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2019年兩會分別是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和全國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分別于2019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開幕。歷年“兩會”的時間一般控制在10-12天左右。兩會涉及社會發展各個層面的議題,是廣大選民表達意見要求的好機會,那么今年兩會都有哪些熱點話題呢?本文大風車網小編將為你介紹關于經濟轉型的一些相關新聞信息,希望對你有幫助.以下是2019年全國兩會關于經濟轉型的提案最新新聞消息,可供參考!
堅定信心 搶抓機遇勇爭先??迎接全國兩會中國經濟系列述評之一
盡管外部環境復雜多變,國內發展面臨轉型“陣痛”,在應對挑戰中,中國經濟依舊穩步前行。新動能逐漸壯大,市場預期不斷向好,高質量發展的未來經濟圖景愈發清晰。
我國發展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堅定信心,真抓實干,緊緊抓住和用好機遇,中國經濟必將掌握主動,贏得優勢,實現更好發展。
機遇,源自中國經濟積累的雄厚實力、深化改革釋放的紅利、轉型升級釋放的動力以及做大市場積蓄的潛力。
機遇,往往從壓力中轉化。當前面臨的風險與挑戰,催促著中國經濟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增添新動能,改革開放新突破帶來生產力躍升,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力度推動可持續發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營造更好的外部環境……在應對挑戰的過程中,一扇扇機遇之門正在打開。
挑戰只有在實干中化解,機遇只能在實干中把握。瞄準時間窗口,抓實干謀實效,中國經濟發展正逐步躍上新臺階。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正確認識、緊緊抓住、全面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穩扎穩打,真抓實干,中國經濟必將迎來高質量發展的美好未來
>> 地方兩會反映經濟下行壓力明顯
通過對目前30個兩會已開幕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的梳理,我們發現,有15個省份未完成2018年設定的GDP增速目標,27個省份下調或持平2019年經濟目標增速(相對2018年計劃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方面,16個公布了2019年計劃安排的省份中有14個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下調或持平。27個省份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下調或持平2019年GDP增速目標,反映經濟下行壓力愈加明顯。我們認為,全球經濟復蘇局勢及相關外需仍有較大不確定性,國內工業生產持續弱勢、工業企業盈利增速下滑,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存在,預計2019全年經濟增速繼續下滑到6.2%左右。
>> 30省“頭號任務”有所分化,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特征凸顯
與2018年不同,30個省份2019年“頭號任務”有所分化,更多是結合中央安排和各省實際情況制定首要任務。具體而言,湖北、內蒙、甘肅、青海等省份承接上年,持續攻克三大攻堅戰;部分省份聚焦自身特殊任務,上海專注于自貿區建設,海南專注于自由貿易港探索,廣東專注于粵港澳大灣區推進,北京、天津和河北專注于京津冀協同發展;另有部分省市如江西、浙江、江蘇、湖南、河南及山西則積極響應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安排,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穩增長作為首要工作。
>> 供給側改革進入深水區,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成為多省重要任務
通過梳理30省份《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制造業發展的表述,整理出19個省份把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放在第一和第二位工作,凸顯了其對發展制造業的重視和決心。我們認為,目前供給側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工作重心將逐漸從三去“去產能、去杠桿、去庫存”轉向一補 “補短板”,發展制造業以此推動經濟升級轉型是“補短板”的主要工作。
>> 2019年多地棚戶區改造目標大幅下降
據30省《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各省住建部發布整理,26個省份已完成2018年棚戶區改造計劃,多數省超額完成。對比2018、2019兩年各省設定的棚戶區改造安排計劃,我們發現除廣西、江蘇兩省小幅調高2019年計劃值外,其余省份都調低或持平計劃值。隨著28省棚改安排計劃的下降/持平及政策對棚改融資的規范化,我們預計,全國平均來看,2019年棚改貨幣化率將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棚戶區改造帶來的投資額將隨之同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