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前身為著名的“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是解放軍未來科學家、技術專家和新型指揮軍官的搖籃。位于湖南省長沙市。
陸軍工程大學
是 2017年以解放軍理工大學和軍械工程學院主體為基礎組建,是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并重、工程技術與作戰指揮融合的教學研究型綜合性大學。校本部座落于長江之濱、人文薈萃的六朝古都江蘇南京,另設石家莊校區(河北石家莊)、通信士官學校(重慶)、軍械士官學校(湖北武漢)和訓練基地(江蘇徐州)。
陸軍步兵學院
由原南昌陸軍學院、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合并組建而成,院本部坐落在南昌,在河北省省會石家莊設校區,實現了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重塑重構,形成了"一校兩區、一南一北"的辦學格局。2017年8月1日,陸軍步兵學院成立掛牌儀式在“英雄城”南昌舉行。陸軍步兵學院是全軍26所面向普通高中畢業生招收學員的軍校之一,2017年開始面向全國招生。
陸軍裝甲兵學院
以原裝甲兵工程學院、原裝甲兵學院、原裝甲兵技術學院為基礎重建,轄院本部、蚌埠校區和士官學校。院本部為原裝甲兵工程學院,地處北京市豐臺區盧溝橋畔;蚌埠校區為原裝甲兵學院,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區;士官學校為原裝甲兵技術學院,位于吉林省長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
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
以解放軍陸軍軍官學院、南京炮兵學院、防空兵學院和沈陽炮兵學院為基礎組建,副軍級。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本部坐落于國家科教基地、安徽省會合肥,另設南京校區、鄭州校區和士官學校(沈陽)。
陸軍特種作戰學院
2017年,成立陸軍特種作戰學院,以特種作戰學院、桂林綜合訓練基地(原桂林陸軍學院)為基礎組建,副軍級,主校區在廣西桂林,占地12000余畝。
陸軍邊海防學院
是全軍唯一一所邊海防高等教育院校,是全軍“2110 工程”重點建設院校,是陸軍指揮軍官成長成才的搖籃,是青年學子實現人生理想、投身國防事業的殿堂。
學院主要由院本部,烏魯木齊、昆明兩個校區組成,總占地面積近4萬畝。2017年由邊防學院、烏魯木齊民族干部學院、昆明民族干部學院合并改建為陸軍邊海防學院。
陸軍防化學院
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區,隸屬于陸軍,是一所培養中、初級防化指揮軍官和中、高級防化工程技術軍官的高等軍事學府。
陸軍軍醫大學
以第三軍醫大學為基礎,整合白求恩醫務士官學校、西部戰區陸軍烏魯木齊綜合訓練基地軍醫訓練大隊和西藏軍區第8醫院,形成重慶、石家莊、呼圖壁、日喀則四地辦學格局,校本部定在重慶,對外仍可稱第三軍醫大學。
陸軍軍事交通學院
面向全軍和武警部隊培養軍事交通運輸人才的高等教育院校,下設院本部(天津市)、鎮江校區(江蘇鎮江)、汽車士官學校(安徽蚌埠)和軍事交通運輸研究所(天津市)。主要承擔軍交運輸、國防交通、車輛船艇和軍事物流四大領域的指揮、管理和技術人才培養以及科學研究任務,為我軍運輸投送和船艇部隊培養初級指揮軍官,為戰略投送新型作戰力量建設提供人才、知識、技術和決策支持服務。
陸軍勤務學院
以后勤工程學院和軍事經濟學院為基礎組建。主校區位于重慶市大學城,占地3000余畝,教研設備先進,教學資源豐富,擁有10個國家、軍隊和省部級研發中心,6個科技成果轉化平臺,8個軍隊、省市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60余個各類基礎實驗室和專業實驗室。
海軍工程大學
位于"九省通衢"之稱的湖北省武漢市,是在中央軍委、海軍黨委領導下的高等軍事院校,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管結合、指技合一、文理兼容、具有鮮明海軍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全軍重點建設的五所綜合大學之一和對外開放院校,是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正軍級編制。
海軍大連艦艇學院
是專門培養海軍艦艇指揮軍官、海軍政治指揮軍官和海洋測繪工程技術軍官的高等軍事學府,是全軍重點建設院校,被譽為"海軍軍官搖籃"和"中國海軍的黃埔軍校"。學院為中國海軍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位于遼寧省大連市中山區解放路667號。
海軍潛艇學院
直屬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是一所為海軍潛艇部隊和防救部隊培養中、初級指揮干部和技術干部的指揮院校,是青島地區軍隊院校協作中心牽頭單位。學院坐落于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東臨市政府,南望五四廣場,院區環境優雅怡人。
海軍軍醫大學
原第二軍醫大學,國家“211工程”、軍隊“2110工程”和原總后勤部“53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首批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軍隊研究生培養重點建設院校,是軍隊3所設置研究生院的單位之一,是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和首批開辦八年制醫學教育的高校,入選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外軍醫學留學生培養基地。在滬附屬醫院有上海長海醫院、上海長征醫院、東方肝膽外科醫院、上海市浦東新區公利醫院。直屬總參謀部。位于廣東省廣州市禺東西路38號。
