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2019年兩會分別是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和全國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分別于2019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開幕。歷年“兩會”的時間一般控制在10-12天左右。兩會涉及社會發展各個層面的議題,是廣大選民表達意見要求的好機會,那么今年兩會都有哪些熱點話題呢?本文大風車網小編將為你介紹關于海綿城市的一些相關新聞信息,希望對你有幫助.以下是2019年全國兩會關于海綿城市的提案最新新聞消息,可供參考!
1
2019年是國家海綿城市試點城市驗收的通過收關之年,也是完成十三五建設目標的攻堅年。2月22日下午,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與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舉辦主題為“海綿城市規劃與建設實踐”的論壇。
據了解,本次論壇邀請北京建筑大學環能學院院長李俊奇,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院許可博士,北京建筑大學教授、環保部黑臭水體環境保護專項行動督查組成員袁冬海等國內知名專家, 圍繞青島市海綿城市規劃與建設實踐這一主題,展開精彩解讀與分享。
李俊奇院長圍繞海綿城市建設理論與實踐主題,詳細解讀分析了住建部關于海綿城市績效評價標準和試點考核要點、海綿城市設計標準規范,并結合青島實際設計案例,解讀地影響開發措施設計要點。
袁冬海教授圍繞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思路與實踐主題,介紹了國內黑臭水體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了黑臭水體成因,并結合太湖等實際案例詳細解讀了黑臭水體污染源的診斷技術、河流底泥處理處置技術、河道生態修復技術。
許可博士圍繞海綿城市規劃體系為主題,探討了海綿城市頂層設計體系,海綿城市專項規劃、詳細規劃和系統化方案的區別、編制目的、編制思路和主要內容,并結合青島海綿城市試點建設經驗進行了典型案例分享。
青島市相關市直部門、各區(市)政府、房地產開發企業、設計企業、審圖機構等400余人參加本次論壇,為落實海綿城市理念,科學保護與利用自然資源,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獻計獻策。
2
西寧打造本土化特色海綿城市建設
東起新寧路,西至湟水路,包括海湖新區在內,海綿城市建設正在全市范圍內不斷推進。在全國第二批試點中,我市將海綿城市試點建設作為提升城市綠色發展的載體和城市建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全域化推進海綿城市建設進程,打造西寧本土化“特色海綿”規劃建設,目前已完成海綿建設項目197項,試點區內70%的面積都已“植入海綿”,到明年,城區20%以上的區域要“建海綿”。
魚鱗坑、水平階、截流溝、透水磚、雨水花園……細心的市民會發現,目前在我市一些大街小巷、小區學校、廣場公園內,這樣的“海綿體”設施不斷亮相,這就是我市全域范圍內逐步推進實施的海綿建設,這些“海綿體”為美化城市增添新的氣息。在市委黨校院內,原來道路雨水直排被改變,綠地下“掩藏”了雨水花園,教學樓屋頂雨水經落水管流入高位花壇,一個精致的海綿改造系統將市委黨校校區雨水消納變得更科學合理,也讓校園生態大大美化。
據介紹,我市自開展海綿城市試點建設以來,把“大生態”“大海綿”理念融入城市建設,突出“治山、理水、潤城”一體共治,確定在試點區實施建筑與小區、道路與廣場、公園與綠地、水系治理等8大類260多項建設項目,系統化打造西北半干旱高原地區獨具特色的海綿城市。至目前,我市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內項目全部啟動,已完成建設項目197項,試點區內70%的面積都已實施了海綿化建設。今年,我市將繼續推進全域化海綿城市建設,確保到明年城區20%以上區域內都要“建成海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