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遼寧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在遼寧招生錄取數據顯示,遼寧考生上濟源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150至422分,位次為117207至37905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遼寧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50至422區間才能上濟源職業技術學院。
一、遼寧考多少分能上濟源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遼寧考生上濟源職業技術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15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2、2021年遼寧考生上濟源職業技術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42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8996名;
3、2022年遼寧考生上濟源職業技術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33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7207名;
4、2021年遼寧考生上濟源職業技術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15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2737名;
5、2020年遼寧考生上濟源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5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4845名;
6、2020年遼寧考生上濟源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2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7905名;
二、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在遼寧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在遼寧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遼寧 | 歷史 | - | 專科 | 150 | - | 省政府 |
2022 | 遼寧 | 物理 | - | 專科 | 332 | 117207 | 省政府 |
2、2021年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在遼寧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遼寧 | 歷史 | - | 專科 | 421 | 38996 | 省政府 |
2021 | 遼寧 | 物理 | - | 專科 | 150 | 102737 | 省政府 |
3、2020年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在遼寧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遼寧 | 理科 | - | 專科 | 350 | 104845 | 省政府 |
2020 | 遼寧 | 文科 | - | 專科 | 422 | 37905 | 省政府 |
第一志愿退檔影不影響第二志愿
在第一志愿被退檔的情況下,將會進入第二志愿的錄取程序,依次類推。若在填報志愿時選擇服從調劑,仍有機會被錄取;如果沒有服從調劑就會有落榜的風險。所以第一志愿退檔不會影響第二志愿。
考生如果確認“服從分配”,一方面自己增加了被錄取的機會,另一方面接受了必須按調配入學的義務,極可能調劑錄取的學校或專業與報考初衷相差甚遠,要有心理準備。
第一志愿填了服從就會按服從在缺額的招生計劃中優先調配比較好的學校或專業。服從調配者一旦被錄取,就必須到錄取你的院校就讀,否則,會影響國家招生計劃的完成。因此,對于這一欄目,考生既要充分重視,又要慎重對待,表態具體明確。
高考填志愿能填多少個專業
1、高考填志愿的時候既要填學校,也要填專業。
2、所填專業必須是該學校該錄取批次所給出的專業。表格中,專業有幾格就最多填幾個。還有一個專業調劑,選擇同意或不同意。
特別提醒:所填學校、專業的代碼一并填寫,準確無誤。
3、在高考報志愿過程中,學生登錄報考網站。首先就是根據自己的分數填報合適的學校,再就是填報專業,不填專業是沒辦法提交的。不提交也就是說你放棄了高考成績,那么今年的大學將于你無緣。而且現在實行的都是平行志愿,可以填報多個學校,多個專業,根據平行原則錄取。
三、濟源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省屬公辦普通高校,坐落在河南省濟源產城融合示范區政治文化中心地帶。 濟源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因濟水發源地而得名,是愚公移山精神的原發地,與山西省毗鄰,東連焦作,南靠洛陽,西接山西運城,素有“豫西北門戶”之稱。城市年輕充滿活力,經濟發達,生態良好,人民安居樂業,多項指標增速和人均水平居全省前列,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全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示范城市、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家節水型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等40多項幾乎所有的國家級榮譽稱號。濟源歷史源遠流長,文化獨具魅力,地處華夏文明搖籃地帶,愚公移山、女媧補天、軒轅祭天等傳說和故事都發生在這里。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厚重的文化,王屋山,被尊為道教“天下第一洞天”;濟水,與長江、黃河、淮河并稱“四瀆”;愚公移山精神,由于毛主席在七大的演講而舉世聞名,并實現了從寓言故事到民族精神,從優秀傳統文化到革命文化的升華。**多次指出“大力弘揚愚公移山精神,大力弘揚將革命進行到底精神”,賦予了愚公移山精神新的時代內涵。 學院始建于1993年,占地1300畝,有沁園高新兩個校區,建筑面積51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5億元,擁有國家一級圖書館和國內領先省內一流的職業技能實訓中心。現有教職工13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0余人,博士、碩士近500人,享受省政府津貼專家、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教育教學專家、省級教學名師40余人。設有14個教學系部,開設有2個應用型本科專業、63個高職專業,涉及機械、電子、汽車、冶金、建筑、旅游、護理、會計、藝術、教育、計算機等15個專業大類。其中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建設專業2個、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3個、國家級骨干專業4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協同創新中心等平臺5個。榮獲國家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20多項,國家和省市科技進步獎30多項。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成人教育3000多人,生源覆蓋全國20多個省份,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3%以上。近三年,學生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大學生英語競賽、全民健身操舞大賽、“挑戰杯”河南省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中獲獎300余項,其中“金屬冶煉與設備檢修”賽項蟬聯兩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科技興農”等4個賽項分別榮獲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1銀3銅。 多年來,學院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以特色謀發展,以質量求生存,職業教育辦學特色日益彰顯。一是明確了奮斗目標和辦學定位。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以創建產教融合特色鮮明、人才培養質量卓越、創新創業示范引領、社會服務能力突出的高水平全國知名高職院校為目標,持續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了專業設置對接產業發展、課程設置對接崗位能力、實踐教學對接企業生產、教育服務對接社會需求的“四對接”辦學模式。二是形成了職業教育辦學特色。以學院為龍頭成立濟源職業教育集團引領職業教育發展。秉承合作共贏的原則,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形成了校中廠、廠中校、訂單式、校企共建二級學院等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形成了“圍繞產業辦專業、圍繞專業辦企業,課堂教學車間化、實習實訓生產化,校企辦學雙主體、合作育人全過程,課堂教學車間化、實習實訓生產化”的人才培養特色,切實推進了“專業共建、課程共擔、教材共編、師資共訓、基地共享、人才共育”的人才培養模式。三是大力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積極參與全民技能振興工程、陽光工程、511培訓工程等,主動對接中原經濟區發展戰略,積極服務濟源產城融合示范區建設,每年為社會輸送技術技能人才近5000人,培訓各類成人教育學員和技術人員上萬名,開展技術信息服務百余次。與富士康科技集團、華為集團、京東集團、甲骨文公司、浙江廣電開元名都大酒店等200多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成立了準源精密工業有限公司、甲骨文軟件學院、新能源汽車協同研發中心等,在人才培養、科技服務、文化輻射、產業發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四是持續深化盟院合作,學院與民盟河南省委簽訂盟院深化合作戰略框架協議,在民盟河南省委、省教育廳、示范區管委會的大力支持,與鄭州大學等6所本科院校、10多家民盟企業構建了“361+N”產教融合發展共同體。與鄭州輕工業學院聯辦了應用型本科專業,與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合作成立了試點班,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快速提升辦學綜合實力,為地方產業結構轉型和城市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隨著社會服務貢獻度的增強,學院知名度、美譽度持續提升,辦學特色和辦學成就受到了歷屆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先后榮獲了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全國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優秀院校、河南省首批品牌示范高職院校、河南省優質高職院校、河南省文明校園(標兵)等20多項省級以上榮譽。《中國教育報》、《河南日報》等主流媒體對學院發展經驗和辦學特色進行了紀實報道。 面向新時代,濟職人將繼續瞄準創建高水平全國知名高職院校的奮斗目標,秉承“明德 勵志 勤勉 精藝”的校訓,大力弘揚“團結協作、克難攻堅、勇創一流、爭做貢獻”的濟職精神,不斷開創更加燦爛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