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大連東軟信息學院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大連東軟信息學院的通信工程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在山西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4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5552名;
2、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語種不限)專業在遼寧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2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5307名;
3、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在浙江省份2019年的綜合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1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36438名;
4、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理工類,4年,28000元/年)專業在廣西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2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49844名;
5、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在四川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4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66177名;
6、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在四川省份2022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2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86000名;
7、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語種:不限)專業在貴州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6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28443名;
8、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在陜西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7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03956名;
9、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在甘肅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3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84730名;
10、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在甘肅省份2022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2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90697名;
二、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22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450 | 152346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21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428 | 152021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451 | 159899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19 | 河北 | 理科 | - | 428 | 154695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21 | 山西 | 理科 | - | 349 | 35552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20 | 山西 | 理科 | - | 372 | 48954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19 | 山西 | 理科 | - | 373 | 47909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22 | 山西 | 理科 | - | 377 | 32444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22 | 內蒙古 | 理科 | - | 343 | 53604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收費標準28000元/年)(學制四年) | 2021 | 內蒙古 | 理科 | - | 312 | 55561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辦學地點校本部)(收費標準28000元/年)(學制四年) | 2020 | 內蒙古 | 理科 | - | 340 | 55328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19 | 內蒙古 | 理科 | - | 362 | 54328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22 | 遼寧 | 物理 | 物理+不限 | 429 | 77877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21 | 遼寧 | 物理 | 物理+不限 | 410 | 76922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語種不限) | 2020 | 遼寧 | 理科 | - | 425 | 75307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19 | 遼寧 | 理科 | - | 434 | 74419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22 | 浙江 | 綜合 | 物 | 512 | 152636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21 | 浙江 | 綜合 | 物 | 495 | 160516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21 | 浙江 | 綜合 | 物 | 495 | 160516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20 | 浙江 | 綜合 | 物 | - | -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20 | 浙江 | 綜合 | 物 | 495 | 160025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20 | 浙江 | 綜合 | 物 | 279 | 252831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19 | 浙江 | 綜合 | 不限 | - | -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19 | 浙江 | 綜合 | 不限 | 518 | 136438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28000元/年) | 2021 | 河南 | 理科 | - | 426 | 259330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28000元/年) | 2020 | 河南 | 理科 | - | 441 | 255937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400 | 259513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28000元/年)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436 | 256194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理工類,4年,28000元/年) | 2021 | 廣西 | 理科 | - | - | -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理工類,4年,28000元/年) | 2020 | 廣西 | 理科 | - | 323 | 149844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19 | 廣西 | 理科 | - | 317 | 143977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理工類,4年,28000元/年) | 2022 | 廣西 | 理科 | - | 314 | 166565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21 | 海南 | 綜合 | 物 | 480 | 34811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20 | 海南 | 綜合 | 物 | 463 | 36545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22 | 海南 | 綜合 | 物 | 482 | 36593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21 | 四川 | 理科 | - | 431 | 175433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20 | 四川 | 理科 | - | 448 | 166177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426 | 186000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語種:不限) | 2021 | 貴州 | 理科 | - | 367 | 128443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語種不限) | 2020 | 貴州 | 理科 | - | 384 | 130365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19 | 貴州 | 理科 | - | 369 | 129604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語種:不限) | 2022 | 貴州 | 理科 | - | 364 | 128380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21 | 云南 | 理科 | - | 416 | 105667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20 | 云南 | 理科 | - | 420 | 105208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22 | 云南 | 理科 | - | 413 | 109373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21 | 陜西 | 理科 | - | 376 | 103956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20 | 陜西 | 理科 | - | 388 | 106264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教學地點: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軟件園路8號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 2019 | 陜西 | 理科 | - | 402 | 109103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22 | 陜西 | 理科 | - | 387 | 104616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21 | 甘肅 | 理科 | - | 337 | 84730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20 | 甘肅 | 理科 | - | - | -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19 | 甘肅 | 理科 | - | 392 | 82308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 | 2022 | 甘肅 | 理科 | - | 328 | 90697 |
三、大連東軟信息學院介紹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由東軟出資舉辦的一所以工學為主,工學、管理學、藝術學、文學、醫學等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民辦普通高等院校。學校地處大連軟件園核心區域,占地面積83.3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60.9萬平方米,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教職工800余人。學校基于中國IT產業的持續快速發展,緊密把握市場機遇、瞄準產業發展前沿,聚焦“泛IT+健康醫療科技”領域,設置了14個教學機構,35個本科專業,7個專科專業。在辦學層次上,以本科教育為主,特色高職為輔,積極開展繼續教育、留學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學校以“教育創造學生價值”為理念,構建了產教融合、面向應用的辦學體制,形成了校企合作、協同共贏的運行機制,創造性地提出并在全校范圍實施了TOPCARES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實現了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企業需求的互補對接。 2000年建校之初,學校就明確了服務行業及區域經濟發展的應用型辦學定位。辦學20年來,學校以“教育創造學生價值”為理念,緊密依托東軟的IT服務優勢和大連高新區的產業優勢,構建了產教融合、面向應用的辦學體制,形成了校企合作、協同共贏的運行機制,創造性地提出并在全校范圍實施了TOPCARES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實現了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企業需求的互補對接。目前,學校已累計向社會輸送5萬余名IT應用型人才,歷年就業率均在90%以上,人才培養質量得到了用人單位、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據2020年麥可思調研統計,我校2019屆畢業生畢業半年后的月收入為6156元,比全國非“雙一流”本科院校高940元;同時,我校2019屆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為3.9%,比全國非“雙一流”本科院校高2.2個百分點。2015年學校成為遼寧省首批向應用型轉變的10所試點高校之一,2017年學校成為遼寧省首批向應用型轉變的10所示范高校之一。 建校以來,學校共獲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55項,其中:2005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2009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2013年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4項;2018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含第三完成單位1項);2020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4項;2021年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學校現有本科專業中,有1個國家級本科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4個省級一流本科教育示范專業,4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省級首批優勢特色專業,4個省級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2個省級重點支持專業,1個省級首批向應用型轉變試點專業,3個省級首批向應用型轉變示范專業,1個本科課程體系國際化試點專業,5個省級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在2019年首批國家“雙萬計劃”評選中,學校共有9個專業入選,其