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地區都有各自不同的歷史變遷以及在變遷的過程所沉淀下來的文化,那么萊蕪傳統的歷史文化和遺留下來的歷史古跡及游玩景點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的萊蕪歷史文化的相關信息,僅供參考。
一、萊蕪歷史傳統文化及古跡景點
1、房干生態旅游區AAAA
景區是國家AAAA級景區,有23500畝山地,全部綠化。景區有近百類植物,20多野生動物和百余種鳥類,八座水庫。以生態環保為特色、綠色為主題,匯山、水、林、泉、潭、瀑、峽、洞、石等自然景觀于一處,構成了生態環保、自然景觀、民俗風情三大板塊的旅游內容,被國際環保專家譽為“綠色天堂”、“山區明珠”。房干主要景觀有九龍大峽谷、夢幻情人谷、金泰山、石云山、天門峽、桃花源、萬壽崖、日觀峰等。每年7月26日份舉辦“房干生態旅游節”,內容有觀賞自然風光、體驗農家生活風俗、觀看文藝演出等。
九龍大峽谷全長20公里,谷中古樹參天,兩邊奇峰突兀,山、泉、潭、瀑、洞分布于峽谷,至今保持原始風貌。金泰山山勢雄奇,形似泰山,山頂有拱北石、羅漢石、巨蟒巖等景觀。石云山海拔840米,山上奇石遍布。天門峽在石云山北麓,長約5華里,峽中谷壑交錯,內有情人谷、龍鳳谷、鹿鳴谷和蝴蝶谷,還有餃子石、元寶石、花盆石等景觀。
2、萊蕪戰役紀念館AAAA
萊蕪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作戰史上運動戰的光輝范例,是世界軍事史上100個經典戰例之一,電影《南征北戰》、《紅日》都是以萊蕪戰役原形拍攝的。萊蕪戰役紀念館是1997年在原萊蕪革命烈士陵園的基礎上改建而成的。2007年,為紀念萊蕪戰役勝利60周年,萊蕪市委、市政府對萊蕪戰役紀念館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館名為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上將題寫。革命烈士紀念塔矗立于紀念館的中軸線上,為全國100個重點紀念塔之一。展覽館分為序廳、戰前廳、戰役廳、支前廳、英烈廳五個部分,展覽面積5400平方米,整個展覽設計在繼承了我國傳統陳展理念和手法的基礎上,吸收了一些國內外現代先進展覽藝術形式和一些高科技手段,使人耳目一新,為之有感染和震撼。全景畫館1997年所建,畫高17米,周長120米,地面塑型1200平方米,模擬實戰場景、模擬音響、模擬自然光,融“聲、光、電”于一體,給人以身臨其境和驚心動魄之感。
3、雪野航空科技體育公園AAA
雪野航空科技體育公園位于萊蕪雪野旅游度假區內的雪野湖西畔,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是亞洲第一、全球第二規模的航空運動主題公園。園區總面積120公頃,分飛行區、觀演區、航空俱樂部、航空產業園、航空體驗園和航空培訓中心等九大功能區,集旅游觀光、競賽表演、航空文化展示和航空運動體驗等功能于一體,公園規劃設計獲中國環境藝術設計最佳獎,并成為“齊魯文化十大新地標”。園區內的飛行區,擁有長800米、寬60米的水陸并行飛機跑道和容納5萬人的景觀看臺,功能獨特、設施一流、環境優美,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設施最先進、觀演條件最良好的航空運動和水上運動基地。
4、萊蕪龍山AAA
山東龍山風景區,位于萊蕪市萊城區東北茶業口鎮境內,總面積240萬平方米。龍山因其獨特的自然形態而得名。當你登山觀望,蜿蜒起伏的自然山勢,猶如一條巨龍靜靜盤臥,山腳下的龍潭,恰似一顆鑲嵌在崇山峻嶺中的明珠,形成相為呼應,蔚為壯觀的“游龍戲珠”的奇特景象。
龍山景區,原始的植被,林木茂密,溪水淙淙,奇花異葩俯拾皆是;百米大峽谷,層瀑疊泉,白云繚繞,石趣天然,百鳥互鳴。金龍潭――碧波蕩漾,錦粼波動,潛心垂釣,美不勝收。譚龍道場――古建筑群,氣勢恢宏,神靈活現,栩栩如生,游人可進行宗教朝覲,許香還愿,祈求福壽平安。
5、萊蕪呂祖泉AAA
呂祖泉旅游區位于著名的雪野水庫北側,距濟南60公里、萊蕪30公里,占地3800畝。據傳呂洞賓在此-成仙,這里三面環山,森林茂密,山泉常年不斷,自然景觀眾多,比較有名的有:白水泉、仙乳峰、仙乳石、仙拳、仙腳印、睡天鵝石、神蛙石、怪獸石、海豚石、仙人頭、烏龜下蛋等。非常精美的建筑物有:牌坊、八仙洞、八仙亭、娘娘廟、大型風車、觀湖亭、水庫和八仙書畫院、休閑餐廳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飲部。
