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遼寧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西安工商學院在遼寧招生錄取數據顯示,遼寧考生上西安工商學院的分數在407至492分,位次為78805至21571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遼寧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07至492區間才能上西安工商學院。
一、遼寧考多少分能上西安工商學院
1、2022年遼寧考生上西安工商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45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521名;
2、2021年遼寧考生上西安工商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49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912名;
3、2022年遼寧考生上西安工商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42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8805名;
4、2021年遼寧考生上西安工商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40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7707名;
5、2020年遼寧考生上西安工商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1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8006名;
6、2020年遼寧考生上西安工商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9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571名;
二、西安工商學院在遼寧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西安工商學院在遼寧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遼寧 | 歷史 | - | 本科 | 454 | 22521 | 省教育廳 |
2022 | 遼寧 | 物理 | - | 本科 | 427 | 78805 | 省教育廳 |
2、2021年西安工商學院在遼寧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遼寧 | 歷史 | - | 本科 | 495 | 21912 | 省教育廳 |
2021 | 遼寧 | 物理 | - | 本科 | 407 | 77707 | 省教育廳 |
3、2020年西安工商學院在遼寧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遼寧 | 理科 | - | 本科 | 419 | 78006 | 省教育廳 |
2020 | 遼寧 | 文科 | - | 本科 | 492 | 21571 | 省教育廳 |
高考志愿填報的流程
1、錄入院校志愿。
考生須在規定時段內憑本人考生號和密碼登錄高考志愿填報系統(如忘記登錄密碼,可通過已經綁定的手機號碼重置密碼),按照事先填寫并校對正確的《考生志愿表》草稿表,錄入各批次志愿的院校代碼、專業代碼、是否服從專業調劑并在網上提交。
2、網上確認志愿。
考生需逐批次填報志愿,在提交某一批次所填報的志愿后,系統會先進行志愿校驗,如果出現紅色警告字符,該批次所填志愿將無法保存,請考生仔細核對院校代碼及專業代碼,直至修改正確為止。
確認該批次志愿無誤后,請保存所填志愿。考生填報的所有批次志愿均填報并保存后,須進行網上確認。網上確認時,須點擊獲取短信驗證碼,并輸入收到的驗證碼(發送到報名時已綁定的手機)后再進行網上志愿確認。
3、修改志愿時限及次數。
考生志愿未在網上確認前,在規定時間內可多次上網修改自己填報的志愿;考生首次“確認志愿”后,如有需要可最多進行2次取消志愿確認,修改志愿并重新確認志愿。
當考生確定不再進行志愿修改時,必須在規定時間內進行網上志愿確認。取消志愿確認后重新修改的志愿,必須再次進行網上確認,否則志愿修改無效。錄取時以考生網上最后確認的志愿數據為準。
第一志愿退檔影不影響第二志愿
在第一志愿被退檔的情況下,將會進入第二志愿的錄取程序,依次類推。若在填報志愿時選擇服從調劑,仍有機會被錄取;如果沒有服從調劑就會有落榜的風險。所以第一志愿退檔不會影響第二志愿。
考生如果確認“服從分配”,一方面自己增加了被錄取的機會,另一方面接受了必須按調配入學的義務,極可能調劑錄取的學校或專業與報考初衷相差甚遠,要有心理準備。
第一志愿填了服從就會按服從在缺額的招生計劃中優先調配比較好的學校或專業。服從調配者一旦被錄取,就必須到錄取你的院校就讀,否則,會影響國家招生計劃的完成。因此,對于這一欄目,考生既要充分重視,又要慎重對待,表態具體明確。
三、西安工商學院最新介紹
西安工商學院(原西安工業大學北方信息工程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設立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本科層次民辦普通高等學校。 學校位于八水繞長安的渭水之濱西安市高陵區,毗鄰著名歷史文化景區“涇渭分明”,校園傳承關學文化余韻,深受長安八水滋養。學校周邊商貿發達,交通便利,即將建成開通的地鐵十號線直達校區。校園配套設施完善,教育教學成果豐碩,擁有一支業務精湛、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聘請了一批具有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海內外專家學者,是莘莘學子學習、生活和成長、成才的理想家園。 學校基于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新型工商學院。重點發展“商科、電子信息、設計與創意、人文”四大專業群, 培養具有“人文精神、國際視野、商業策劃、創意設計、技術技能”等一定跨界發展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學校現有信息與工程學院、商學院、設計與創意學院、通識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信息與工程學院設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等專業;商學院設有會計學、金融科技、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設計與創意學院設有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影視攝影與制作、廣告學、工程造價等專業;通識教育學院設有漢語言文學、網絡與新媒體等專業。 學校堅持“高端化、國際化、個性化”發展戰略,注重打造“平安校園、生態校園和智慧校園”。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對外合作,依托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國際教育平臺,開展本碩直通和微留學,建立“海外課堂”實踐基地,幫助和引領青年學生開闊國際視野,提升溝通能力與綜合素質,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牽手世界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