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2019年兩會分別是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和全國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分別于2019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開幕。歷年“兩會”的時間一般控制在10-12天左右。兩會涉及社會發展各個層面的議題,是廣大選民表達意見要求的好機會,那么今年兩會都有哪些熱點話題呢?本文大風車網小編將為你介紹關于社保政策的一些相關新聞信息,希望對你有幫助.以下是2019年全國兩會關于社保政策的提案最新新聞消息,可供參考!
機構:建議適當降低企業社會保險費率 直接補貼到人
2019中國宏觀經濟高層研討會發布的相關報告稱,適當降低企業社會保險費率,有助于切實減輕企業負擔,降低企業成本,有助于推動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實現就業的穩定增長。
報告認為,從高質量增長的角度看,將減收的社保繳費轉移給居民,將產生更好的政策效果。
廈門大學、新華社經濟參考報今天在京聯合舉行2019中國宏觀經濟高層研討會暨中國季度宏觀經濟模型(CQMM)春季預測發布會。這是廈門大學中國季度宏觀經濟模型(CQMM)課題組自2017年以來的第26次預測發布。
廈門大學宏觀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副主任龔敏在研討會上說,進入2019年,中央政府繼續推進2018年末提出的“六穩”工作部署,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實現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
龔敏說,2017年至2018年期間,通過“營改增”、降低增值稅稅率、提高個稅免征額、增加個稅應納稅額抵扣項以及一系列針對小微企業、“雙創”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結合“放管服”的簡化行政程序、減少行政收費等普遍性降費措施,分別實現了6196億元、1萬億元以及1.3萬億元的減稅規模。國內的減稅降費政策,加上全球經濟的同步復蘇,民間投資增速在2017年觸底后開始了恢復性增長。
“然而,2019年全球經濟擴張趨緩可能削弱自2017年開始民間投資增速上升的勢頭!饼徝粽f,基于此,課題組提出,2019年,除了繼續實施大規模的普惠性減稅政策之外,還應通過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切實減輕企業負擔、降低企業成本,在促進企業有效投資增長的同時,提升企業競爭力,并以此實現穩投資和穩就業。
據課題組分析,從宏觀層面看,降低企業社保繳費率有利于企業利潤的增加,從而能夠促進企業的投資增長,帶動經濟增長,進而提高財政收入增速;其次,降低企業社保繳費率有利于降低企業用工成本,激勵其擴大勞動雇傭,促進就業增加,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居民消費,改善總需求結構;最后,企業成本負擔的下降、利潤增速的提高將有利于企業研發投入的增長,進而推動技術進步和提升勞動生產率。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年化進程的加快,中國每單位參保人員的平均基本養老保險費增速不斷加快。在中國現有的社保繳費制度下,企業和個人因此需繳交的社保負擔也快速增加。盡管自2015年以來,中國已經實施了五次社保費率下調的政策,但整體而言,企業和個人負擔的社保費率仍然較高。
“較高的社會保險繳費率,顯著提高了企業用工成本,擠壓了企業利潤空間!闭n題組說。
課題組認為,適當降低社保繳費水平,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費率決定機制,能夠減輕企業生產經營負擔,控制用工成本過快上漲,推動勞動要素優化配置。同時,適當降低社保繳費水平,也能促進企業擴大創新投入、提供企業長期競爭力。因此,應對企業社保費率作出適當調整,做到既有效減輕企業負擔,又不會影響參保人員的總體待遇水平。
龔敏介紹,為了模擬分析降低社保繳費所產生的宏觀經濟效應,課題組假定:基本養老保險收入與參保人數的比值在2015年、2017年和2017年的三年間都保持在2015年人均3750.9元的水平,而不是實際上2017年提高至4279.4元、2017年進一步提高至5727.5元的現實情況。在此假定下,2017年和2017年,企業和個人可以少繳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將較實際值分別減少4691.25億元和12274.70億元,合計將減少16965.95億元。
“基于上述假定,課題組設定兩種用于模擬分析的情景假定,一是將因此少繳的社保費用全部轉移給企業作為其利潤的增加(情景1);二是將因此少繳的社保收入全部轉移到居民部門作為其勞動報酬的增加(情景2)!饼徝粽f。
研究發現,無論是將企業和個人少繳的社保費轉移作為企業利潤的增加,還是轉移作為居民勞動報酬的增加,都有助于提升經濟增長速度,促進居民消費提高,帶動財政收入增長。同時,因為能夠切實減輕企業的成本負擔,還能激勵企業增加投資,進而促進就業,提高居民收入。
課題組表示,將減收的社保繳費轉移給居民作為其勞動報酬增加,對促進居民消費的增長作用更強,且能夠進一步改善總需求結構,實現經濟結構的再平衡調整。
“因此,從高質量增長的角度看,將減收的社保繳費轉移給居民,無疑將產生更好的政策效果。”龔敏說。
課題組同時提醒,當前,應充分關注居民負債率的持續上升對居民消費支出增長的負面沖擊。在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尚未健全以及城鄉收入差距依然嚴峻的背景下,更重要的,在居民實際收入受勞動生產率增速趨緩而難以快速增長的情況下,居民負債率的快速上升,將會抑制居民消費支出的增長,阻礙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