旅游區內各種水果、山棗應有盡有,使人垂涎欲滴、流連忘返。特別是五月份的桑椹供游客免費采摘,更是我們旅游區內的一大特色。呂祖泉旅游區給濟南、萊蕪等近郊又增添了一處休閑旅游的好去處。
6、王石門天上人家景區AAA
王石門“天上人家”景區主要景點有“三谷兩湖一天村”。“三谷”即九天大峽谷、石門大峽谷、槐花谷;“兩湖”即九天湖、九龍湖,“天村”即王石門村。王石門景區是國家2A級旅游區,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該景區位于齊魯大峽谷旅游區中部的群山環抱之中,區內自然旅游資源豐富,其中具有典型魯中山區風格的王石門民俗村海拔851米,是山東省海拔最高的村莊,因其周圍群山多有云霧繚繞,素有“天上人家”之稱。整個“天上人家”景區以原始自然風光和田園民俗旅游為特色,游覽時節以春夏秋最佳。九天大峽谷下至龍尾湖,上至王石門村,全長約10公里。谷內呈原生狀態,飛瀑、流泉、奇石、險峰、密林,多姿多彩,適宜探險、觀光、避暑等。石門大峽谷總長3600米,平均深度300米,因峽谷西側有一險峻之處就像一道石門矗立在那里,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特點十分突出,故稱“石門大峽谷”。槐花谷位于村西4華里處,占地5000畝,谷內林木覆蓋。
7、雪野藍灣歡樂島AAA
雪野藍灣歡樂島位于省級旅游度假區雪野湖南岸,占地19萬平方米,沿水岸線2.6公里,是一個集自然山水風光、浪漫溫情沙灘、休閑驚險運動和水、陸、空全方位旅游體驗于一體的大型濱水樂園。七色彩虹棧橋、十二生肖園、動力小火車將藍灣歡樂廣場、藍灣水世界、藍灣金沙灘、藍灣游樂園等四大板塊有機串聯起來,世紀飛碟、旋轉木馬、迷你高爾夫、熱氣球飛行體驗、瑪雅文化水寨、彩虹滑梯、造浪池、水上沖關、水上自行車等30多個娛樂項目錯落有致、星羅棋布的分布于園區各處,是省會城市群經濟圈休閑娛樂、旅游度假、戶外拓展、消夏避暑、親近自然的首選旅游目的地。地址:萊蕪雪野旅游區環湖南路8號營業時間:09:30--18:00游覽時間:大約4小時游覽線路:雪野藍灣歡樂島正門—十二生肖彩虹橋—藍灣金沙灘—十二生肖彩虹橋—水上公園—藍灣大道—藍灣游樂場—乘坐動力觀光火車—出園配套服務設施:藍灣美食城、歡樂集市游客服務中心。
8、吐絲口戰役紀念碑
吐絲口戰役紀念碑坐落在萊蕪城區口鎮政府駐地東2華里處的橡皮壩西側,占地20.48畝。這里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松柏交翠,景色宜人。紀念碑于2002年10月1日建成。設計主題是戰斗、勝利、和平、家園。主題造型由代表人民解放軍在解放戰爭中的主要武器步槍變形組合而成,其四支緊靠的步槍合為一體,寓意革命先烈在吐絲口戰役中緊密團結、共同戰斗的精神。正、背面的裝飾圖案是由象征勝利與和平的和平鴿和五線譜,代表吐絲口戰役勝利的時間2.23和國旗中的五星組成,昭示先烈們的豐功偉績將永存中華大地。下方有槍柄組成口鎮的口字,似凱旋門一樣向人們展示吐絲口戰役的偉大勝利。碑體高19.47米,代表1947年的萊蕪吐絲口戰役;紀念碑護欄及臺階呈圓形,中心圓直徑為21米,臺階是21級,寓意在新的世紀,口鎮人民同心同德、團結奮斗,繼承吐絲口戰役革命先烈的遺志,把口鎮建設成為和平幸福的美好家園。登上21級臺階。
9、齊魯大峽谷
萊蕪市齊魯大峽谷旅游區規劃面積19平方公里,位于萊蕪市萊城區北部的鹿野鄉,處于山東省中部泰山余脈的群山環抱之中,北依省會泉城濟南,東臨齊國故都淄博,西與泰安接壤,南望孔子故里曲阜。境內有7條省道,09國道穿越而過,交通十分方便。
齊魯大峽谷的4個生態旅游區該旅游區包括房干生態旅游區、王石門“天上人家”旅游區、黑龍潭旅游區和獨路-草原旅游區等4個旅游區,是山東省假日辦重點預報的景區之一。區內山地切割強烈,山勢陡險,溝壑縱橫,規模宏大,區內10公里以上的峽谷多條,是山東省乃至華東地區最大的峽谷群。尤其是由九龍、九天兩條大峽谷組成的“二龍戲珠”景觀,氣勢恢宏,谷內怪石嶙峋,溪水潺潺,連綿曲折,九曲十八彎,讓人嘆為觀止。該區四面群山,層巒疊翠,郁郁蔥蔥,野花遍地,鳥語花香,森林覆蓋率在90%以上,山巔-草原面積上萬畝。夏季氣候涼爽,空氣清新,負氧離子豐富,是理想的“天然氧吧”。
10、華山國家森林公園AA
