,轄21個市(州)、183個縣(市、區),與重慶、貴州、云南、西藏、青海、甘肅和陜西等7省(自治區、直轄市)接壤,有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第二大藏族聚居區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區。2020年末全省家庭戶人口7709.3萬人、常住人口8367.5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568.8萬人。
歷史文化悠久。先秦時為巴國、蜀國之地,北宋置川峽路,后分置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總稱四川路,始有四川之名。為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古蜀文明發祥地,全世界最早的紙幣“交子”出現地,蜀錦、四川皮影戲等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四川鹽業文化,酒文化源遠流長;三國文化,紅軍文化,巴人文化精彩紛呈;特別是以三星堆、金沙遺址為代表的古蜀文明璀璨而神秘,現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8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6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215處。
自然資源豐富。有世界級旅游資源和品牌26個,擁有世界自然遺產3處(九寨溝、黃龍、大熊貓棲息地),世界文化遺產1處(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1處(峨眉山—樂山大佛)。國家A級旅游景區565家,其中5A級景區15家;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8處;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45種,居全國第1位;其中野生大熊貓1387只;森林蓄積量18.97億立方米,居全國第3位;森林覆蓋率達39.6%,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達85.6%,是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