空軍工程大學
簡稱空工大,是在中央軍委、空軍黨委領導下的高等軍事院校,是一所融工、文、管、理、法、軍等學科于一體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是全軍重點建設的五所綜合大學之一和對外開放院校,是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受空軍和教育部雙重領導,正軍級編制。學校坐落在千年古都西安。
空軍航空大學
位于吉林省長春市,副軍級建制,是中國唯一一所以培養飛行人才為主體,航空飛行指揮與航空工程技術專業兼容的綜合性軍事高等學府。
空軍預警學院
原名空軍雷達學院,是全國唯一一所預警監視領域的專門院校,全軍唯一一所預警監視和電子對抗均為主體學科專業的院校,全空軍唯一一所指技兼容的中級軍事任職教育院校。主要承擔全軍預警系統和空軍地面電子對抗部隊指揮技術軍官及士官培養任務。位于湖北省武漢市。
空軍軍醫大學
原第四軍醫大學,是一所為軍隊培養高、中層次醫學專業人才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1954年由原第四軍醫大學和原第五軍醫大學合并而成。學校1959年被*確定為全國首批20所重點大學之一,1995年進入軍隊重點建設院校行列,1997年成為國家首批22所“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學校本部坐落在古城西安。
火箭軍工程大學
原是一所為地面炮兵培養初級指揮軍官的軍事院校,前身為西北軍區炮兵學校,先后更名為第一炮兵學校、西安炮兵學校、炮兵技術學院、第二炮兵技術學院、第二炮兵工程學院、第二炮兵工程大學,2015年12月底隨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的成立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工程大學。地處陜西西安。
航天工程大學
是一所培養航天指揮管理與工程技術人才的綜合性大學,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航天系統部領導管理。本部設在素有“首都后花園”之稱的北京市懷柔區,有懷柔、沙河和昌平三個校區,占地面積2513畝。
信息工程大學
以原信息工程大學、外國語學院為基礎重建,隸屬戰略支援部隊,校區位于河南省鄭州市、洛陽市,擔負著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培養信息領域高層次人才的重任。學校有80余年的辦學歷史,前身是軍委工程學校第二部、第三部和東北民主聯軍測繪學校,先后為國家和軍隊培養20余萬高素質人才。
武警工程大學
坐落在古城西安秦阿房宮遺址上,原名武警技術學院,1983年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成立,1998年9月更名為武警工程學院,2011年7月改建為武警工程大學。是武警部隊最早組建、最早開辦本科和碩士教育、最早被確定為全軍“2110工程”重點建設的高等軍事院校,是唯一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唯一全軍現代化教學工程試點,唯一指揮與技術并重、工程與管理結合、教學與科研一體的武警綜合大學,主要擔負武警部隊指揮類、工程技術類干部的學歷教育和任職培訓任務。
武警警官學院
位于“天府之國”成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武警總部直屬的全軍“211工程”重點建設高等軍事學府,乃全軍唯一一所在四川設置的軍事院校。
武警特種警察學院
隸屬于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始建于1982年,位于北京市朝陽區,比鄰首都國際機場,是武警總部直接領導和智慧的一支特種部隊,同時又是培養武警特種作戰人才的基地,主要任務是反恐怖作戰,外事表演和培養特警、偵查專業人才,是一所“亦隊亦校,隊校合一”的特殊軍事院校。
1.培養方式不同
軍校生在校期間是完全的軍事化管理,四年畢業后,可以留校、可以讀研、可以接受學校分配的工作,畢業后工資在三千到四千,屬于副連級。如果不想留在部隊等提干,還可以轉業、分配、下海經商、考公務員,就業前景比較樂觀;國防生是地方高校代為培養,有軍隊補助和每周訓練,比軍校生輕松,但畢業后要到委培的總參、總裝備部等部隊呆幾年,參加工作后和軍校生基本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學四年期間,軍校生比國防生多了四年的軍齡。如果要考國防生,一定要了解學校歸哪里管,是總參謀部還是總政治部,因為這關系到畢業的分配單位問題。
2.分數線不同
在體檢方面,軍校生和國防生都一樣,具體可以參考今年的招生體檢要求。但分數上卻有很大差別,國防生分數大概在一本分數線左右就可以,而軍校生報考分數則要高出很多,所以考生要根據自己的分數情況和自身體質去報考。
3.受重視程度不同
軍校生有軍籍,國防生無軍籍,單從這一點上看,軍隊的各級領導就會更偏愛軍校生,更何況軍校生是名副其實的軍校畢業,專業性更強,在校接受過軍事化管理,具備了軍人的素質和標準,而且系統全面地學習了專業知識,這些優勢足以讓軍校生獲得比國防生更多分提拔機會,也容易受到領導的優待。相反,國防生大學期間缺乏軍事訓練,對軍隊里的很多專業化知識了解的較少,這種“不專業”不可避免的會受到部隊領導的輕視,但國防生相比其他本科生還是有一定的優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