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業務管理子系統官方入口
http://106.38.235.201:7080
主要分為以下三步:
1,首先,找到本省窗口,輸入身份證姓名和驗證碼,點擊查詢。
2,在下拉窗口會出現一個臨時密碼,輸入臨時密碼登錄(錯三次會鎖),改為自己的密碼。
3,查看左側的分類菜單,打星號的選項為必填項目四點擊菜單逐一填寫個人信息,學習經歷(從高中寫),工作經歷,教師資格,教育教學(從13開始寫),國內培訓(比如繼續教育,地市級72學時),技能證書(點增加填寫多項),交流輪崗等。
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業務管理子系統的作用:全面掌握各地扶貧部門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幫扶情況,采集扶貧對象(包括貧困戶、貧困村、貧困縣)相關信息和各地扶貧部門幫扶項目計劃。同時,對上一年度建檔立卡基礎數據進行進一步核對、修改和完善。
全國教育信息化專家組秘書長任友群解讀《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
近日,教育部正式頒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在國家“十三五”規劃指導意見基礎上,根據第二次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的工作部署,立足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現狀、目標、要求,對我國教育信息化未來五年的發展提出了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
對此,記者專訪了全國教育信息化專家組秘書長、華東師范大學任友群教授。任友群教授對《規劃》進行了深入解讀,我們希望這一問答能幫助各級政府和相關機構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規劃》的精神內涵和主要內容。
教育信息化現狀:成績很大,挑戰明顯
《21世紀》:教育部剛剛頒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作為全國教育信息化專家組秘書長,你如何看待“十二五”我國教育信息化的發展?
任友群:“十二五”期間,我國教育信息化工作在以“三通兩平臺”為標志的項目推進下,在基礎設施建設、創新體制機制、資源平臺應用、人員隊伍保障等各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為下一步的創新融合、深化應用奠定了基礎。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清楚地看到,由于起步晚、底子薄,我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還存在著突出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觀念落后,對信息技術的認識和應用還停留在“輔助手段”階段,導致應用動力不足;同時,建設發展不均衡,尚有大量基礎設施建設欠賬等;二是對信息安全的重視不足,技術保障人員隊伍無法滿足應用需要,教師隊伍信息素養不足,導致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用不足等問題;三是與國際最新發展尚有較大的差距,在吸收最新技術、信息素養培養和改革教育模式等方面與國際一流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
《21世紀》:此次《規劃》明確了我國教育信息化未來五年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請問這些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體現了怎樣的理念?
任友群:“十三五”規劃的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體現了以下三點理念:
一是進一步從建設走向應用。隨著“三通兩平臺”的加速建設,我國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初具規模,可以基本滿足信息技術條件下的教育教學任務。從國際經驗來看,發達國家都在日益強調以應用為驅動有效提升教育信息化的建設水平。
二是進一步從單點到全局。如果說“十二五”期間教育信息化還僅僅是作為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和手段,那么在“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則是承擔起推動我國教育發展,實現教育現代化全局戰略的使命。
三是進一步從條線到融合。在前期教育信息化工作推進過程中還存在條線管理、地域分割等現象。“十三五”期間就是要在原先建設的基礎上,加強系統、平臺、資源的互聯融合,加強建設、管理的統籌,使教育信息化能夠協調、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