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市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
(一)實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
1.兩考合一、學完即考。繼續完善初中畢業、高中招生“兩考合一”的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從初2017級開始實行學完即考。即生物、地理在八年級下期進行考試,其余學科在九年級下期進行。
2.全科納入、分類考試。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范圍覆蓋義務教育課程方案規定的所有科目,依據課程標準、學科特點和加強實踐精神創新能力培養要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分為考試學科、考核學科和考查學科三類。
考試學科:語文、數學、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采取紙筆考試;外語采取紙筆考試(含聽力測試,逐步過渡紙筆考試加聽說能力測試);物理、化學、生物采取紙筆考試加實驗操作考試;體育與健康采取體能和技能測試。物理和化學、道德與法治和歷史、生物和地理分別實行合堂分卷考試。
考核學科:音樂、美術(初2017級起)采取基礎知識加基本技能測試,信息技術采取上機操作考試(初2017級起)。
考查學科:地方課程、綜合實踐活動中的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勞動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采取初中學校根據學科教學安排情況按期據實記錄并考查。
考試學科、考核學科、考查學科均作為初中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依據。
3.分值及成績呈現和使用。考試學科:總分為870分。語文、數學、外語分別為150分(初2017級起),其中外語聽力測試20分,條件成熟時開展聽說能力測試(最遲不超過初2020級);物理95分(筆試85分、實驗操作10分)、化學70分(筆試60分、實驗操作10分)、生物35分(筆試30分、實驗操作5分);道德與法治60分、歷史60分、地理30分;體育與健康70分。
其中:語文、數學、外語分別增加了30分,與高考對接;體育與健康增加了20分達到總分的8%以上,在增加分值的同時,將體考項目由原來的3項調整到4項(包括:必考項目2項: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男女立定跳遠。選考項目2項:男子引體向上(女子仰臥起坐)或擲實心球,考生從2個項目中選擇1個;足球運球繞標志物、排球墊球、籃球運球繞標志物,考生從3個項目中選擇1個),充分體現對課程標準的要求。
考試成績按照分數和等級兩種方式呈現,等級分為7等,即A1、A2、B1、B2、C1、C2、D。分數用于高中階段招生錄取,等級用于初中畢業學業水平認定。
考核學科:音樂、美術、信息技術三科考核成績為等級呈現,共分為四個等級,即:A(優)、B(良)、C(中)、D(不合格),考核成績與高中階段招生錄取掛鉤。
考查學科: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勞動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考查成績為等級呈現,共分為四個等級,即:A(優)、B(良)、C(中)、D(不合格),考核成績與初中畢業學業水平認定掛鉤,不合格的不予畢業。
(二)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從初2018級開始,建立全市統一的綜合素質評價信息化管理平臺和規范的學生綜合素質檔案。逐步形成以事實為依據,客觀性評價與發展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方式。
加大對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的運用。綜合素質分為A、B、C、D四個等級。綜合素質評價等級作為學生畢業的重要依據,并與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掛鉤,在招生錄取中真正發揮作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改革完善招生錄取辦法
1.完善自主招生政策。在部分省一級示范性普通高中開展自主招生,招收具有學科特長、創新潛質的學生,引導學校以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學科特長、創新潛質培養為重點開展研究,逐步構建初、高中學段融通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機制。自主招生計劃原則上不超過省一級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計劃的5%。
2.完善特長生選拔方式。以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暢通特長生成才渠道,促進學校多樣化特色發展為目標,制定完善包含體育類、藝術類、科技創新類等類別的特長生招生辦法。對特長生招生計劃進行單列,原則上不超過招生計劃的5%,經市教育局批準的藝體高中可不受比例限制。
德陽市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管理系統http://czzp.jyj.deyang.gov.cn/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