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畢業能從事工作,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就業前景如何,大風車小編為大家從網絡整理了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基本屬性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基本屬性 | |
學歷層次 | 本科 | |
修業年限 | 四年 | |
授予學位 | 理學學士,管理學學士 | |
文理比例 | 22:78 | |
男女比例 | 55:45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介紹
專業簡介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前身是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2012年教育部將“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拆分為“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和“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兩個專業。該專業立足于地球表層特征及其變化、自然資源管理、環境保護、3S技術,能在企事業單位從事自然地理過程、環境變化研究和資源管理、環境保護或應用的高素質復合型專門人才。
培養目標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培養具備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科研、教學、資源開發利用與規劃、管理等工作的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初步的教學、研究和資源開發、規劃管理的基本技能。
學科要求
該專業對地理、物理科目要求較高。該專業適合對自然科學感興趣,熱愛資源環境的學生就讀。
知識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化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 3.了解相近專業如地理科學、生態學、環境科學和管理科學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4.了解國家科學技術、知識產權等政策,熟悉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戰略等有關政策和法規; 5.了解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考研方向
地理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地質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環境科學與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學科教學(地理)、資源與環境
主要課程
地質學、自然地理學、國土規劃、地圖學、遙感應用、管理科學、環境科學、環境監測、環境經濟學、土地評價與土地管理、資源學、水資源計算與管理、景觀生態學、生態環境規劃、環境化學、地理信息系統、計量地理學、地質學、地貌學地理信息系統、遙感與數字圖像處理等。
就業方向
畢業后能從事國土資源整冶、自然資源開發利用與規劃管理、環境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規劃以及城市規劃與管理等方面的科研及管理工作,也可以報考土地資源管理,環境工程,自然地理等研究生繼續深造。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
社會名人
吳履平、鄧先瑞、侯林春等。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就業前景
1、近十年平均薪資
年份 | 薪資/月 |
---|---|
2010 | 2791 |
2011 | 3486 |
2012 | 4080 |
2013 | 4669 |
2014 | 5385 |
2015 | 6210 |
2016 | 6610 |
2017 | 8786 |
2018 | 9664.6 |
2019 | 11660 |
2020 | 13175.8 |
2、主要職業分布
職業類別 | 具體崗位 | 比例 |
---|
3、主要行業分布
序號 | 行業類別 | 比例 |
---|---|---|
1 | 建筑/建材/工程 | 30% |
2 | 房地產 | 16% |
3 | 政府/公共事業 | 13% |
4 | 專業服務(咨詢、人力資源、財會) | 10% |
5 | 廣告 | 6% |
6 | 中介服務 | 5% |
7 | 新能源 | 5% |
8 | 計算機軟件 | 5% |
9 | 學術/科研 | 3% |
10 | 教育/培訓/院校 | 3% |
4、主要地區分布
序號 | 地區 | 比例 |
---|---|---|
1 | 廣州 | 26% |
2 | 西安 | 16% |
3 | 佛山 | 13% |
4 | 南京 | 10% |
5 | 杭州 | 10% |
6 | 武漢 | 6% |
7 | 福州 | 6% |
8 | 東莞 | 3% |
9 | 中山 | 3% |
10 | 云浮 | 3% |
數據來源于大風車網,查詢請登錄:www.cReDITsaiLING.coM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相關文章分享
1.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大學排名2022年最新全國排名一覽表
如何查看一個專業的排名數據, 按照學科評估結果給專業排名是評論一個專業好壞的重要依據。本文大風車網幫大家整理了2022年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大學排名數據,數據來源于《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公布》。一、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介紹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主要研究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立足于地球表層特征及其變化、自然資源管理、環境保護、3S技術,學習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土地...查看更多
2.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職業生涯規劃書范文(原創)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對每個人而言,都是在一定的時間內有效,如果不進行合理有效的規劃,就會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生命。作為已經尚未畢業的我,很早就知道如果不為自己擬定一份職業生涯規劃,把自己的未來設計好。生活和工作就會沒有了方向,就像大海里的一葉小舟,迷失方向,不知所歸,為了高效的利用時間,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特作以下個人職業生涯規劃。一:目標職業我是地理科學師范專業,根據<...查看更多
3.全國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大學排名,2022年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大學排行榜
全國共有14所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的大學參與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西北大學,排名第二的是北京林業大學,排名第三的是長沙理工大學,以下是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大學排名列表: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大學排名學校名稱1西北大學2北京林業大學3長沙理工大學4廣東財經大學5臨沂大學6海南師范大學7山西大學8山西財經大學9湖北師范學院10安徽理工大學11河南理工大學12貴州財經大學13湖北民族學院14北京城市...查看更多
4.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開設課程設置,課程內容學什么
主干課程?,地質學、自然地理學、國土規劃、地圖學、遙感應用、管理科學、環境科學、環境監測、環境經濟學、土地評價與土地管理、資源學、水資源計算與管理、景觀生態學、生態環境規劃、環境化學、地理信息系統、計量地理學、地質學、地貌學地理信息系統、遙感與數字圖像處理。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實踐教學,主要包括課堂實踐、專業實習、課程設計、課程實習(含長短途)四個環節課堂實踐:地球概論實驗、地圖學實驗、地質學實...查看更多
5.2022年全國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大學實力排名及就業前景排名(完整版)
1月6日,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中國科教評價網和中國教育質量評價中心共同完成了2014~2015年度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評價工作。本次大學評價共包含2751(去年2742)所中國高等院校。其中包括1200所(去年1155)中國大學(不含軍事類院校和港澳臺地區高校):含重點大學131所(一流大學26所),一般大學645所(去年621),民辦院校424所(去年403);另外還對287所(去年298)獨立...查看更多
6.2020年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未來就業前景形勢分析解讀(原創)
很多考生志愿先填了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后,但是對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并不是很了解,不知道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要學什么,有什么課程及未來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就業前景和形勢怎么樣,所有大風車網小編特意編寫了關于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的一些知識請仔細閱讀,【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新生交流群:119408121】好的專業包括四個原則:第一是興趣原則,選感興趣的專業;第二是優勢原則,選最能體現自己的...查看更多
7.2022年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大學排名和分數線排行榜
2017年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排名排 序學校名稱水 平開此專業學校數1蘭州大學...查看更多
8.2022年本科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大學排名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是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2017年教育部將“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拆分為“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和“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兩個專業。從此"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將退出本科專業的舞臺。 全國共有20所開設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的大學參與了2015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大學排名,其中排名的是蘭州大學,排名第二的是中國地質大學,排名第三的是北京大學,以下是自然地理與資源...查看更多
9.2022年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大學排名
2017年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大學排名快車教育,某名企人力資源總監曾先生表示,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前身是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2017年教育部將“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拆分為“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和“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兩個專業。從此"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將退出本科專業的舞臺。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大學競爭力排行榜排 序學校名稱水 平開此專業學校數1南京大學...查看更多
10.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開設院校有哪些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開設院校有哪些?快車教育,某名企人力資源總監曾先生表示,開設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的大學名單,總共77所學校,排名不分先后,供大家填報志愿參考。序號院校名稱1北京林業大學2河北工程大學3石家莊學院4山西大學5太原師范學院6內蒙古師范大學7河海大學8南通大學9鹽城師范學院10福建農林大學11閩江學院12山東科技大學13聊城大學14魯東大學15河南理工大學16信陽師范學院17湖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