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畢業能從事工作,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就業前景如何,大風車小編為大家從網絡整理了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基本屬性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 |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基本屬性 | |
學歷層次 | 本科 | |
修業年限 | 四年 | |
授予學位 | 工學學士,理學學士 | |
文理比例 | 0:100 | |
男女比例 | 58:42 |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介紹
專業簡介
生物醫學工程是結合物理、化學、數學和計算機與工程學原理,從事生物學、醫學、行為學或衛生學的研究;提出基本概念,產生從分子水平到器官水平的知識,開發創新的生物學制品、材料、加工方法、植入物、器械和信息學方法,用與疾病預防、診斷和治療,病人康復,改善衛生狀況等目的。
培養目標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培養具備生命科學、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及信息科學有關的基礎理論知識以及醫學與工程技術相結合的科學研究能力,能在生物醫學工程領域、醫學儀器以及其它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產業等部門從事研究、開發、教學及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生命科學、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電子技術、信號檢測與處理、計算機技術在醫學中的應用的基本訓練,具有生物醫學工程領域中的研究和開發的基本能力。
學科要求
該專業對生物化學要求較高。該專業適合熱愛生物醫學工程,對生命科學儀器設備感興趣的學生就讀。
知識能力
1、掌握電子技術的基本原理及設計方法; 2、掌握信號檢測和信號處理及分析的基本理論; 3、具有生物醫學的基礎知識; 4、具有微處理器和計算機應用能力; 5、具有生物醫學工程研究與開發的初步能力; 6、具有一定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知識; 7、了解生物醫學工程的發展動態; 8、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
考研方向
生物醫學工程、生物影像學、生物信息學、工商管理、神經科學與工程、生物力學
主要課程
主要開設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人體解剖學、生理學、基礎生物學、生物化學、信號與系統、算法與數據結構、數據庫原理、數字信號處理、EDA技術、數字圖像處理、自動控制原理、醫學成像原理、生物信息學等。
就業方向
學生就業的主要去向為研究機構,醫院影像、設備、臨床工程、信息中心等相關科室,醫療器械相關企業、事業單位,政府相關管理部門等。主要從事醫療器械的維護、采購管理工作以及信息管理;到醫療儀器企業做研發、銷售、維修;高等醫學院校從事醫學影像技術的教學、科研工作。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及公務員。
社會名人
楊子彬、俞夢孫、田捷等。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就業前景
1、近十年平均薪資
年份 | 薪資/月 |
---|---|
2010 | 2995 |
2011 | 3956 |
2012 | 4765 |
2013 | 5476 |
2014 | 6195 |
2015 | 6957 |
2016 | 7972 |
2017 | 9123 |
2018 | 10605 |
2019 | 12042 |
2020 | 13531 |
2、主要職業分布
職業類別 | 具體崗位 | 比例 |
---|---|---|
銷售業務 | 區域銷售經理/主管,醫療器械銷售代表,區域銷售總監,銷售業務跟單,業務經理,大客戶經理,渠道/分銷經理,渠道/分銷經理/主管,渠道/分銷主管,招商經理 | 11.5% |
技術支持 | 售后服務工程師,售前/售后技術支持工程師,技術支持/維護工程師,醫療器械維修/保養,技術支持工程師,售前/售后技術支持管理,技術支持,售后工程師,軟件工程師,售前/售后技術支持主管 | 8.6% |
醫學/醫療器械研發 | 實驗員,研發助理,研發工程師,醫療器械維修人員,研究員,技術員,助理工程師,醫療器械工程師,工程師,實驗室技術員 | 5.5% |
機械設備/維修 | 技術工程師,設備科實習生,CT工程師,醫療設備維修,服務工程師,助理工程師,客服工程師,維修工程師,現場服務工程師,設備科工程師 | 4.4% |
醫藥注冊/推廣 | 醫藥代表,注冊專員,醫療器械銷售代表,醫藥銷售代表,醫療器械推廣,醫療器械銷售,醫療器械注冊,銷售助理,醫藥銷售經理/主管,醫療器械市場推廣 | 1.5% |
其他 | 軟件研發工程師,FPGA工程師,技術員,技術總監/經理,嵌入式工程師,實習生,硬件研發工程師,電子技術研發工程師,工程師,軟件開發工程師 | 68.5% |
3、主要行業分布
序號 | 行業類別 | 比例 |
---|---|---|
1 | 醫療設備/器械 | 42% |
2 | 醫療/護理/衛生 | 21% |
3 | 制藥/生物工程 | 15% |
4 | 新能源 | 5% |
5 | 計算機軟件 | 3% |
6 | 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 | 2% |
7 | 儀器儀表/工業自動化 | 2% |
8 | 貿易/進出口 | 2% |
9 | 學術/科研 | 2% |
10 | 互聯網/電子商務 | 1% |
4、主要地區分布
序號 | 地區 | 比例 |
---|---|---|
1 | 深圳 | 22% |
2 | 上海 | 17% |
3 | 北京 | 15% |
4 | 廣州 | 12% |
5 | 杭州 | 7% |
6 | 南京 | 5% |
7 | 武漢 | 5% |
8 | 成都 | 4% |
9 | 蘇州 | 4% |
10 | 重慶 | 4% |
數據來源于大風車網,查詢請登錄:www.cReDITsaiL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