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考古學專業畢業能從事工作,考古學專業就業前景如何,大風車小編為大家從網絡整理了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考古學專業基本屬性
考古學專業 | 考古學專業基本屬性 | |
學歷層次 | 本科 | |
修業年限 | 四年 | |
授予學位 | 歷史學學士 | |
文理比例 | 85:15 | |
男女比例 | 78:22 |
考古學專業介紹
專業簡介
考古學,即考究古代的學科,屬于人文科學,在中國是歷史學的分支,而世界其他國家則多從屬于人類學。考古學旨在根據古代人類各種活動遺留下來的物質資料,以研究人類古代社會的歷史。實物資料包括各種遺跡和遺物,它們多埋沒在地下,必須經過科學的調查發掘,才能被系統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
培養目標
考古學專業培養具備考古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有進一步培養潛能的高層次專門人才和能在考古、文物、博物館等事業單位及國家機關從事研究、教學、管理等實際工作的考古學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
學生主要學習考古學的基本理論、方法與技能,了解考古學的多學科交叉發展趨勢和世界考古學發展概況,熟悉中國考古學的發展歷史、研究現狀;在中國歷史、世界歷史、博物館學、文物學理論、文化人類學、民族學、古代漢語、史料學、地理學、第四紀環境學、古人類學等方面受到基本訓練。
學科要求
該專業對政治、歷史科目要求較高。該專業適合對歷史學有較強興趣,且熱愛考古的學生就讀。
知識能力
1.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考古學的基本理論、知識、方法與技能; 2.能夠從事田野考古發掘、整理及編寫考古報告; 3.掌握博物館管理技能; 4.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5.了解國內外考古學界最重要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向; 6.具有從事考古學及歷史學研究的初步能力。
考研方向
考古學、文物與博物館、中國史、科學技術史
主要課程
中國通史、世界上古史、中國考古學史、考古學導論、舊石器時代考古、新石器時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戰國秦漢考古、三國兩晉南北朝考古、隋唐考古、宋元明考古、田野考古等。
就業方向
考古是一個專業性非常強的領域,畢業以后可以應聘到大學或科研單位從事教學或科學研究工作,也可以到博物館、拍賣行、文物商店或海關,從事文物保護、古玩鑒定以及拍賣等工作。如果你想向更高的學術領域邁進,也可以報考研究生或者再出國留學,繼續深造。該專業適合公務員崗位及升學考研。
社會名人
李伯謙、徐天進、李光謨等。
考古學專業就業前景
1、近十年平均薪資
年份 | 薪資/月 |
---|---|
2010 | 3068 |
2011 | 3901 |
2012 | 4824 |
2013 | 5989 |
2014 | 6862 |
2015 | 7184 |
2016 | 8526 |
2017 | 11459 |
2018 | 12710 |
2019 | 16057 |
2020 | 21048 |
2、主要職業分布
職業類別 | 具體崗位 | 比例 |
---|---|---|
銷售業務 | 銷售主管,銷售工程師,銷售總監,客戶代表,區域銷售經理,渠道/分銷經理,客戶經理,海外銷售,客戶經理/主管,業務拓展專員/助理 | 13.1% |
行政/后勤/文秘 | 助理/秘書,經理助理/秘書,行政專員/助理,總裁助理/總經理助理,行政經理/主管/辦公室主任,助理/秘書/文員,總裁助理,實習生,行政前臺,總經辦計劃秘書 | 8.6% |
編輯/記者 | 咨詢師,特聘編輯、特約撰稿人(兼職),公務員,特聘編輯(兼職)、特約撰稿人(自由職業),兼職,編輯主管,審核編輯,助理研究員,編輯 (兼職),特刊部 | 7.4% |
教師 | 數學組組長,高中教師,英語教師,教材編撰,大學教師,外語培訓師,兼職教師,家教,兼職,英文歷史老師 | 4.7% |
市場 | 市場拓展專員/助理,《心理月刊》品牌市場經理,美團外賣校園大使,市場策劃/企劃專員,外聯 項目經理,公務員,市場策劃/企劃,校園代理,市場分析/調研人員(兼職),市場部 | 4.3% |
其他 | 人事部實習生,工資結算及薪酬專員,人事助理,人事經理,人事行政主管,高級HR專員,人力資源部經理,人事行政經理,招聘專員/助理,人力資源經理 | 61.9% |
3、主要行業分布
序號 | 行業類別 | 比例 |
---|---|---|
1 | 公關/市場推廣/會展 | 15% |
2 | 建筑/建材/工程 | 14% |
3 | 影視/媒體/藝術/文化傳播 | 12% |
4 | 計算機軟件 | 10% |
5 | 酒店/旅游 | 9% |
6 | 新能源 | 8% |
7 | 多元化業務集團公司 | 7% |
8 | 家居/室內設計/裝潢 | 7% |
9 | 教育/培訓/院校 | 7% |
10 | 計算機服務(系統、數據服務、維修) | 6% |
4、主要地區分布
序號 | 地區 | 比例 |
---|---|---|
1 | 北京 | 24% |
2 | 西安 | 24% |
3 | 廣州 | 15% |
4 | 武漢 | 11% |
5 | 上海 | 9% |
6 | 佛山 | 3% |
7 | 深圳 | 3% |
8 | 重慶 | 3% |
9 | 成都 | 2% |
10 | 鄭州 | 2% |
數據來源于大風車網,查詢請登錄:www.cReDITsaiL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