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2019年兩會分別是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和全國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分別于2019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開幕。歷年“兩會”的時間一般控制在10-12天左右。兩會涉及社會發展各個層面的議題,是廣大選民表達意見要求的好機會,那么今年兩會都有哪些熱點話題呢?本文大風車網小編將為你介紹關于鄉鎮衛生院改革的一些相關新聞信息,希望對你有幫助.以下是2019年全國兩會關于鄉鎮衛生院改革的提案最新新聞消息,可供參考!
每年市“兩會”,民生領域都匯集著代表委員以及廣大市民熱議的話題,社會保障、就醫、入學這些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民生焦點,連接著會內會外。過去的一年,圍繞人民群眾快速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與供給能力不足之間的矛盾,我市制定了一系列措施,落實縣鄉村一體化發展、城鄉對口支援等政策,聚力解決醫療衛生資源總量不足、布局不平衡、城鄉不協同的問題,增加供給數量,提升供給質量。這些創新的思路和舉措,使全市衛生計生系統思想觀念得到轉變,發展意識明顯增強,發展信心更加高漲,發展共識進一步形成,為我市持續推進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此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市深入推進“健康蘭州”建設,推行實施分級診療、“一站式”即時結報等制度,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報銷比例分別上調5%和10%。加快推進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醫養結合試點,打造“幸福蘭州?為老驛站”養老服務品牌,新建城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64個,老年養護中心建成投用。
在未來,我市還將在發展基礎上多辦利民實事、多解民生難事,兜牢民生底線,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這一美好目標,凝聚著百姓的期望,也需要社會各界付出不懈努力,不斷攻堅克難。
分級診療:縣外轉診率下降至18.64%
在分級診療建設方面,去年我市進一步鞏固和完善分級診療制度,嚴格落實轉診制度,做到將省、市級51種重大疾病、縣級250種常見病、鄉級50種普通常見病納入按病種支付方式管理,打造就醫新格局,縣外轉診率由2017年的36.23%下降到18.64%,住院患者實際補償比平均提高了5.23個百分點。
下一步,分級診療該如何推進?市農工黨在《關于強化分級診療制度落實推動雙向轉診有效運轉的提案》中指出,要進一步加強分級診療政策執行落實,強化頂層設計。綜合運用醫療、醫保、醫藥等手段,進一步完善各項配套措施,及時出臺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導性文件,進一步落實各級醫院的工作分工,三級醫院主要承擔疑難雜癥和危重病的救治工作,并承擔科研和教學任務;縣鄉基層醫院主要承擔常見病、多發病及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工作;村(社區)衛生所(服務站)承擔基層公共衛生服務和健康知識宣傳引導,合理配置醫療資源,引導患者合理分流。
醫養結合:推廣“蘭州經驗”
據悉,我市開展醫養結合試點城市建設以來,堅持“居家健康養老為主、社區健康養老為依托、機構健康養老為補充”的工作思路,通過制定完善保障政策、試點示范引領、提升老年病醫療服務能力等多措施推進試點工作穩步發展。綜合醫院(中醫醫院)全部設置了老年病科,醫療機構全部開通了老年人就醫綠色通道;28家養老機構中19家與醫療機構簽署了醫療服務協議;以“醫療機構雙資質”、“街道社區健康小屋”、“互聯網+醫療服務”、“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養老機構簽約醫療服務”、“家庭醫生簽約居家服務”等六種模式為主,打造試點示范機構50家;強化健康養老人才隊伍建設,成立了9個培訓基地,累計培訓醫務人員、護工達到2000多人次。2018年,省衛健委在我市召開了全省醫養結合現場推進會議,推廣醫養結合“蘭州經驗”。
今后,我市將推動醫養結合事業快速發展,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認真總結醫養結合試點經驗,借鑒兄弟城市成功的做法,圍繞加快推進養老和醫養結合事業發展,出臺服務體系建設規劃、政策保障規劃、人員培養規劃,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相關政策,打造一批可借鑒、可復制的示范點。
醫聯體:2019年內每縣建成1個緊密型醫共體
市民盟在《關于推進蘭州市醫聯體專科聯盟建設發展的提案》中建言,要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專科聯盟合作和指導機制,真正實現專家共享、臨床共享、科研共享、教學共享和管理共享,促進上下聯動,提升專科服務能力,使專科診療質量標準化、精準化;充分發揮市級醫院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上引下聯,促進專科聯盟內部優質醫療資源上下貫通,引導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延伸發展,尤其要加強對各區縣醫院的幫扶支持。
過去,我市在醫療聯合體建設方面,明確了“2752”醫聯體建設思路,即以市級綜合醫院,組建兩個醫療集團,以市縣區綜合醫院,組建七個醫療聯合體;以市級專科醫院,組建五個專科聯盟;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逐步提高縣、鄉、村基層醫療機構綜合服務能力。截至目前,已建成各類醫聯體114個,其中醫療集團2個、專科聯盟34個、縣域醫共體3個、其他形式的醫聯體75個。
未來,我市將持續鞏固完善分級診療制度,加快推進醫聯體和專科聯盟建設,2019年內市級至少建成1個緊密型醫療集團、每縣建成1個緊密型醫共體,促進綜合醫院集團發展、專科醫院特色發展。還將加強醫聯體管理與考核,推行同質化的管理、診斷、治療、護理、治愈效果、解決“重形式、輕內容”的問題。
健康扶貧:“一站式”結報惠民政策全面落實
在過去的一年中,全市組建555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分片包干、“一對一”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因病致貧返貧戶提供個性化、全方位的“一人一策、一病一方”服務,完成了3.19萬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包簽訂,簽約率98%;完成轉診服務356人次,送醫上門26870人次、送人就醫676人次,完成兜底保障1251人次。組織市一院、市二院分別與隴南市宕昌縣人民醫院、定西市岷縣人民醫院建立幫扶協議,市屬醫院重點對貧困人口集中的“三縣一區”(永登縣、榆中縣、皋蘭縣、七里河區)縣級醫院進行對口支援,“三縣一區”縣級醫療機構對所轄鄉鎮衛生院進行分片幫扶。
2019年,我市將圍繞“讓貧困人口少得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目標,對照退出驗收標準和要求,持續推進健康扶貧先鋒行動,全面深化組團式健康扶貧、簽約服務提質增效、基層用藥安全保障、干部包抓政策落實、監督檢查等五項行動,確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保障范圍,確保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傾斜政策和“先診療、后付費”、“一站式”結報、“10元85%報銷”等惠民政策全面落實,確保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一人一策、一病一方”見到實效,確保健康扶貧各項指標達到驗收標準。
深入推進“互聯網+智慧醫療”
2019年是至關重要的一年。我市將持續鞏固公立醫院改革成果,加快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提升醫院治理和管理能力,重點做好醫院《章程》的實施工作。總結推廣市一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試點經驗,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
在省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基礎上,我市將建立基于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全員人口、電子病歷三大數據庫的數據交換管理平臺和采集客戶端,完成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整體建設,支撐以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管理、計劃生育、綜合管理為主的六大類應用,實現全市衛生計生數據實時共享,滿足對全市衛生計生各項業務綜合監管。加快全市二級以上醫院普遍提供預約診療、檢查檢驗結果查詢、互認等線上服務,推進遠程醫療覆蓋醫聯體和縣區級醫院,讓群眾少跑腿,提高臨床效率、降低醫療成本,推動醫院以終末質量管理向環節質量管理轉變,用信息化手段推動醫院考核模式向服務效果和服務效益上轉變,提高醫療安全與群眾就醫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