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國家2A級旅游區,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位于萊蕪市西北部山區,屬于泰山支脈,距市區30多公里。公園總面積46平方公里。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有大小山頭96座,其中海拔700米以上的25座。西部最高點為香山,海拔918.7米,是全市海拔最高的山峰,東部最高點為大山,海拔823米。公園地處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干濕明顯。公園歷經多年封育,物種資源豐富。有喬木50科200多種,形成以常綠林為主的森林近4000公頃,森林覆蓋率為87%,茂密的森林資源為各種野生動物棲息繁衍創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區內有分屬11目、29科的'鳥類170種,7目、11科的獸類19種。林區內部小氣候特征明顯,冬暖夏涼,空氣清新,氣候宜人。夏季氣溫比市區低5—8℃,是避暑休閑的理想之地。公園分三個景區,分別是白龍潭景區、大舟院景區、永寧崮景區。
二、萊蕪簡單概述
萊蕪市位于山東省中部,總面積2246平方公里,人口124萬,轄萊城區、鋼城區、1個省級高新區和5個省級園區,19個鄉鎮(辦事處)。萊蕪古稱贏、牟,是齊魯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有三千多年的冶煉史。境內汶陽文化是大汶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保存完好的齊長城比秦長城還早400多年,春秋時期著名的長勺之戰就發生在萊蕪。萊蕪還是著名散文家吳伯簫的故鄉。萊蕪是齊魯文化的交匯地,歷史悠久,古跡眾多,山清水秀。萊蕪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齊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汶陽文化遺址是大汶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距今已有幾十萬年的歷史;長勺文化再現了殷商時期當地人民的生產、生活風貌;春秋戰國時期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來此觀禮;管鮑曾在這里分金。這里有春秋戰國時期的珍貴文物"龍鳳梳"和漢代三銖錢范;有民間奇物"寶葫蘆"和"扁豆秧拐杖"。境內有保存較好、比秦代萬里長城還早400多年的齊長城;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長勺之戰"遺址、齊魯夾谷會盟遺址;還有底蘊深厚的礦冶歷史文化。四十多年前,又以震驚中外的"萊蕪戰役"彪炳史冊。有發生在解放戰爭時期聞名遐邇的萊蕪戰役紀念館等眾多的人文旅游資源;萊蕪自然旅游資源山、水、林、洞、峽、潭、瀑、泉等,種類齊全,萊蕪素有八大勝景、十大名山,代表著萊蕪獨特的風景名勝,吸引了歷史上諸多的文人墨客前來歌詠賦唱。自古"黃河西來"、"大江東去",九州江河東流入海,唯汶河獨辟蹊徑,滔滔西去成為一大奇觀;春夏之季,陽光經過不同密度的氣層,發生明顯折射,常把地面景物顯現空中,出現奇異幻景,史稱"礦山呈瑞";雪野湖位置優越、環境優美,是現代人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理想去處。萊蕪資源豐富。鐵礦石6.5億噸,居華東地區之首,鐵精礦粉品位達到62-66%;煤儲量5億噸,是全國重點產煤市之一;花崗石儲量10億立方米以上,"萊蕪黑"花崗石板材在國際市場上被譽為"珍品"。?萊蕪是"山東鋼鐵生產和深加工基地"、"國家新材料產業化基地",全市鋼鐵生產能力700萬噸、深加工能力250萬噸,大H型鋼、中寬帶、軸承鋼、齒輪鋼和粉末冶金等主導產品深具加工潛力,全市形成了從鐵礦開采到生鐵冶煉到煉鋼軋鋼、從加工鑄造到機械制造到新材料生產完善配套的鋼鐵產業體系,進一步拉長了鋼結構加工、汽車配件加工、板帶加工、環保機械加工等鋼鐵產業鏈條。萊蕪是"中國生姜之鄉"、"中國花椒之鄉"、"中國黃金蜜桃之鄉"。"萊蕪三辣"(生姜、大蒜、雞腿蔥)、"萊蕪三黑"(黑豬、黑雞、黑山羊)深具開發潛力,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迅猛。同時,紡織、造紙、建材等產業也較發達。萊蕪基礎設施功能完善,投資環境優良,先后獲得"國家級衛生城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治理優秀城市"、"山東省園林城市"等稱號。境內擁有磁萊、辛泰兩條鐵路線和泰萊、博萊、萊新三條高速公路,第二條濟青高速公路正在規劃建設中。距濟南國際機場80公里,距青島港24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