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2019年兩會分別是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和全國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分別于2019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開幕。歷年“兩會”的時間一般控制在10-12天左右。兩會涉及社會發展各個層面的議題,是廣大選民表達意見要求的好機會,那么今年兩會都有哪些熱點話題呢?本文大風車網小編將為你介紹關于GDP經濟發展的一些相關新聞信息,希望對你有幫助.以下是2019年全國兩會關于GDP經濟發展的提案最新新聞消息,可供參考!
在2019年地方“兩會”上,多地政府工作報告聚焦高質量發展、強調淡化GDP增速。其中,北京、上海兩個直轄市以及安徽、福建、湖北等12個省,將GDP目標設為區間值。
淡化GDP增速 區間值凸顯新理念
西藏自治區將2019年GDP增長目標設定為10%左右,與去年持平,是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惟一將GDP目標維持在兩位數的地方。
多數省份2019年GDP預期目標較去年有所下調。以2018年GDP總量前三名的省份為例。位居第一的廣東省和位居第二的江蘇省的GDP總量均突破9萬億元大關,位居第三名的山東省GDP達到7.65萬億元。今年,廣東省將GDP增速目標由去年的7%左右調整至6%~6.5%;江蘇省由去年的7%以上調整至6.5%以上;山東省由去年的7%以上下調到6.5%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14個地方將2019年GDP增速目標設為有上下限的區間值,包括北京、上海兩個直轄市和安徽、福建、湖北等12個省。其中,北京市、上海市、廣東省將2019年GDP目標均設定為6%~6.5%,河南省為7%~7.5%,福建省、江西省為8%~8.5%。將以往確切的GDP目標值變為區間值,反映出各地政府經濟發展理念的轉變。
全國“兩會”即將召開。很多機構預測,用區間值的方式確定2019年全國GDP目標的可性能很大。
專家表示,GDP增長目標是一種預期。地方政府在確定GDP增長目標時必須留有余地,充分考慮未來一年經濟運行中的各種可知和未知的變量。如果將GDP增長目標定為單一數值,容易在應對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時陷于被動。確定一個有上下限的區間數值,便于地方政府從容應對、靈活調控。此外,在經濟運行的新常態中,地方政府需要科學看待GDP,更加理性和辯證地看待GDP與高質量發展的關系。
“區間目標上有‘天花板’、下有‘地板’,更科學也更有彈性!敝袊鴩H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表示,2019年要繼續保持宏觀政策的相對穩定性、連續性和靈活性,更多著眼于結構調整和深化改革。
同時,多名專家強調,淡化增速并非不要增速。有的地方主動下調增長目標是基于對當前國內外形勢及自身發展實際做出的判斷。突出高質量發展也并非不要增長速度。數量與質量是辯證統一的關系。高質量發展是建立在一定增長速度基礎上的質量,是為了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中騰挪出更多空間,以實現“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的更高目標。
謀定“高質量” 全面優化產業布局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強調,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要求。
“經濟總量還在不斷增加,但不少地方主動選擇下調經濟增長預期目標,體現了認識上的理性回歸!敝袊暧^經濟研究院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高國力認為,設定區間目標,既保持了合理增速又留有余地,為調結構轉方式、新舊動能轉換留出了彈性空間。無論是直接下調增速還是設定區間目標,各地均把高質量發展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年初,各地政府為全年經濟社會發展描繪出新藍圖,“高質量”成為一大關鍵詞。
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在強調“減量”優化發展的同時,加快科技創新布局,在基礎材料等重要領域發力。
在部署2019年重點工作時,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強調,要舉全省之力推進?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編制大灣區建設專項規劃,攜手港澳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打造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
浙江省省長袁家軍要求,堅持底線思維、堅持穩字當頭,致力于高質量發展、競爭力提升、現代化建設,打造新時代浙江的金名片。同時強調,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扎實推進信用體系建設等重點改革工作;著力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加快推進政策、項目落地;著力推進“四大”建設(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力爭在標志性項目建設上取得突破性進展,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表示,必須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聚焦聚力“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強化科技支撐、“雙招雙引”、重點項目、基礎設施等關鍵,在推進新舊動能轉換上實現新突破。推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堅持標準引領、典型帶動、分類施策,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上實現新突破。推進港口重組整合,發展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在加快海洋強省建設上實現新突破。高標準建設青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抓住關鍵領域,完善制度體系,強化協同推進,在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上實現新突破。突出標本兼治防控重大風險,突出鞏固提升落實精準脫貧,突出嚴管嚴控深化污染防治,在打好“三大攻堅戰”上實現新突破。
貴州省要求,大力壓縮一般性支出,堅決取消無效支出,一律收回長期沉淀資金,有效盤活財政存量資金,保障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創新驅動、生態環保、民生改善等領域支出。
除了傳統的市政、能源、交通、水利項目外,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也成為各地投資的重點。
“中速平臺的高質量發展是啃‘硬骨頭’,是高難度發展。要下決心實質性推動改革。”2月16日,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在中國經濟50人論壇2019年年會上強調,綠色發展是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五大增長來源之一。
高國力認為,“只有讓GDP‘換擋’與高質量發展形成同頻共振,才能更好地引導市場預期,確保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