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遼寧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武漢紡織大學在遼寧招生錄取數據顯示,遼寧考生上武漢紡織大學的分數在398至567分,位次為92137至7080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遼寧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98至567區間才能上武漢紡織大學。
一、遼寧考多少分能上武漢紡織大學
1、2022年遼寧考生上武漢紡織大學:歷史最低分需要53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080名;
2、2021年遼寧考生上武漢紡織大學:歷史最低分需要56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233名;
3、2022年遼寧考生上武漢紡織大學:物理最低分需要39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2137名;
4、2021年遼寧考生上武漢紡織大學:物理最低分需要53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0179名;
5、2020年遼寧考生上武漢紡織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53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9799名;
6、2020年遼寧考生上武漢紡織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56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194名;
二、武漢紡織大學在遼寧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武漢紡織大學在遼寧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遼寧 | 歷史 | - | 本科 | 538 | 7080 | 省政府 |
2022 | 遼寧 | 物理 | - | 本科 | 398 | 92137 | 省政府 |
2、2021年武漢紡織大學在遼寧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遼寧 | 歷史 | - | 本科 | 563 | 7233 | 省政府 |
2021 | 遼寧 | 物理 | - | 本科 | 535 | 30179 | 省政府 |
3、2020年武漢紡織大學在遼寧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遼寧 | 理科 | - | 本科 | 532 | 29799 | 省政府 |
2020 | 遼寧 | 文科 | - | 本科 | 567 | 7194 | 省政府 |
分低適合報的二本大學有哪些
剛過二本線的公辦大學有:上海師范大學天華學院(中外合作)、長春師范大學(藝術類)、廣西藝術學院、新疆科技學院、新疆工程學院、新疆農業大學(較高收費)、唐山學院、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等。
分低適合報的二本公辦大學有山東農業大學:
山東農業大學位于山東省泰安市,山東農業大學的優勢學科是農業科學,特色學科為生命科學,并且協調各學科共同發展的綜合性大學。山東農業大學是一所十分有實力的老牌本科院校,同學們要是可以以本科線的成績進入山東農業大學,那可真就是“撿漏”了。
剛過二本線能上公辦大學嗎
剛過二本分數線可以上二本大學,但是大多數只能上民辦院校,上不了公辦院校。要想讀個公辦二本,你必須要高出二本線幾十分,甚至好多不錯的二本要過了一本線才能上。
根據二本線劃定規定,一般高考試卷評卷工作結束后,文科和理科按高分到低分排序,然后根據當年二本招生人數,包括外省和本省院校,按照1:1.2劃定二本分數線。
總結一下,一是劃定二本線的時候多出了20%的名額,二是二本和三本合并,現在的二本線就是以前的三本線。所以說剛過二本線離上一所公辦二本還差得不少,并不是說過了二本線就一定能上公辦二本了。
高考志愿填報寫錯了怎么辦
考生因誤操作造成“最終確認保存”,申請取消確認,須持準考證、身份證等身份證件到縣(市、區)招考辦辦理“取消確認”。各縣(市、區)招考辦須做好相應記錄,留存備查!叭∠_認”只能在志愿填報結束一天前進行。
考生忘記了密碼,須持準考證、身份證等身份證件到縣(市、區)招考辦辦理重置密碼。辦理結束后,請考生當場確認重置密碼是否成功并設置新密碼。各縣(市、區)招考辦須做好相應記錄,留存備查。
三、武漢紡織大學最新介紹
武漢紡織大學是國家首批“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建設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全國十大時裝名校。學校在新中國振興民族輕工業的呼聲中應運而生,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武漢紡織工學院,1999年更名為武漢科技學院,湖北省對外貿易學校、湖北財經高等?茖W校先后并入,2010年更名為武漢紡織大學。 學校堅持*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依照《武漢紡織大學章程》,開展自主辦學和現代大學制度建設。學校秉承“崇真尚美”校訓,弘揚“自強不息、經天緯地”的大學精神,以建設特色鮮明高水平大學為戰略目標,堅持特色發展,實行開放辦學,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已逐步建成一所多學科協調發展、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普通高等院校。 學校堅持“一元領先、多元并進、突出特色、協同發展”的學科建設思路,營建良好的學術生態。設有18個學院(部),涵蓋理、工、文、法、經、管、藝等7個學科門類,擁有1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和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建有8個湖北省一級重點學科,5個省優勢和特色學科!艾F代紡織技術”和“時尚創意文化”2個學科群列入湖北省“十三五”省屬高校優勢特色學科群重點建設,紡織科學與工程入選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學科”,材料科學、化學、工程學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學校實施領軍人才引育工程,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隊伍,現有教職員工2000余人,專任教師1400余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800余人,博士800余人。長期在校工作的院士、外籍院士7人,其中自主培養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級人才10余人,省級各類人才200余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8人,享受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12人。學校是首批“湖北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擁有一批具有海外學習背景的“陽光學者”。 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人才培養能力提升行動計劃,完善“五育并舉”育人格局,構建“產出導向”的人才培養體系,大力開展“新工科、新文科”建設,大力實施創新創業教育,著力培養“知識、能力、品格”協調發展的應用型創新人才。學校現有各級各類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有67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特色專業4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1個,教育部工程教育認證專業2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8個,湖北省品牌專業7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6個。學校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和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驗區,有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門,國家精品開放課程6門,教育部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項。近年來,獲省部級教學成果一等獎7項。 學校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持續完善學生指導和服務體系,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圍和成長環境,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不斷提高。近年來,獲“挑戰杯”全國二等獎2項和省級“優勝杯”;獲評全國“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優秀項目2項、團中央社會實踐先進個人2人;獲評湖北省“本禹志愿服務隊”3個,“尋找中國的繡娘”榮獲團中央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2名同學獲“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入圍獎,3名同學獲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8名同學獲評“長江學子”。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2%以上,畢業生已經和正在成為所在領域的骨干和中堅。 學校積極參與國家和區域創新體系建設,主動服務紡織行業轉型升級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擁有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等重點研究基地。相繼承擔國家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課題200余項,一批科研成果達到國際國內先進水平,在紡織、印染、服裝和藝術設計等領域具有鮮明特色和優勢。近年來,學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學校注重成果轉化,連續多年進入“中國高校專利轉讓排行榜(TOP100)”,技術服務合同登記額居全省高校前列,一批校地校企合作項目在10余個省份先后落地。 學校大力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推進教育國際化進程。學校是中國政府獎學金委托培養單位,是“歐洲紡織大學聯盟”第一個中國大陸成員。學校建有教育部首個行業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擁有湖北省第一個本科層次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學校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日本文化學園大學開展本科層次合作辦學項目,與澳大利亞、美國、俄羅斯、捷克等國有關高校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學校長期承辦由商務部和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聯合主辦的“發展中國家服務貿易”國際研修班,連續多年主辦和承辦大型國際學術會議。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面向未來,全體紡大人將以昂揚的姿態、開放的胸襟,全面開啟建設特色鮮明高水平大學新征程,為把學校建設成學術實力強、培養質量高、育人環境美、文化氛圍濃、辦學聲譽好的美好紡大而努力奮斗! (注:其中的數據截至202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