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畢業能從事工作,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就業前景如何,大風車小編為大家從網絡整理了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基本屬性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 |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基本屬性 | |
學歷層次 | 本科 | |
修業年限 | 四年 | |
授予學位 | 教育學學士 | |
文理比例 | 48:52 | |
男女比例 | 80:20 |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介紹
專業簡介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主要研究運動學、社會體育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能夠在社會體育(群眾自愿參加的以增進身體健康、豐富文化生活為主要目的的群眾性體育活動)領域內進行組織管理、咨詢指導、經營營銷等。例如:健身俱樂部體能訓練的指導,長跑、太極、廣場舞等社會體育活動的組織,球拍、護具等體育用品的銷售等。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社會體育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技能,能在社會體育領域中從事群眾性體育活動的組織管理、咨詢指導、經營開發以及教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社會體育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從事社會體育工作的基本訓練,掌握群眾體育活動組織管理、咨詢指導、經營開發和教學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學科要求
該專業對體育科目要求較高。該專業適合對體育活動與研究感興趣的學生就讀。
知識能力
1.掌握社會體育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指導大眾體育、養生健身、休閑娛樂及特殊人群體育的運動技術; 3.具有從事群眾性體育活動的組織管理、咨詢指導、經營開發及教學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黨和國家有關體育事業的方針、政策、法規; 5.了解國內外在社會體育方面的學術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考研方向
體育教育訓練學、體育教學、體育人文社會學、體育學
主要課程
社會體育理論與方法、社會心理學、運動解剖學、教育學、體育經濟學、俱樂部體育、社區體育、高爾夫、時尚有氧運動、攀巖、體育管理學概論、體育舞蹈、民間體育以及健身操舞等課程。
就業方向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就業前景比較狹窄,畢業生一般從事健身教練、理療師等工作。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學生畢業后主要擔任銷售代表、銷售經理、初中體育教師、物流監管員、電話銷售、小學體育教師、業務代表、客戶經理、管理培訓生、儲備干部、醫學檢驗業務代表、特檢業務代表等崗位。
社會名人
高雪梅、趙德勛、于善旭等。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就業前景
1、近十年平均薪資
年份 | 薪資/月 |
---|---|
2010 | 2980 |
2011 | 3552 |
2012 | 4048 |
2013 | 4456 |
2014 | 4963 |
2015 | 5685 |
2016 | 6529 |
2017 | 7302 |
2018 | 7555 |
2019 | 7917 |
2020 | 8343 |
2、主要職業分布
職業類別 | 具體崗位 | 比例 |
---|---|---|
銷售業務 | 網絡/在線銷售,銷售主管,業務拓展經理/主管,業務拓展主管/經理,團購業務員,客戶主管,經銷商,業務主管,大客戶銷售經理,客戶經理/主管 | 30.5% |
運動/健身 | 滑雪教練,健身/美體/舞蹈教練,教練員,健身顧問/教練,體育老師/教練,游泳教練,教練,實習生,健身教練,私人教練 | 13.4% |
行政/后勤/文秘 | 董事長助理,總裁助理/總經理助理,行政專員/助理,行政經理/主管/辦公室主任,助理/秘書/文員,行政文員,行政經理,其他,總經理助理,文員 | 4.4% |
教師 | 職業中專/技校教師,體育老師,中學教師,體育老師/教練,幼教,兼職教師,實習教師,高中體育教師,實習生,教師/培訓師 | 3.6% |
市場 | 產品人,推廣,營銷經理,市場部總監,市場企劃專員,市場部主管,經理,市場策劃/企劃,產品/品牌專員/助理,營銷總監,市場推廣專員 | 3.6% |
其他 | 儲備干部,副經理,店長,經理,店長/賣場管理,娛樂或餐飲管理,酒店管理,店經理,店長助理,主管 | 44.5% |
3、主要行業分布
序號 | 行業類別 | 比例 |
---|---|---|
1 | 教育/培訓/院校 | 38% |
2 | 互聯網/電子商務 | 11% |
3 | 快速消費品(食品、飲料、化妝品) | 9% |
4 | 娛樂/休閑/體育 | 8% |
5 | 家居/室內設計/裝潢 | 8% |
6 | 專業服務(咨詢、人力資源、財會) | 5% |
7 | 建筑/建材/工程 | 5% |
8 | 房地產 | 4% |
9 | 新能源 | 4% |
10 | 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 | 3% |
4、主要地區分布
序號 | 地區 | 比例 |
---|---|---|
1 | 廣州 | 33% |
2 | 梧州 | 28% |
3 | 深圳 | 10% |
4 | 上海 | 7% |
5 | 佛山 | 6% |
6 | 南京 | 3% |
7 | 武漢 | 3% |
8 | 東莞 | 2% |
9 | 長沙 | 2% |
10 | 北京 | 2% |
數據來源于大風車網,查詢請登錄:www.cReDITsaiL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